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初唐奋斗史 !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许泽轩制定的计划没问题,刘木匠的手艺也没的说,问题出在了武士彟身上。
倒不是武士彟不顾往日情谊,不愿意帮助许泽轩这位故人之子,而是他根本不在长安。
武士彟由一个木材商人,一跃成为大唐的高官,表面上风光,实际上仕途并非一帆风顺。
他是商人出身,除了刚开始资助李渊起兵外,既没有立下卓越的战功,又没有满腹的才学,尤其没有门第依凭。
这极大程度的限制了他的升迁,所能做的唯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忠于职守。
然而就算这样,终武士彟一生,都如履薄冰,每次受封,皆多次辞受。
《旧唐书》、《新唐书》固然都记载了,他在“武德中,累迁工部尚书”,但根据《册府元龟》的记载来看,这一任命,并没有成为事实。
《册府元龟·退让》一节上说:“武士彟,武德中为工部尚书,判六尚书,赐实封八百户。
士彟为性廉俭,期于止足,殊恩虽被,固辞不受。前后三让,方遂所陈”。
三次推辞了工部尚书这个职位,放弃了进入朝廷中枢的机会。
对面如此知分寸、晓进退的臣子,皇帝怎能寒了他的心?
在京城玩不转,受人排挤,那就把你调地方上去。
李渊统治末期,有人告发扬州都督李孝恭想造反。
扬州是地方重镇,如果李孝恭发动兵变,势必影响江淮地区的稳定。
李渊心中着急之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武士彟。
不久后,武士彟就被派去镇守扬州。
后来发现李孝恭兵变纯粹是胡扯,所以在武德九年,李世民以太子身份统领朝政后,又调任武士彟为豫州都督。
此时此刻,武士彟正在豫州当都督,许泽轩去他长安府邸送拜贴,自然只能扑个空。
……
……
人家穿越者都是顺风顺水,一路装逼打脸嗨到飞起,自己却出师不利,许泽轩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
心气正不顺间,他乘坐的牛车前,突然出现了一个黑黑瘦瘦的和尚。
牛老实赶着牛车往左走,这货也往左,避让对方往右走,这货也心有灵犀般往右走。
这下可算捅了马蜂窝。
许泽轩正愁找不到出气的对象,和尚却自个找上了门。
“大和尚,你欺人太甚!”许泽轩目前没权没势,想要怼人,就必须占住一个理字,故此先发制人。
“贫僧自问没有冒犯施主,与施主之间,更是没任何仇怨,施主缘何说贫僧欺你?”看着怒气冲冲,站在自己面前的少年,玄奘和尚有点懵,眨巴着眼睛,满脸的无辜。
事实上,玄奘大师并不知道自己无意间挡住了许泽轩的去路。
最近他的精神状态一直不怎么好,经常走神,还动不动就神游物外。
具体原因,还得从几个月前说起。
几个月前,一位来自天竺的高僧到长安讲法。
玄奘听后很受启发,心想天竺佛教虽然已经趋于衰落,但那里毕竟是佛教的起源地。
如果自己可以西行天竺,参观一下佛教的起源之地,带回那里的经书,不但能将佛法发扬光大,自己也能从中受益,在修行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想到就做,玄奘很快找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僧人,和他们一起联名上疏朝廷,请求西行。
西游记中,唐僧去取经时,皇帝不但认他当了御弟,送了宝马盘缠,还派兵护送他出了长安城。
这样的礼仪不可谓不隆重,然而那都是吴承恩为了故事需要,把高昌国王干的事情,强行按到了李世民头上。
在真实的历史中,唐僧不但没得到李二的馈赠,就连他的奏折,都被驳了回来。
众所周知,初唐时期,对于度牒的管理很严格。
你自己剃个光头没问题,但想要得到朝廷的认可,拿到度牒,获得真正僧人的待遇,那是千难万难。
其实这也不是没有历史原因的。
隋文帝杨坚小时候在寺庙里长大,因此对和尚很有感情。
开皇元年,当他坐上皇帝的宝座后,就发布诏令说,百姓可以自由出家,并按人口比例出家和建造佛像。
因为这个命令,经历南北朝灭佛运动后的佛教,再度兴盛了起来。
据不完全统计,隋朝光是和尚,就有二十三万左右,加上道士差不多得有四十万。
后来,隋末连年战乱,出家人固然死了很多,但百姓死的更多。
大业5年,天下人口890万户,约4900万人。
贞观元年,天下人口仅剩200万户,一千万出头。
佛教、道家的人少了,但是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却变多了。
此时,唐朝刚刚建国,和周边的吐蕃、突厥等国关系又很是紧张。
经历了隋末动乱的唐朝,正急需劳动力,又怎么能同意百姓出家当和尚道士?
