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清穿物语 > 158 会试

158 会试

推荐阅读: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清穿物语 !

    北方过年习俗和南方略异.入乡随俗,梅兰妮让常婶负责年前年后的事务安排.

    沈德潜告诉齐逸他们,来年会试的正副考官都出来了.刘统勋为主考官,三个副考官分别是秦蕙田和涂逢震及彭维新.沈德潜还介绍了这三人的资历.

    那刘统勋就是刘罗锅他爹,在乾隆朝也算得上个名人,三胞胎对他还是知道的很多.秦蕙田是乾隆元年的状元,江苏金匮(后无锡)人.那涂逢震是乾隆四年的榜眼,江西南昌人.

    至于彭维新算得上康熙老臣了,康熙四十六年的进士,在雍正朝时,被弹劾,下狱.乾隆元年获释,任左都御史,又遭弹劾,再次落职,六年,授户部侍郎,此次做副考.为人刚直公正清廉.另外有同考官十八人就不一一介绍了.

    这时,乾隆的朝廷上张廷玉和鄂尔泰两拨人马正斗的起劲.这两人都是雍正朝留下的旧臣,而乾隆就发挥帝皇之术,本着"既不使一成一败,也不使两败俱伤"的原则.对两派各有打压.但是也在积极扶持自己的人.这次的会考副考一半是乾隆年的进士.而且他们都是和两派没什么关系的中立人.说起来这起人都还算清廉公正,和后来科场上那些黑幕比来,这些年的科场还算是公平.

    齐逸他们三个听了这个消息,非常高兴,暗暗说,真是天助我等也.原来,他们曾在故宫的档案室里见过一个资料,是金?写的一个笔记,里面详细记载了当年的考试试题,他当时的主考官就是刘统勋.他们三人当时为了玩笑,还模拟过那些八股文.

    三人暗地里把那几篇试题回忆了出来.

    齐逸突然想到,兴奋地,"我想起来了,那金?就是乾隆七年会试的会元和殿试的状元."

    咦,竟然通过这种形式作上弊了?

    "会不会蝴蝶效应后换了考题?"楚源担心地问.

    "换汤不换药,他的那些个路数应该就是这些.练了来,没坏处."齐逸说道,"只是这事要瞒过沈德潜,李果他们."

    "那好办,咱们只等他们不在眼前时,与那叶,屈二人说起就是了."楚濂说.

    三人商量定了.

    到了过年时节,贴了春联,这年华家五柳树宅子的春联都和考试有关,什么‘婵宫折桂‘,‘鱼跃龙门‘之类.都是常婶张罗的.别看她也就一个家庭妇女,人家看形势还是很会看的.这家人五个学生要参加考试,当然多弄写些吉利话来鼓励.

    吃饺子,别人还不觉的怎样,三胞胎大呼过瘾,这才是真正的北方饺子!看人家那馅,韭菜猪肉的,白菜猪肉的,茴香的.人家那饺子包的皮薄馅多的,吃起来多带劲.这三人到底还是吃撑了,梅兰妮灌了他们两碗饺子汤,等了大半宿方才舒服了.到了后面几天,被梅兰妮严格控制了饭量.

    他家在北京没什么人可走动,年初一带着礼品去了沈德潜那里拜了年.李果被沈德潜留下住几天,说是要一起去拜访一些苏州的同乡.

    五个学生回家,可没有歇着,三胞胎找了叶,屈,二人来,拿出试题,说是梅兰妮想办法弄来的.几个人就做了起来.当然再三关照他们千万不可使别人知道了.

    刘统勋因为乾隆二年的大旱,开放粮仓有过故事,所以,这次的策论就是关于粮仓贮备的.而殿试的策论则是有关河工的.

    几个人写了文章,又讨论,又查资料,整整忙了整个年节.

    开始,叶,屈还带着玩笑心里对这所谓‘婶娘试题‘,后来见这文题根本不是梅兰妮能出的,再见三胞胎如此的慎重,倒也认真起来.后来他们到了考场,见到了几乎一样的试题,那心中的惊骇不是语言能表达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都怀疑梅兰妮有异能.这一段,当然梅兰妮是不知道的.

    沈德潜真的升了编修.同为庶吉士的才子袁枚被分配到江苏省沐阳县当县令去了.三胞胎很遗憾没有交结到这位江南才子.

    二月初八入场了,会试的规矩和乡试差不多,所以那五人也不算菜鸟了,办起事来都熟门熟路的,知道进了考场二门拿出钱来打点考场中的杂役,让他帮着搬行李,又打点了老号军,让在考场其间照应着点.

    那考场上万个人全国各地的都有,江南塞北的方言.纷纷乱乱,整一天才安定了,那三胞胎年纪虽小,个子不矮,这年头男人一米六十以下的大有人在,所以他们混在人群里头并不十分显眼.

    第二天卷子下来,那些题就是齐逸回忆的那几个题,只是有点微微的不同.

