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活在新隋朝 !
实际上白弘事后想想觉得这事的破绽还真的挺多,被发现破绽最后推断出整个过程的话倒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只可惜剩下的六个人中没有福尔摩斯也没有死亡小学生,而那个时候的医书上也根本不会告诉你海鲜和维c不能吃,因为那些医生压根不知道。
白弘把那六人带出来的原因很简单,那些侍女虽然听到了长孙无忌的恐吓,但是百分之百她们是不会听的,所以为了防止那群长舌妇在那里乱嚼舌根,而且嚼到独孤后耳旁,他觉得还是把这六人安顿在长孙无忌的府上比较好,虽然说已经送上去那所谓的头,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而且在得到杨坚的圣旨之后,白弘的确是可以放开手脚干了,但是与此同时也就有了问题,白弘只有一个,但是活不止一个,哪怕他查克拉爆发分身十来个,估计也没什么大用处。
当然,他不是干活的,他是监督的。
元一九子,宇文靖勇六人,长孙无忌,再加上白弘他自己,现在的人数也就才刚刚好,刚刚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
毕竟一切都是百废待兴,要从头再来,像普及教育这种事情更是自夏朝以来的头一遭。
根据白弘对他们的了解,以及对他们的智商评估,给他们一个个安排了各种任务。
宇文靖勇六人负责在并州各地督造学舍,建造各种工坊,印刷书籍,制作水泥等等,长孙无忌负责调配粮食,元一等人负责在一旁当副手,虽然说宇文靖勇等人之后和白弘的距离会比较远,但是白弘他本人倒是一点也不害怕宇文靖勇会逃,毕竟他不是傻子,不可能不在他们身边安排眼线就让他们直接走。
带着宇文靖勇等人查看了现在建在大同城附近的那些作坊后,白弘仍嫌不放心的把制作方法写在了纸上。
倒不是白弘慷慨什么的,水泥这么容易敛取暴利的物资也许放在别的皇帝面前他可以去做那个奸商,但是在杨坚面前,他是一点也不敢做的,好吧,主要原因是杨坚也许可以容忍他卖酒卖菜,但是绝对不会允许他卖这个。因为这是国家战略性物资,要求无偿提供技术。
就在他带着宇文靖勇等人参观作坊,向长孙无忌传授统调粮食各方面要注意的同时,大同城四扇城门中的三扇城门,二十多个骑士朝并州的二十四州奔驰而去,以并州为中心,一份通告慢慢扩散到整个并州,到了三月二十日,每个城中郡守或者太守府外都张贴着一张印着并州总管玺印的布告。
布告没有任何修饰寒暄,简洁明了说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并州总管特设工匠司,召集整个并州工匠,若发现有人造假,杖责百下。
第一件事便让众人震惊,在中国古代,百姓分为士农工商,读书人的地位最高,商人的地位最低,工匠虽然不是最低的,但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且商人尚且有钱,但工匠当真是叔叔不疼姥姥不爱的那群可怜的小女孩……此番周王任并州总管的第一件事情居然是召集工匠,而且看着态势,似乎有重用的意思,让他们大为惊奇,当然那些消息比较灵通的人也是知道不久前周王递上去的那份奏章中所写的为“奇巧淫技”辩白,再加上之后越国公杨素在大兴殿前的演示所造成的轰动朝堂,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震惊了。
无论第一件事有多么的轰动,和第二件事情都没有办法相比。
周王通告的第二件事:开义学。
义学这玩意他们当中的那些读书人倒也不陌生,在天下比较稳定的时候,官府曾经拨款让那些贫寒子弟读书,不过这读书也就是仅仅的开蒙,没有再深入下去。
但是再往下面看,那就轰动了。
通告中写的很明白,凡七岁以上十四岁以下的男孩都必须参加义学,除了智力比常人低的之外,一旦发现有偷逃的,第一次杖责十下,第二次杖责百下,第三次则是充入贱籍。
其实大部分人都知道,杖责百下,那人也就基本废了。
这可真是暴政啊——下面继续写道:入义学者每月皆可领取一斗米,且入义学者,若有天资高者,待到加冠之时,便可参与科举,入朝做官。
