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后我把残疾战神宠野了 > 第186章 含蓄

第186章 含蓄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重生后我把残疾战神宠野了 !

    这段时间没什么太多的农活,大部分的乡民都聚在洞元观看病、看百戏、听人科普农业知识,远处旱田里偶尔可以看到几个侍弄冬小麦的人,只有走到溪边才能看到有些许人在清淤。

    冬日里正是治水的好时候。

    这些溪水夏秋间容易泛滥,多半儿因为水里淤积泥沙太深,排水不畅。趁冬天这段时间集齐人筑堤坝束水冲沙,或直接排干一段溪水,下水清淤,再在较宽的溪流河道旁挖出备用的排水沟,明年就能够减少灾情。

    君清氿在异世看过这些复杂的水利工程论文,论文里那些很复杂的流速、水量什么的她懒得算,也没太弄清楚,但大体怎么干她还是知道的。

    趁今年服徭役的人多,特别是还抓了那么多的山贼,就是拉起队伍来干!

    修堤坝、修蓄水池、修路、种树……君清氿甚至想在农村房子上都刷上“要致富,先种树”“要致富,多养猪”的经典标语。

    可惜大盛的读书人和异世的不同,有些清高,事也贼多,要是在村里公然涂这些标语,准会被人骂县里满身铜臭、有辱斯文,于是君清氿也只能暗戳戳叫花匠上台宣传一下植树造林的理念。

    希望以后可以建私塾建学堂可以改变大家的想法。

    实干兴邦啊。

    这溪水两侧,回头也要研究一下种什么树来加固水土。

    黄觉生想到一点,恰好就问道:“殿下,这些修河的民夫里,可有微臣判罚的那些隐户?”

    民夫当中,有许多体态暄软,一看就不像时常干活的农户的。往年这些人在大户阴庇下什么都不用干,今年他们头顶的大树倒了,县里又不许他们出银子顶瑶役,这些人终于要体会一把劳役的辛苦了。

    君清氿也看向那些人,含笑答道:“正是。本宫若是没记错,那个几肥白的就是林、徐两家的管事、庄头一流人物。若非御史大人亲断这些案子,凭董县令一地县令之力和本宫这没啥实权的样子,还奈何不得他们呢。”

    都是谦虚,若是没有黄觉生,君清氿原本是打算让谢绥带崖州军武力镇压的。

    黄觉生微微眯起眼,看着寒风中卷起裤脚下河清淤的民夫,满意地说:“殿下果然将政务安排得井井有条,不浪费民力。冬日虽无胜景,眼前这番清淤导水的场面也有国泰民安之象,合该作几篇诗文志之。”

    君清氿笑着谦虚了两句。

    宋慈也说:“若非黄大人做主,追索那些大户欠的钱粮,清溪县如今刚受过洪灾,哪里有银子修得起河工?咱们要作诗文志此景象,就该从头记下大人弹压豪强、为百姓作主的善政,建碑亭于此,长记大人之德。”

    田师爷欣然捧场:“不错,方才是我想窄了,最该作文记录的是殿下与我们大人、宋通判、董县令的德政!车里便有纸笔,殿下,不如就现在寻一处风景既佳,又能避风取暖的地方一同吟诗作文?”

    黄觉生虽说有些好名,但终究面皮薄,不肯狠夸自己,面色微红,连连摆手:“咱们是出来游赏景致的,要写修河记就写修河记,不必记那些职分内的事——方才咱们看见的‘三下乡’倒是新鲜有趣,可以作文记之。”

    这扬名是要别人知道他的厚德,主动替他扬名才好,哪儿有自己带着下属写文章夸自己的?

    黄觉生没想过让君清氿写文章。

    殿下想必也没有这样的才华。

    黄觉生不好意思看君清氿,便转头问宋慈:“宋大人,你可知道这里有什么地方风景又好,又能歇脚的,带我们去坐坐。”

    城西就是灵洞山,还有什么景致更好的地方!

    宋慈便指着山说:“上面不远便是前朝李忠定公所建的读书堂,李公特为此堂赋诗曰:‘灵洞山清仙可访,南岩古木佛同居。公余问佛寻仙了,赢得工夫剩读书’。虽然读书堂废弃已久,却是清溪县有名的景致之一,清溪县里林泉社常在此处结社作诗,倒把读书堂打扫得干干净净,门窗齐全,咱们带着垫子便可进去休息。”

    黄觉生颔首道:“早听说梁溪先生文武兼具、忠勇皆备,曾在开封一抗金兵,东渡时亦多有功绩。只恨宋主昏聩,未肯用他,以至南北分裂,宋室竟偏安江南,不思北上……罢了,前朝之事不必多提,咱们到此,合该拜一拜这位大贤。殿下,你觉得如何?”说到最后,黄觉生才想起这还有个昭阳公主。

    君清氿点头:“那便去吧。”

    他们便乘车上山,到读书堂中少歇。

    这里已被人立了李纲牌位,只还没塑像,堂上还摆了香炉、供品。他们没带香来,车里却有些鲜果、吃食,便摆在堂前供上,默祝了一回。

    不知是在城外见了新鲜事,还是李宰相有灵,黄觉生这回竟是思如泉涌,提笔便写下了一篇称赞清溪县不向朝廷要钱、不向百姓聚敛便能在县外武溪清沙除淤,以减少洪灾危险的《清溪县重修武溪记》。

    这记里倒没怎么提他自己的功绩,只淡淡写了一笔“董县令素爱百姓,昭阳公主一心为民,至县则治洪灾、抑豪强,百姓为作《白毛仙姑传》记其事”。

    无独有偶,田师爷的《观清溪县三下乡记》里也带了一笔《白毛仙姑传》出场,夸的却是他家大人:“曲词何必事雕琢,但出自本心,便是第一等好词。故‘高堂坐威仪凛凛’一句便足动人心,台下乡民,亦争‘把官箴品’。”

    夸得又低调又含蓄,没听过这曲子的,单看文中字句,根本不知道夸的是黄觉生,但一旦这曲子传唱出去,便人人都能知道‘高堂坐’一句前面是‘钦差来巡’。

    能到清溪县巡视的钦差大人,除了黄觉生,还能有谁?

    相比这两位的低调,直接写出“巡按御史黄公尝之县北,闻百姓苦豪强之音,密访其罪,会令清溪董县令同审”的宋慈简直太不含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