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重回旧时光1977 !
78年,大年三十。
鞭炮齐鸣,阖家欢乐。
月缺月圆逢半月,除夕年尾接年头。
大早上天还没亮就能听见隔壁邻居家,和隔壁村开始打糍粑。
这里的风俗过年必须有糍粑,所以大早上的就开始忙碌打糍粑。
把蒸好的糯米,倒入石臼里,再用木棒舂,“咕咚,咕咚”
类似舂米一样,所以大清早就能听见村里的人在打糍粑了。
随后把糍粑捏成像月亮一样,簸箕上散上一些核桃粉或者花生粉,再把糍粑放在簸箕上。
随后一家人揪着糍粑,蘸着花生粉或者核桃粉吃,刚出炉的糍粑真是美味无穷,只是吃多了就会打嗝。
“小伟,小英,过来磕头。”
“阿妈,我都多大的人了还要磕头,小英磕头不就完事了吗?”
“别废话,没有结婚就是小孩,快把帽子戴上,过来磕头。”
“哦!”
随后母亲把糍粑放在祭祀处,家里的小孩要磕头。
周永伟和小侄女俩,跪着扑通扑通的磕了三次头。
虽然一年到头来,忙忙碌碌,起早贪黑,但今天格外热闹。
每家每户齐聚一堂,那像现在一样,君不见妻,母不见子。
小孩们穿上了新衣服,虽然衣服还是三色体为主,青灰蓝。
但在农村妇女们都会纺织,所以很少去供销社里买,再说了也买不起。
周永伟今天也迎来了一件新衣服,这都要感谢于母亲和大嫂的勤劳能干。
一件黑色的外套,黑颜色还是用板蓝根叶子染色的,这种古老的染色法农村里至今还流传,至少在云贵川的农村里是流传的。
板蓝叶子采摘回来后用水泡在大缸里,让叶子自然发酵,一个星期左右水就会变成黑色,然后把纺织好的白布泡进去大缸里,重复染色几次即可。
也不是没有缺点,缺点就是会褪色,尤其要是里面穿件白色的衣服,再穿个染色的外套,得了,恭喜你白衣服变黑衣服了。
谁家的媳妇会不会纺织,会不会染布,看手就知道了,只要是染过布的手,手都是黑的。
天色渐晚,黄昏作伴,日落西山。
母亲和嫂嫂做好了年夜饭,爷爷早已坐上了中间位置。
周永伟带着小侄女放鞭炮,但小侄女是小孩子,怕的哆嗦,一看叔叔就要放鞭炮了,两个耳朵用手掌捂的严严实实的。
但男孩子就不一样了,喜欢放鞭炮,换着花样放鞭炮,可会玩了。
鞭炮插在牛粪上放的,盖着铁盆放的,单手抓着鞭炮放的,花样百出。
父母年前就会买回来鞭炮存在干燥的地方,要是大年三十鞭炮没有放完,那小孩子就会想一万个办法,把鞭炮一根一根的偷走。
然后放进口袋里,变着花样的玩鞭炮,尤其看着有人来就插在牛粪上放,这个很刺激。
鞭炮一响,牛粪四溅,溅到路过的人,随后就要被追着打。
放完鞭炮后一家人就团聚在饭桌上,有说有笑的开始了年夜饭。
“阿妈,阿妈!我要吃鸡腿。”
小侄女看着桌上那两只肥美的鸡腿,兴奋不已的说着。
“别急,两个鸡腿都是你的,你曾祖还没动筷子,还没祷告完,你急什么呀。”
一旁的周永伟看着心急如焚的小侄女甚是想笑。
这也不能怪小侄女,这一年到头来,能吃上几次鸡腿,看见了鸡腿那还不得馋死了。
这里的风俗,饭桌上,过年过节,或者特别的节日,最老的人要祷告一会,也给给小孩子说道。
比如,老人会说一些古语,类似于道德经什么类的,会给上帝祈求孩子们快快长大,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等祷告完了,最老的那个人就会动筷子,首先会吃一口饭桌上的主菜,比如鸡肉什么的。
等最老的人吃过了,小孩子才能动手吃饭。
平时吃饭是不会祷告的,除非特殊日子,但老人先吃这个习俗是每天每餐都要遵守,
要是哪家的孩子吃饭的时候还没等大人先动筷子就开始噼里啪啦的吃,别人就会说闲话,说这家人没教养。
老人吃过后,小侄女也算是如愿以偿的吃到了鸡腿,一般杀只鸡,鸡腿都会给小孩子。
鸡腿越大给最小的吃,如果一家人有三个小孩,但一只鸡只有两个鸡腿,不够分,大人就会砍鸡翅给他补上。
“新年快乐!”
举起杯子,一家人喝了年夜酒,过年的酒确实比往常的酒甘甜甚多。
没有人提及不开心的事,虽然酒肉有限,但吃的很开心。
春节几天就这样从欢声笑语中匆匆度过了,周永伟开始着手忙碌着水渠的事。
下秧苗的季节到了,一天在于晨,一季在于春。
周永伟召集了全村的社员们,对着社员们大声的说道。
“大伙们,又到了下秧苗的季节了,这几天必须把秧苗下完,今年要增产水稻,所以我从大队里申请来了一批谷种。
别人的生产队还在过年的氛围里享受着,但是我们不能,我们要比他们多努力,这样才能赶上他们。
水渠还没修好,旱田还要耕地,水田还要耙田,我们有一大堆的事要做,所以大家伙,干起来吧!跟着dang的思想走,跟着我干,好日子就有盼头了。”
周永伟激情澎湃的一顿演讲,鼓舞士气,让得社员们像打了鸡血一样,激情四射。
随后周永伟带着社员们开始下秧苗,今年要增产所以周永伟扩大了下秧苗的面积。
下秧苗等忙碌几天,三月份即将到来,按规定的时间,三月份必须水渠通水。
等水渠通水了,就要去改善往年种晚稻的旱田,旱田想变成水田,得重新犁田,犁完后,田里注入水,然后再耙田,所以一大堆的事情等着周永伟带着社员们去干。
等把插秧忙活完了,就要是地理种包谷,豆子什么的。
俄龙生产队的社员们焦头烂额的忙碌着,似乎都忘了春节还没过完,至少小年还没过。
社员们把水田里的水排干净,然后稀土垒凸起,随后把谷种均匀的撒在稀土上。
为了让秧苗不受寒,用竹条做成棚子,再用薄膜盖上,这样算是搭建好了秧苗棚。
等差不多一个月的时候就把薄膜掀起来,这时候秧苗就长的差不多手腕那么长了,不会再怕受寒了。
薄膜都是重复使用的,除非破的不能再用了,不然用完后漂洗干净,来年再用。
经过几天的忙碌,下秧苗的活算是干完了,周永伟领着大伙们继续修水渠。
妇女们忙碌着翻地,为种包谷而准备,男人们依旧奋斗在水渠工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