    叶,屈二人拿到试题后一看,和做过的几乎一样,心里大定,只把那写过的稿子又回忆了一番.三胞胎考上考不上都已经完成了任务,所以心情相当轻松,再一看那试题还都是对了,更是放松的写来.那字写的更工整了.

    梅兰妮接场送场的,三次完后,这五人大睡了两天.长长的松了口气.方在北京游玩了起来.

    三胞胎原是北京人,出去听了那久违的乡音特别亲切.几个人今天法华寺,明天天桥的.也不要梅兰妮跟着自己就去玩了.在考场还认识了几个江南来的考生,结起伴来.

    这天他们回家,梅兰妮把三胞胎和屈仪奉叫了去,单留下了叶惟世正丈二摸不着头.

    梅兰妮对那四人说,"这话原不该和你们说,但我们家的情况你们都知道,惟世如果在别的家里,早已经定下亲来,如今为了读书,顾不上这些,也耽搁了下来.你们几个在外面也不要光顾着玩笑,打听一下,哪家有妹子什么的,性子脾气也对的,商量着给惟世要说亲了."

    三胞胎习惯了梅兰妮的托付,答应了,屈仪奉是第一次被授予这样的重任,又有点激动,又有点害羞,谁家大人和孩子商量这事的.婶娘真是有意思的很.

    叶惟世见了他们问梅兰妮找他们什么事,那几个只是笑,并不说话,弄的他七上八下的.

    三胞胎这日见是休沐日,带着自己的画作出门去了.

    平日里这五人总是一起行动,而这日他们没叫上叶,屈二人.

    屈仪奉心里一直把他们当成幼弟,当然不放心他们三人出行,便也要跟着去.

    齐逸说,"要去可以,只是不能大惊小怪.我们去找洋大人去."

    屈仪奉来了劲,"什么洋大人?谁?"

    "去了你就知道,他叫郎士宁.还不知道他在不在家."

    屈仪奉还真没和外国人打过交道.心里好奇.就跟着去了.

    三胞胎哪里认识郎士宁,他们是想到他的名气大,不过在这个时候他还未有什么大名气,在皇家宫廷里和一般画师没什么两样.而且据史书记载他生活很俭朴,交际并不广.想借此机会和他认识,他们都是他的粉啊.

    住在哪里?三胞胎知道,所以他们的骡车直奔王府井去了.

    叶惟世被落了单,他也并没有什么,一人在书房读书,这次北上时,一路买了不少书,其中一套<聊斋志异>里面描写的都是狐精鬼怪,但其实是多是爱情小说.

    叶惟世年至十七,八岁,正是向往爱情的时代.加上蒲松林那生花的妙笔,自然使他对这部书爱不释手了.

    家里的佣人并不知道他看什么书,只知道表大少爷好学非凡,考试结束了还手不释卷,他那好学的美名,即使没有传遍天下,家门口是传遍了.

    这个时代的北京人有一种优越感,他们自认为在天子脚下,踩的泥也比别处贵重些,看其他诸省的人,就像后来的上海人眼里的外地人一般.所以,华家有男初长成,左右邻舍无人问津.

    等到天色擦黑了,三胞胎才兴致勃勃的回来.带了郎士宁的油画静物花卉和王致诚的圣母耶稣油画.屈仪奉也大开眼界.

    他告诉梅兰妮,"原来四弟还会说洋人的话."

    三胞胎几个英文肯定都会,但是,人家郎士宁可不会说英文.他是意大利人,又是传教士,说的是西班牙语(拉丁文)和法语,加上他家乡的意语.

    这个年头,拉丁语是神职人员的必修课.法语是这个时代上流社会的交际语.这两种语言他们不会,可是梅朵会,他们让梅朵把那几句问侯语,简单句写下来,在注上拼音,写上中文意思,到时候拿出来临时抱了佛脚,用做敲门砖.

    别说,这块敲门砖敲洋人的门还是好过其他砖的.他们不但得以结识了郎世宁,还认识了他的邻居法国人宋君荣和王致诚,前者在钦天监帮着观察星象,后者和他一样是画院的画家.

    这些老外也都能说中文,可是由于他们的身份,很少有人和他们来往,所以他们在北京还是蛮寂寞的.一下子来了这几个谈吐不凡的小朋友,当然很高兴结识.过去,三胞胎拿着郎世宁的名号做画.这下看到了真人,自然要好好交结交结.

    谈到了下午,意犹未尽.还定好了下次的见面.此时圆明院的扩建工程还没有开始,所以他还是很有空闲的.三胞胎留了地址,讲好下一个休沐日,邀请他和宋君荣上门做客.

    梅兰妮奇怪,"你们用什么借口去找得他?"

    "当然用安托尼了."那几个回答.并告诉梅兰妮邀了他们十天后来家里做客.

    这下,轮到梅兰妮学习法语和西班牙语了.

    这天,有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上门来,说是齐逸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