笔趣阁 >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 第二三六章 节衣缩食

第二三六章 节衣缩食

作者: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

    更新时间:202-0-

    仁宗赵祯下旨,急调西京(长安)武平军四厢一万人增援秦州前线;调晋州、汾州、孟州三府厢军二十都,计五千厢兵增援耀州前线。

    命韩琦、范仲淹采取守疆筑城,步步为营之策,阻断西夏元昊军南下之势;命庞籍总领陕西政务后勤之事,军务共同决断。

    庞籍、韩琦、范仲淹三人领旨退下。

    此头等大事一了,殿上群臣和赵祯都长舒了一口气,大庆殿中的气氛也变得缓和起来。

    “诸位爱卿,今日第二件事须得请诸位共同商议,三司使晏爱卿上了奏折,今年南方诸州逢大旱之年,秋粮现已收割完毕,减产严重;西边战事拖延太久,各州府粮库中均已渐渐告罄,晏爱卿奏折上提出几点担忧,诸位都来出出主意,想想办法。”

    赵祯有些无奈,国家多难,他这个做皇帝的实在是有心无力,这些事自己实在无力解决,还是要众臣商议或有解决之道。

    内侍将晏殊的奏折捧在手中高声念道:“臣晏殊奏曰:今岁粮税减产严重,盖因南方主产之地数月大旱导致诸多州县颗粒无收;臣令各州府上报库中存粮,加上今岁可征之粮汇总而得数目,不及去岁六成,仅九千七百万石;此数粗略计算仅能支撑至明年四月,臣甚为忧虑,食粮不足恐带来诸多隐忧,边陲将士无粮何以御敌、百姓无粮必饿殍冻毙满目、或可引发盗跖之祸,请圣上明察决断。”

    群臣鸦雀无声,南方大旱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没想到现在问题这么严重,举全国之粮亦不足接到明年秋粮上市,此事如果是真的那可真是非同小可,没有吃的,这漫漫严冬该如何渡过?可以想象,一过了春天,饥民遍地,盗匪横行的情形一定会发生,为了生存,百姓们什么事都能干的出来。

    赵祯道:“诸位爱卿,可有何对应之策么?”

    吕夷简起身道:“启奏陛下,老臣对此数字表示疑议,前两年我大宋粮食均为大丰之年,宝元元年虽有飞蝗之灾造成欠收,但宝元二年、康定元年皆为丰收之年,以丰补欠库存当已补足,何至于今岁减产便到了青黄不接之境地呢?此事晏大人当有所交代才是。”

    吕夷简将矛头直指晏殊,言下之意便是他身为三司使没能未雨绸缪早作安排,即便是数据统计准确,也有失职之嫌。

    晏殊出列奏道:“启禀皇上,吕相所言不假,宝元二年、康定元年两年两岁确为丰年,两岁共计产粮两亿四千万石,但仓储却远远不足,自西北战事起已有四年时间,这期间,十余万大军耗费军粮甚巨,且河东路、永兴军路、秦凤路三路百姓流离,已无法进行正常耕种,数百万百姓基本上靠朝廷接济度日,所耗粮食何止数千万之巨;说句老实话,年年捉襟见肘,臣若非精打细算各处调度怕是早就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了。”

    吕夷简不满的道:“晏大人,你不说这事老夫倒还不想提,去岁袁州、郴州、柳州等地的官员私自开仓赈济灾民之事本应严肃处置,但你却在皇上面前一力回护这些州府官员,现在好了,官仓粮食全部空了,此刻又当如何?”

    晏殊淡淡道:“难道任由百姓饿死或沦为饥民不成?饥民最易作乱,一旦酿成暴动,又当如何?”

    吕夷简瞠目道:“沦为暴民?我大宋官兵是干什么吃的?难道还怕一小撮饥民作乱不成?”

    “我仁天子在朝,岂能任由百姓流离失所,饥民本良善之民,而非生而为盗跖,难道我等还坐视他们因饥而乱,再派兵前去剿灭不成?吕相此言甚是奇怪,本官恕难苟同。”

    吕夷简怒道:“然则现在又当如何?照你奏议所言,明年春天全国无粮,岂非大乱滋生,三司使大人又有何良策以对?”

    晏殊道:“大事需的众人计议,若此事是本官能决断,又何须要奏知皇上,皇上又何须在朝堂上谈及此事呢?”

