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朝大丈夫 > 第五百八十三章 断案

第五百八十三章 断案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明朝大丈夫 !

    大年初一一早,李府里的人便络绎不绝,高奇、马五、陈国柱、周衡臣、杨柳风、虞乐亭、方程等嫡系人马似乎是早就约好了,一大早就来给李景拜年。

    往年这个时候,李景是必定要招呼大家中午在家里吃饭的,不过今年李景却没有留众人在家吃饭,而是带着众人前往袁府给袁可立的夫人宋氏拜年,中午也留在袁府陪着老夫人吃了顿午饭,下午李景又到沈正的府里,给岳父岳母拜了个年。

    等李景回到府里,却发现高奇马五等人早已在家等候。

    李景也知这一顿无论如何是逃不掉的,好在现在有资格跟自己喝酒的也就这几个人,这顿喝完,以后就清净了。

    在陪高奇等人痛饮了一番之后,接下来几日又接待了几拨亲朋故旧之后,李景终于得暇在家陪家人安安静静地过了几天清净日子。

    年节过后,李景正欲打点精神处理朝鲜方面的事务,这时昌平县报上来一桩案子。

    正常来说,不管是什么案子,总不至于惊动李景,可是这桩案子却有些不同,发案以后。各级官员居然不知如何判处,层层上报,最后报到李景这里。

    李府书房,李景拿着昌平报上来的卷宗仔细地看了一遍。

    这个案子其实并不复杂,乃是一桩杀母未遂案,按说这样的案子,判起来非常容易,弑母乃是死罪,无论是遂还是未遂,都是斩立决。

    可是这个案子的凶手乃是一名十二岁的孩子,他杀的并非生母,而是父亲的妾室。

    按照伦理算,父亲的妾室也算是孩子的母亲,同样是忤逆,罪名是一样的,但是这桩案子之所以难判,实因这家的家事太过复杂。

    这户人家姓董,家主董平,今年三十九岁,商人出身。

    董平的发妻张氏温良贤惠,与董平夫妻感情甚笃。

    不过自从六年前,张氏不小心烫伤了脸,容颜损毁之后,夫妻之间的感情便一落千丈。

    董家在昌平虽算不上大富之家,家境也极为殷实。在张氏毁容之后不久,董平便纳了一房妾室。

    本来纳妾也没什么,这年头,但凡有点钱的男人有几个不纳妾的?反正只要向朝廷缴纳了纳妾的银

    子就行。

    可是董平纳的妾室刘氏着实是个悍妇,仗着年轻漂亮,又见董平不待见大妇,便屡屡生事,待看到董平并不维护张氏以后,更是变本加厉,开始虐待张氏。

    等刘氏有了孩子以后,又开始虐待张氏所生的一双子女。其时,张氏的儿子不到八岁,女儿也只三岁。

    按说做父亲的哪有不疼自己的孩子的,不过刘氏也不是一味的蛮干,她很懂得用心计。她虐待张氏和张氏的孩子都是趁董平出门做生意的时候,等董平回家,她又拿出一副慈母的样子。

    如此一来,不管是张氏还是孩子说什么,董平都不相信,反而认为张氏嫉妒刘氏,连带着孩子也厌恶起来。

    眼见董平不管自己母子,张氏只好忍气吞声地过日子,如此堪堪过了数年。

    直到今年,年前董平出门采办货物,刘氏又开始虐待张氏和她的孩子。

    这时张氏的儿子已经十二岁了,已经懂事了,眼见庶母虐待母亲和妹妹,而父亲却完全不予理会,这孩子忍无可忍之下,便动了行凶的念头。

    这一日,见刘氏又把妹妹叫到院子里罚站,冬日寒冷,看妹妹在院子里冻得浑身哆嗦,这孩子再也忍不住,从母亲房中找到剪刀,冲到刘氏房中,向刘氏连刺数剪。只是十二岁的孩子毕竟年小力微,加上冬天衣着厚实,这数剪并未对刘氏造成多大伤害。

    刘氏很快反应过来,召唤仆人将这孩子擒住。擒住之后,刘氏先是把孩子一顿狠打,随后便把这孩子送到官府,任张氏如何求情,刘氏也是不理。

    官府接到报案之后,顿时为难起来。

    要知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刘氏欺凌大妇,虐待孩子,大家都有所耳闻,对刘氏都不没有好感,可是孩子戕害庶母人证俱在,知县有心回护,又不知如何维护。只好推脱年关将近,要年后再审,欲待等董平归家再做商量。奈何刘氏坚决不允,定要年前定案。知县无奈,只好将案子判了。

