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154章 文人团结唱反调?不可能了

第154章 文人团结唱反调?不可能了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走,看看去!”

    自从各部开始竞聘上岗,朱棣还没有去看过。

    要是按照以往的惯例,用什么人,由吏部或是各部的堂官,或是其他人,送个条陈上来,举荐几个人。

    通常,名字列在第一个的,便是这些人重点举荐的对象,而一般情况下,没有特殊的缘由,当皇帝的,也要顺从这些人的意愿。

    当皇帝,毕竟一个人,只有一双眼睛,一双手,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人人都认识熟悉。

    朱棣其实最喜欢做的事是拉一支军队,和隔壁左右打上一仗,凸显他的武功,但既然坐上了这个位置,他也打算拼一拼命,把这个国家治理好。

    谁知,小儿子除了搞军火机械研究有天赋之外,竟然很多神出鬼没的治国之策,反而让朱棣轻松起来了。

    他换了一身常服,在锦衣卫的护卫下,信步出了西宫。

    过了承天门,朱棣来到了六部衙门。

    这里的竞聘工作做得轰轰烈烈,大中午的,天气炎热,只见街上各衙门门口,摆了一只大桶,桶里装着温热的绿豆汤,来应聘的官员学子们排着长长的队,队伍都出了洪武门。

    朱棣呆愣了半天,正不知道该从哪个部门开始看起,就听到兵部传来闹哄哄的声音,他忙抬脚朝那边走去。

    只见不少人将一个人往外推,有人在说,“你怎么还有脸来?你之前当兵部尚书是怎么当的?你还有脸来和我们抢位子。”

    “我凭什么不能抢?皇上说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我好歹当过兵部尚书,我知道兵部的活怎么干?”

    要不是兵部尚书已经有了人,他还想竞聘呢!

    朱棣指着那人问纪纲,“这人是谁?”

    “皇上,您不认识吗?他就是齐泰啊!”

    朱棣猜出了这人的身份,不太敢确认,故而有此一问。

    他震惊不已,实在没想到,齐泰居然真的来了!

    居然真的来竞聘,他们不是建文帝的忠臣吗?难道不应该和他这个造反谋位的帝王势不两立,企图用唾骂的口水淹死他吗?

    这一刻,朱棣心里难免为建文感到不值。

    他闭了闭眼,心说,朱允炆,你这个臭小子,你若是泉下有知,睁开眼睛看看啊,你曾经信以为真的臣子们是如何效忠你的!

    你曾经对这些人多么信任,对他们言听计从!

    我承认,任谁坐在这个位置,都会削藩,但削藩的法子有很多种,你偏偏选一个不给别人留余地,自然也不能给自己留后路的方式,最后拼出了个你死我活。

    你后悔吗?

    齐泰被推了出来,黄子澄站在街心,茫然地看着这一切。

    他还记得建文帝时期,他和齐泰无数次走过这条街,当时,六部各院里不论是谁,看到他们,有资格的上前与他们见礼,没有资格的就站在一旁,低着头,等他们走过去。

    何曾有今日这般,人人都当他们是耗子,是臭虫,是祸水。

    难怪皇上不拿他们开刀,不肯杀他们祭新朝!

    原来,他们早已丧失了资格,若是今日,皇上拿他们这些昔日建文朝的重臣们开刀的话,或许会博得文人老百姓们的同情和景仰,皇上并没有这么做。

    多么高明的君主,将人心算计得如此透彻,拿捏得如此精准,也难怪,建文帝会丢了江山。

    齐泰一抬眼,看到眼前的人,一身寻常的蓝地潞稠袍子,最寻常的布料,并无繁复的花纹绣饰,穿在身上,杀伐果断,征战沙场的将帅,浑身透着一股平和的气质,头上只簪了一根白玉簪子,朴实得如同一个举子。

    齐泰心头复杂,他拨开人群,连忙快步走过来,想都没想,在朱棣面前跪下,口呼万岁,行起大礼来。

    竟然是皇上!

    不少人这才发现,原来皇上来了,要怪,只能怪竞争太激烈了,他们一门心思都在自己的前程上,竟然没有发现,皇上居然来这里了。

    “臣等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所有人原地跪下,锦衣卫忙上来,人人手上抱着火铳,团团将朱棣围住,枪口朝外。

    “都起来吧!”

    无疑,看到这火热的场面,朱棣的心情非常愉悦,比起众人跪下来山呼万岁,朱棣还是愿意看到人人为了一个岗位,争得头破血流。

    朱棣不是没有担心过,他坐上皇位后,建文朝的遗臣们不肯辅佐他,哪怕他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不要臣子们辅佐。

    他也不可能拿把火铳逼着人效力,更加不能把反对他的人全部杀光。

    朱棣也曾担心过,建文一朝的文臣们,为了风骨,团结起来和他唱反调,处处掣肘,耽误国事,贻误百姓。

    竞聘制打破了朋党,给士子文人们开辟了一条通天的平坦大道,攀高之路,全凭本事,为何不抓住机会?

    他这小儿子,攻心伐谋,实在是厉害!

    看到这些自诩清高的文人才子们,为了一个岗位,争得头破血流,朱棣满意极了!

    这些读书人曾经多么不要脸,朱棣经过了儿子这么长时间的熏陶,思维早就根深蒂固了,他听说唐宋还有一种风气,朝廷的任官令发表之后,被任用的官照例要上辞官表,一辞再辞,皇帝也要照例拒绝,下诏敦劝,来回六七次才罢休。

    简直是荒谬!

    这些读书人一面说什么君臣大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面为了自己的脸面,玩这种把戏,合着全天下的好处都要让这些读书人给占了?

    朱棣冷漠地看着跪在自己脚前的这些人,但眼中的冷漠也就一闪而过,他很快浮上了笑容,道,“都平身吧!”

    看到这些人被自己温和的话,感动得涕泪双流,朱棣觉得太有成就感了,小儿子真是天赋异禀啊,他让自己用攻心之术来对付读书人的主意,实在是太正了。

    “看到诸君对治理大明如此热情,朕非常感动,要知道,给你们恩泽,将你们抚养教育成人的,除了你们的父母,还有全天下的百姓;是大明的军队为你们抵御外侵,是天下的老百姓给了你们一食一丝,诸君能有这份感恩报德之心,方无愧于所读的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