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他从来只听说过监国太子,并没有听说过监国郡王的,但不论如何,但凡和“监国”扯上关系,都非同小可。
这完全是太子才有的待遇啊!
若非被立为太子,要他监国做什么?
“儿臣遵旨!”朱高炽跪下来,哽咽谢恩。
朱棣的目光落在朱高炽的身上,看他这儿子激动得眼泪都要出来了,一时间也有些动了恻隐之心。
这本是他的嫡长子,想当初,他得朱高炽的时候,年不过十八岁,自己都还是个半大小子,对有了儿子,还真没有太多感触,倒是父皇,很为他高兴。
他这儿子,从小就反应迟钝,但却并不蠢,相反,很会扬长避短。
朱高炽七岁那年,太祖高皇帝便立他为燕王世子,一次,高皇帝命朱高炽和秦王、晋王和周王世子破晓时分去检阅军队。
朱高炽打小在骑射方面就很没有天赋,行动迟缓,日上三竿的时候,他的几个堂兄弟都回来了,唯独他迟迟而归。
如此,高下立现。
太祖高皇帝问他为何回来得这么晚,他分明是到达军营晚,回来的路上也耽搁了不少功夫,但他很会掩饰,说,检阅军队的时候,应当等士兵们吃完早饭。
如此,又显得他非常仁善。
又有一次,太祖皇帝命朱高炽分阅奏章,奏章中有几处错别字,朱高炽疏忽大意,没有看出来,被高皇帝发现了,指出来给他看。
朱高炽说,他其实早就看到了,但君子处事应当不拘于小节,大臣们做事已经很辛苦了,又把事情有条有理地上奏,若是因为无意中写了几个错别字就要受到责罚的话,既显得君子无容人之量,又会寒了大臣们的心,让大臣们在细节上谨慎不安,反而误了做实事。
如此,也显得他非常明理有见识。
朱棣是深知他这个儿子,若非老四,而他又知晓老大的子孙后代何等败家,只有三个儿子的话,朱棣是不反对立老大为太子的。
哪怕老大胖得走不动,腿脚又有毛病。
想到老大的身体,将来还活不过自己,朱棣一时心软,让老大监国就监国吧,当不了太子,就过一把监国的瘾吧。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自己的儿子嘛,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好了!
物尽其用嘛!
“军机处留京,一应事,由六部上奏到军机处,再由军机处筛选,重大事上报朕,其余等事,交由监国郡王处理。”
周王和宁王已经去了北京,眼下户部忙着登记各作坊,天天查账,收税,夏原吉忙得不可开交,没办法从外面聘请了不少临时工来做事,户部出入都有章程,大些的事都是上报四殿下拿主意。
皇上出巡,对夏原吉没什么影响。
工部眼下项目多,修铁路的事已经由大明帝国学院与工部对接,修公路的事,不用说了,大明帝国学院只负责技术支持,宋礼已经忙得三天只睡了四个时辰,眼下站着都能睡着了。
皇上出巡,宋礼实在是管不了那么多,横竖,户部不缺他银子就行了。
既然夏原吉和宋礼都不反对,朝中自然没有人反对,朱棣很满意,点了锦衣卫随驾,封徐增寿为大都督,守备应天府。
朱高燨昨日与朱棣说了出京的事后,父子二人去徐皇后那儿用了膳,顺便说了这事,徐皇后知道父子二人都是为了国家大事出巡,自然是什么话都没说,吩咐人为父子俩收拾行装。
朱棣上朝的时候,朱高燨才迟迟醒来,踱步去了母亲那里用早膳,徐皇后问他打算带谁随身服侍,问道,“那个珠儿,服侍你可还尽心?”
“挺好的。”朱高燨道,“儿子是出去做事,带个丫鬟侍女的,成什么体统?再说了,儿子是跟着爹,爹身边不还有黄俨江保,儿子还有狗儿,够了。”
朱高燨说着,朝汤嬷嬷看了一眼,汤嬷嬷朝朱高燨点了点头,朱高燨见徐皇后的脸色比往日好多了,问道,“娘最近有没有让太医给您请平安脉?”
徐氏何等精明人,看到小儿子和汤嬷嬷打眉眼官司,心知有异,又见儿子最近总是在关切她的身体,越是起了疑惑,却没有问。
“娘的身体好得很,你不用挂心娘。倒是你自己,平日里还是要注意安全。“
朱高燨道,“娘,儿子好得很。要不,您这次和我们一起出京吧,横竖没什么事,从南到北走一趟,顺便散散心。”
一个人,一辈子,关在宫里,守着这四方宫城,是一件多么无聊的事。
而且,他娘看似贤惠,心思其实很重,这样的人一般都不容易长寿,可若是出去旅游一番,心情好了,身体说不定就跟着好。
徐氏惊愣好一会儿,笑道,“你这傻孩子,娘是什么人,怎么能随便出京呢?”
“有什么不可以的?娘,横竖这次,我和爹也没什么事,就是去各地看看工程进展得如何了,干系不大,娘跟着去,等回来的时候,儿子再从海路送爹和娘回来。“
徐氏还在犹豫,从古至今,也只有那些妖妃才会跟着帝王出巡吧?
朱棣回来了,是朱高炽陪着他回来的,美其名曰是要进宫给娘请安,他也是听说朱高燨昨日没有出宫,这才前来,想看看,四弟得知他监国,会做何想?
谁知一来,就听到他弟弟在游说娘出京,四弟想做什么?难不成把爹和娘都忽悠出宫了,想对他下手?
朱棣也有些纳闷,问道,“你怎么会想到要让你娘一起出京呢?”
朱高燨道,“孩儿想让娘看看我大明如今的江山如画,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儿子虽送了一辆车给量,可娘一直也没有机会坐,在宫里转了两圈算什么?”
朱棣一向敬重徐氏,也并不觉得皇后跟着出巡,有什么不对,儿子既然想尽这份孝心,他觉得做父母的也要成全,便跟着劝道,“要不,你也跟着去吧!一起去看看,看看要修的路,看看北京,我们出来了之后,还从来没有回去过,回去了,一起请当年协助过你守城的百姓们吃个饭。”
徐氏一听说要回北京,就心动了,犹豫了一会儿,便点头答应,“好,既然皇上都说了,妾身遵从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