    不过那知县在判案之时留了个心眼儿,在判了斩刑之后,把董家的家庭状况详细书写下来,并刘氏的状子以及本案的经过上交府衙。

    因为大明律明文规定,凡是判处死刑必须经刑部核实,然后由大理寺判定(以前由皇帝进行勾决),

    也就是说县令判斩刑并不一定能够通过。实际上那知县附上董家的家庭状况就是不想令这个判罚通过。

    昌平县归顺天府管辖,顺天府府尹乃是张理,而张理却是李景一手提拔上来的。

    换做别人,可能只能把案卷报给刑部,而张理在把案子报给刑部之后,随后便去找杨柳风,让杨柳风把这个案子报告给李景。

    因为张理知道,根据大明律,这个孩子判斩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刘氏咬住不放,这孩子基本上是没有活路的,要想保住这孩子的命,只有让李景知道这个案子。

    看完案卷,李景叹了口气道:“墨守成规啊!如此简单的案子,居然要交给我才能替这孩子免罪,你们这些人啊,枉自读了那么多圣贤之书,依我看,你们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见杨柳风和张理一脸尴尬,李景摇摇头道:“我们的大明律难道是为了保护刘氏这样的贱人而制定的么?我不知道这个知县在判这桩案子的时候是怎么想得,明明想替这个孩子脱罪,却不知道想办法。

    他在审结这件案子的时候,为什么不让张氏状告刘氏?只要张氏能告刘氏不守本分,仗着丈夫的宠爱欺凌大妇,虐待大妇的孩子,这案子不马上就翻过来了吗?

    还有你们,你们为何死抱着大明律不放?那么多律例可以借用,为何不知道变通?就算不知道借用律例,你们起码应该懂得人之常情吧?要知道律法不外乎人情,我们要是判了这个孩子的死刑,老百姓还不得骂死我们啊!”

    顿了顿,李景又道:“还有,张理,我们设立民情署就是为了替老百姓,替那些弱者说话,可为什么我在董家这桩案子当中没有看到民情署的影子?昌平县那里的民情署都是摆设么?你给我查一查,昌平县的民情署里面选的都是些什么人,如果有人以权强迫或者是用钱收买得到了民情署的位置,马上给我抓起来。”

    张理摇摇头道:“大帅,民情署选用的人可以肯定的说,定是当地的族长、里长,或者是比较有名的富绅这样的人。偶尔有一两名普通的老百姓,也必是老实巴交,连话都说不明白。这些普通的老百姓不过是充个样子而已。”

    “恩?”李景闻言一怔,不由沉思起来。

    看了看李景,张理叹了口气接道:“大帅,不是各地官

    员没有用心做事,实在是这件事太不好办。您想,老百姓大多没见过世面,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有几个有胆量跟他们的族长,跟当地的里长,还有那些有钱的富绅们较劲?便是让他们进入民情署,他们又怎敢违背那些士绅富商的意愿?”

    杨柳风接道:“是啊大帅,这些地方不同于平阳府,平阳府是大帅经营了多年才有如今这个局面,另外,当年流寇在平阳府肆虐的时候,当地那些士绅富商很多都已家破人亡,老百姓没那么多顾忌,因此才敢说话。可别的地方……”

    李景摆摆手:“我明白你们说的意思了。”

    起身在屋里踱了几步,李景叹了口气道:“有些事情不是咱们站在高位动动嘴皮子就能改变的,是我心急了。我刚才口气重了,你二人莫怪。”

    “大帅,学生(卑职)能有今天,全仗大帅提携,大帅莫说训斥几句,便是责打一顿又算得了什么!”杨柳风和张理闻言忙道。

    李景摇摇头笑道:“这话说得过了,我要是责打你们,那不是跟那个谁谁谁成一路货色了么?”

    杨柳风和张理闻言顿时轻笑起来,自是明白李景说的谁谁谁乃是经常对大臣施行廷杖的正德皇帝和嘉靖皇帝还有万历皇帝。

    走到书案旁,李景拿起卷宗看了看接道:“这个昌平知县在卷宗当中附上了董家的家庭状况,看来这个知县是个有良心的人,也是个明白事理的人。张理,你给他带个话,就说我很欣慰,这个案子发回昌平县让他重审。”

    “是!”张理忙道。

    将卷宗递给张理,李景接道:“董家这个孩子单从案子本身来看确是大逆不道,可若是把他母亲和他兄妹的境遇结合在一起来看,这个孩子却是个守孝悌的孩子。男儿天职保家眷,他小小年纪便知保护母亲和妹妹,而且采取的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办法,虽说有些自不量力,可是若是加以调教,未尝不能成大器。嗯,案子结了以后,把他们娘仨儿接来我府上,我好生调教调教这个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