入朝做官,这是光耀门楣的事情——这是那些寒门人士心中所想的事情。
一月一斗米,这是一个月一家的口粮——这是那些贫穷农家心中所想的事情。
于是工匠们开始整理行李朝大同城移动,并州各地的官府也开始开放粮仓,建造学舍,印刷启蒙书籍,与此同时还要开始烧制水泥,因为并州总管除了在他们府门外张贴通告外,还给他们下了统一指示,烧制水泥,烧制水泥,一边烧制,一边要浇到城中各处的大道上,还要用这个给城墙加固,事后他们看到那灰白色的道路内心各种不解之时,一个好事者用大铁锤砸了一下,只留下了淡淡的印子,于是他们内心各种惊讶,之后这件事也传到杨坚的耳朵里,他下令在工部的工部属中开一司,专门负责烧制水泥这些事情。
而长孙无忌在各地像是陀螺一般到处转着负责统调粮食,他一边要盯着粮价一边还要担心会不会有官吏贪污。
所幸隋朝在吏治上,至少在杨坚在位的时候,他的吏治是相当清明的,因为杨坚每年都会不定期派人去审查各地的吏治,一旦被发现那就不是免官追款的事情了,砍头那是躲不过的,情节严重的满门抄斩,直属上司被罢官的也不是没有。
所以贪污自然是有,毕竟长孙无忌那么年轻,不贪他贪谁?但是长孙无忌毕竟是日后的一代阴人,他的敏锐度也是不容小觑的,见到别人见他年少便欺,于是果断给白弘打了一个报告,在得到白弘的认可之后,在那些贪腐之人中抓出情节比较严重的,实施了杀鸡儆猴,并且他还有些“假公济私”的对那些不服从自己命令的官员实施了惩罚,于是那个时候官员们才想起了这个少年背后站着的可是那个同样年少但各方面都可以玩死他们的周王殿下,这才不情不愿的听从了长孙无忌,该干嘛该干嘛了。
当然这些事情的具体,白弘他是不知道的,因为要干的事情太多了,白弘自然不可能愚蠢的让他们一个人一个人的去做,事实上这个时代似乎还没有什么统筹和流水线的概念,就拿印书,一个人居然要包揽排版、印刷、装订的所有事情,这是白弘偶然发现的,发现之后他顿时想要自挂东南枝。
这样下去印书要印到猴年马月啊!
于是流水线这个新的概念立刻被当做最高思想指示扩散开来,各种事情的效率也就高得多了。
白弘自然没有闲着,他倒是真的像是一个勤政而且清心寡欲的官员一样,每天早出晚归,他自然不会去监督那些印书烧水泥这些事情,因为这不是他干的事。
其实清心寡欲并不是他想要的,但是因为每天这样奔波来奔波去,而且各方面都要思考,脑细胞死的相当的快,每天都是一副用脑过度,无精打采的样子,不清心寡欲都不行。
他每天的行程基本上也就是三点一线,学舍、工坊、总管府。
学舍中的确有不少的好苗子,他也曾一个个见过,甚至他还完成了穿越前的恶趣味,当了一回老师,用各种冷笑话和脑筋急转弯将手下的学生折腾得死去活来,于是他恍然大悟,为什么小学的时候数学老师这么喜欢折腾学生,折腾那些幼小的苗子的确是会有快感的。
当然,那些学生中也有些调皮捣蛋不听话的,毕竟那些贵族子弟自然是不会愿意和寒门庶子,乃至那些泥腿子出生的孩子交往的,甚至也许他们连看都不愿意再看对方一眼,白弘也知道步子太大扯着蛋这个道理,很多事情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所以实施了分班的制度,根据他们的身份地位分班,虽然很不公平,但却是这个时候最公平的方式了。
那些学生自然不是一读就读个四五年的,一般来说当他们能够写自己的名字,能够识得大部分常用字,可以看书写字没有什么麻烦后就会被送出学舍,毕竟一个人一月一斗米,百人千人这样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开支,即使隋朝国库充裕,但也不能不把钱当钱,把粮食给那些贵族子弟或者不适合读书的人浪费吧。
因为有了拼音,所以识字的速度很快,每个月学舍里都会走一批,再进来一批,在那些孩子中挑选出智商比较高的,适合读书的,目光长久的孩子继续深造。
他们深造的就不仅仅是那些诗词歌赋四书五经了,算术策论这些他们也要一个个的学习,就算以后当不了官,也可以做一个账房先生。
不过白弘眼中最重要的,或者说只有他能干的事情。
就是和那些工匠一起琢磨怎么山寨大巫师的那把左轮手枪。
=====
第二更,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