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众帝之国 !
桑苧翁在面上看他们两人惊疑不定,罗幽兰更是柳眉紧蹙,神包迷惘,低着头不知盘算什么,不禁哈哈笑道:“你们且慢猜疑,刚才我不是要对你们讲一段黑石帝国的神话么?这段神话,便和这个罗刹有关,你们且听我从头说来。”
桑苧翁喝了口筠心松子茶,缓缓说道:“我在蓝狮城离开你们,便想一游点苍山碧海之胜,于是从哀牢山这条路到西部去,顺便在哀牢山中,去看望好友葛干孙。不想老葛远游未归,从人们口中,又得知榴花寨沙定筹作乱消息,蒙化、弥渡已经失陷,想从蒙化到朱雀城要穿过敌匪蠢动的境内。
我不愿自找麻烦,经人指点,从便道绕过蒙化。进了朱雀城,在城内耽搁了一天,凑巧碰着方外老友云溪上人,立谈之下,才知这位老友近年做了摩诃寺的方丈。便和他出了朱雀城西城,步入逶迤七十余里的苍山。从此我便做了龙溪摩诃寺的上客,云溪上人终日陪着我畅游苍山内各处胜境。
有一天,我们去玩十九峰之一的莲花峰。看到峰腰一片苍翠之中,露出长长的一段红墙;墙内飞阁流丹,鸱吻高耸。我问云溪上人墙内是何古刹,他说:‘这是很有来历的罗刹阁。’我一听罗刹阁的名字,便想起了罗刹夫人和幽兰从前的匪号,想不到此处建着罗刹阁。好奇之心引着我到了罗刹阁内,阁上塑的是观音大士像。我早知云溪上人博学强记,深通内典,便向他问道:‘罗刹二字,究作什么解释?这儿明明是观音阁,怎又称做罗刹阁呢?’
他说:‘罗刹二字是梵语,其义为食人暴恶之邪龙。但是我游过信度,罗刹又是印度古民族的名称。这罗刹阁的罗刹,却是一条邪龙。因为这条邪龙就是经观音大士收服的,而且禁闭邪龙之处,便是罗刹阁地基的大石下面,所以阁上建立一尊观音大像以镇之。这段收服邪龙的故事很有趣味,载入朱雀城府志。你要明白这段故事的详情,我们多走五六里路到圣源寺去,向寺内借本“白国因由”一看,便知道了。’
我问:‘“白国因由”是什么书,书名多古怪。’云溪上人笑道:‘不必多问,看到白国因由会对你说的。你看过这本书以后,我还要对你讲一段最近罗刹二次出世的奇闻哩。’于是我们专程赶到圣望寺,云溪上人说明来意,由寺内方丈十分郑重的拿出薄薄一本黄缎锦装、殊丝栏格的手写本来。金笺签条上,写着‘白国因由’,旁边还有细字注着梵音汉译,一名‘白古记’。翻开一瞧,里面写着的大意,我还记得,大概是这样的:
朱雀城古时是水城,洪水浸到山腰;后来洪水下落,显出一片坝子,远古时代为罗刹所据,罗刹译言邪龙,喜食人肉,百姓受害不堪。后来一梵僧,故意向罗刹募化一块地方结茅静修。这块地方,只要袈裟一展、犬跳四步那么大就够了。罗刹许之,不料梵僧的袈裟一铺,覆满山海之境,白犬四跳,占尽两关之地。
罗刹后悔,一看云端里天龙八部,拥护鉴证,无可奈何,乃向梵僧说:‘我土地人民都属你管了,我眷属子孙没地方住,怎么好呢?’梵僧说:‘好办!’于是在上阳溪涧洞内,幻化出金楼宝殿种种具备;罗刹大喜,尽室迁移进洞。梵僧即显神通,以大石铁汁封塞洞门,于是罗刹之患始绝。这段神话,直到现在还刻在圣源寺大殿内二十张屏门上。
我看了这段罗刹的故事,才明白‘罗刹’二字的出处。我想起从前罗刹大王夫妇的名头,大约修灵界,把他们夫妇当作邪龙恶煞一般,才得这样的绰号。在罗刹夫妇本身,也和你们一般,未必知道这个绰号的出处罢了。
那时我和云溪上人同到龙溪摩诃寺,他说:‘你游了罗刹阁,看了圣源寺的白国因由,知道了朱雀城的地面,最初还是属于罗刹统治的。因为古时有这一段神话,现在竟有聪明的人利用这段神话,在朱雀城内故意放谣言,说是罗刹阁下面,被梵僧禁闭的罗刹修行圆满,二次出世。而且梵僧慧眼看出朱雀城百姓要受瘟疫刀兵之灾;只有二次出世的罗刹,才能挽救这场浩劫。’
这篇鬼话,沸沸扬扬,越传越广,越信越真。不久便传说二次出世的罗刹,化身一个美貌的女尼,智慧绝世,武技惊人,已被石母山榴花寨沙定筹迎入寨内,百般供养;四近黑石敌匪,奉若神明。这个消息传出没多久,榴花寨沙定筹,果然率领敌匪,袭了蒙化、弥渡,不日便要攻取朱雀城。现在朱雀城内人心惶惶,四门紧闭;官府虽然极力布置防守之策,但是人心摇动。白虎城救兵,一时难以飞越,也许那段鬼话,真个要应验了。”
桑苧翁顿了顿,继道:“我一听到榴花寨作乱的真相,朱雀城危在旦夕,不由我不惦记着你们两人,是否已回吕府?白虎城如出兵抗敌,吕府定然难以置身事外;同时那个假托罗刹再世的女尼,究竟是何人物?想探他一个明白,再赴白虎城去会你们,我便辞了云溪上人,扮作走修灵界、卖野药的游方老道,离了朱雀城,向石母山榴花寨这条路上走去。因为这条大路上,敌匪充斥,行旅裹足;我也想避免无谓的纠纷,于是捡着小路僻境,踽踽独行。不想走迷了路,绕过了榴花寨,走进了这儿的龙畔图山。这座山占地甚广,群峰起伏,人烟稀少;无法探明路境,只在高处远远看到了南涧镇。姑且走下山来,寻到镇上,再作道理。
到了南涧镇口,一看有官兵驻扎要口,不准百姓出入,便未进镇去。翻着山头,抄出军营把守之处,走近了峰脚,一条曲折溪涧的边上;溪涧那面便是南涧镇。正想渡涧进镇,忽听得对岗一阵鼓噪,从镇内一排矫屋后面,闪出一个年老人和一个年轻女子,身上背着竹筐,没命似的跳入溪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