李渊本身是比较信佛的,但为了大局,他还是下诏淘汰僧尼,并波及到了道士。
每个州只能留一个寺庙,长安留三个,这样的旨意一下去,天下的和尚道士立即炸开了锅。
正当和尚道士们,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绞尽脑汁的寻找破局之法时,李世民出现了。
说来也巧,诏书下去没多久,还没开始实施,李二就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杀兄囚父,皇位得来不正,李二陛下很需要佛教、道教的舆论支持。
所以李二登基后,李渊的这道诏书,便不了了之了。
然而李二陛下也是一代英主,李渊是信佛之人,都能顾全大局,放手打压佛教,他这个早年间不信佛的家伙,难道会放任佛教壮大?
有了这样的前提,玄奘的奏折能被批准就出鬼了。
有诏不准,这是玄奘得到的答案。
尽管他凭借往日的人脉,多方奔走,但李世民根本不可能在这事上退让,朝中大臣显然也知道李二陛下在这事上的态度。
混迹朝堂之人,能有几个简单的?
李二陛下的态度都那么明显了,哪里还会有人去触他的虎须。
多方奔走无果,心中茫然,这才是玄奘这段时间经常走神的原因所在。
许泽轩当然也注意到了和尚的状态不太对劲,但状态不好,就应该老老实实在庙里待着。
即便外出,也得有人陪着,否则被撞了怎么办?
被撞的倒霉,撞人的也倒霉?
有句话叫有理走遍天下,道理在许泽轩这里,所以他说话的时候,也是格外的理直气壮:“大和尚说的没错,我们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小子也很想知道,长安城的路这么宽,大和尚你为什么不走其他地方,偏偏喜欢挡在我的牛车前面?”
“我挡在了你牛车前?”玄奘皱了皱眉,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身后的牛车。
他在长安还算有些名气,如果是这少年无理取闹,冤枉了自己,根本不用他出面,就会有人跳出来帮忙打抱不平。
然而此时并没有眼疾手快的年轻人跑过来,只有几位长者缕着胡须,慢悠悠的靠近。
很明显,这些老人是过来当和事佬,而不是训斥这少年的。
围观众人的表现,充分说明眼前的少年所言非虚。
玄奘能够流芳千古,品德方面自然是没问题的,意识到错误后,立刻双手合十,对许泽轩行了一礼,略带抱歉之色道:“这事……确实是贫僧的不是,还请小施主原谅则个。”
“勇于认错,还当着大家的面给一小娃娃道歉,玄奘大师果然好气度!”
“是啊,玄奘大师不愧是得道高僧!”
唐僧只是道了个歉,围观的百姓居然纷纷喝起彩来。
“玄奘?这黑黑瘦瘦的家伙居然是玄奘!西游记果然不能信。”
许泽轩原本准备好好教育一下这个和尚,顺便发泄一下心中的郁闷之气,但听到此人是玄奘之后,立刻改变了主意。
ps1:半文半白的对话倒是能勉强憋出几句,但我才开始写啊,后面如果都要用憋的,那就太累了。
只要不出现现代词汇,这样的说话方式,应该不算出戏吧?
ps2:本来想随大流的,不过程咬金、孙思邈当新手村村长的次数实在太多了,思虑再三,还是决定让他们歇歇,晚点出场,换成知名度更高的唐僧试试。
ps3:已经收到站短,可以放心投资了。
写了好几本无限流,都是一万字以内就有站段。
放弃诸天无限流后共写了3本原创,这是第三本,终于签约了,现在起点的签约难度这么高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