    吕夷简欲待反驳,赵祯咳嗽一声,开口道:“两位爱卿,都是为国事烦忧,何须如此激烈,当日赈济开仓之事朕是准许了的,便不要再提此事了,当务之急是目前形势如何处置,拿出万全之策才是;尚有数月光景可用,朕不信便能被这样的事情难倒。”

    两人见赵祯有些发飙的前兆,都不敢说话了。

    赵祯想了想又道:“朕抛砖引玉,先来说个办法,自今日始,朕决定将宫中三餐改为两餐,并以定量供应,杜绝靡费之行,如此一来,可结余最少一成粮食下来,减少负担;朕希望自朕而下都能照此办理,省的一粒粮食是一粒粮食。”

    群臣大惊,齐齐跪伏在地道:“陛下不可啊。”

    吕夷简磕头道:“我堂堂大宋若连圣上都要节衣缩食,说出去岂非坠了我大宋威严。”

    杜衍也道:“是啊,万万不可,这叫臣子们有何脸面立于朝堂之上。”

    劝阻声四起,赵祯无奈苦笑,却听一人道:“臣觉得陛下此举可行。”

    群臣愕然相望,说话原来是谏院知事欧阳修,欧阳修毫不在意众人惊愕的目光继续道:“臣以为陛下此举非但不损威严,反会让天下百姓更为折服;陛下以身作鉴,天下人岂能好意思再浪费食粮,而且此举并无甚危害,隋唐之前人均为一日两餐之食,近世富足,才有一日三餐之说,臣也没听说谁因为少吃一餐而饿死;非常时期行非常之策,陛下此举必带动天下官员百姓行节俭之道,天生万物可不是拿来浪费的,此举合天道,乃是陛下功德一件。”

    众臣心中大骂:“你个马屁精,你这是害的大家跟着皇上一起饿肚子,皇上深居宫中,此举或只是口头说说而已,但若是当真颁布诏书,下边人谁敢多吃饭。”

    赵祯呵呵笑道:“还是欧爱卿明白此间之理,此事就这么定了,稍后便昭示天下,从今日起,内务府供应食蔬时一律减三成供给,宫中若有闲言碎语不满者,一律罚一天饭食。”

    众人面面相觑,面做苦笑,没想到堂堂大宋朝混的这么惨,要靠饿肚子省下饭食来渡过难关。

    “陛下真乃千古未有之仁君,臣五体拜服,但臣针对此事有一请,请皇上明鉴。”

    晏殊深深自责,自己干的便是掌管大宋钱粮税务之事,没想到居然逼得皇上节衣缩食,虽然不是他造成的局面,但实在是面子上过不去。

    “晏爱卿有话便说。”

    “臣觉得诏书上要写明,病弱及五十以上老者可例外处置,一来年老之人所食本不多,二来老者身体孱弱,我大宋以仁义治天下,将老弱剔出节餐之列也可昭显陛下体恤老弱之心。”

    “此言有理,朕本有此意。”赵祯心道:我还正担心如何向老太后老太妃们交代呢。

    “臣亦有一请。”晏殊还没爬起来,又有一人从殿末班位趋前跪伏。

    “范爱卿请讲。”

    范仲淹叩首道:“臣请陛下准许三军将士照常饮食。”

    “对对对,这一条理所当然,不吃饱如何为国御敌。”赵祯拍着额头道。

    “臣此去边陲将组织军民开垦自种,西北虽苦寒之地但冬日可种小麦,来年五月可收,藉此或可节省部分军粮供应,虽不能完全自给,但积少成多,多一分是一分。”范仲淹继续道。

    “胡闹!兵卒都去耕种了,如何御敌?”杜衍怒道。

    “杜枢密请放心,下官定不会误了大事,下官懂得轻重。”范仲淹静静道。

    赵祯叹口气道:“范爱卿自行斟酌,一切以御敌大策为重,其他的量力而为。”

    范仲淹道:“臣知道了。”叩头退下。

    赵祯揉揉眉头道:“晏爱卿,如此一来缺口可足弥补么?”

    晏殊摇头道:“最少还差两成。”

    赵祯道:“众卿家还有何良策么?”

    群臣有的说去交趾国或者去高丽国购粮,有的说杀光全国牲畜不让私养牲口耗费粮食还有肉食可吃,还有的提议让发动百姓渔猎,都是上不台面的计策,提出之后便被一一驳斥否决。

    赵祯的偏头痛隐隐有发作之相,于是道:“来诸位爱卿一时间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这样吧,你们回去好好想想,有好办法的上折子奏报上来;朕今日本还有一事要和诸位说,但朕有些倦了,明日再说吧,此事乃是应天府现祥瑞一事,赵宗旦、唐介、以及一干应天府属官均上折子奏报,说太祖托梦于应天府学子苏锦,将太庙中誓碑之词公之于天下;朕决定择日去太庙祷祝,此事也就不必提了;只是那苏锦是何人,有司派人去查探一番来回话。”

    众人惊讶不已,太祖爷居然托梦下来公布了太庙誓碑内容,这内容大多数人不得而知,倒是怪事一件,还没等众人反应,内侍已经高声唱诺,赵祯起身下了宝座退朝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