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经典春秋 > 第十八章 七国大混战(二)

第十八章 七国大混战(二)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经典春秋 !

    3.

    鲁桓公对纪武侯早在郕国相遇的时候就有承诺:一旦齐国伐纪,鲁国一定出兵相助。这种承诺不仅仅是因为纪武侯苦苦相求、重物相贿,更重要的还是鲁桓公的姐姐,这个同母姐姐与鲁桓公自幼相伴。自打鲁惠公去世,虽然鲁隐公对鲁桓公的还是持保护态度,但能与鲁桓公朝夕相伴、时时相随的只有母亲和这个姐姐。所以见不得姐姐的泪水与哭述。在鲁桓公的心中,援救纪国是他内心的亲情所在。尽管自己也娶了齐釐公的小女文姜,与齐国也算是姻缘关系,他与美女文姜也如鱼得水欢爱有加,

    但他还是不能割舍姐弟情义,维护纪国的社稷变成了他的己任。

    鲁桓公一心要为郑厉公讨回个公道。当他与郑厉公并肩战宋国的时候,忽有人来报:说纪国告急。

    鲁桓公一怔,忙在大帐中召见纪国使臣。纪国使臣呈上国书,鲁桓公打开见书中这样写着:

    “齐兵五路大军攻纪至急,亡在旦夕。乞念纪国与鲁国婚姻世好,恳请援我纪国与水火。”

    鲁桓公惊异不已。尽管鲁桓公早有预料,齐国有讨伐纪国之心。但趁鲁国忙于解决郑国问题时候出手之快、出手之重,却让鲁桓公始料未及。当然保护纪国鲁桓公还有一个重要考量:纪国是鲁国的姻缘国这不必说,纪国与鲁国毗邻。齐国近几年吞并周边小国日益强大,如果再灭了纪国,说不定哪一日就会杀奔鲁国。所以对纪国的安危,鲁桓公不能轻视。

    鲁桓公亲自来到郑厉公帐下。

    他对郑厉公说:“纪国告急,寡人不能不救。鲁国、纪国为姻缘亲属之国,纪国受难就是我鲁国受难。眼下与宋国的这场战役,彻底垮宋不是唾手可得的事。不如暂时撤兵,欠他宋庄公的承诺以后可以一律不还,如果宋国再敢讨债,你我再战他宋国不迟。现在量他宋庄公也不敢再来索债了。”

    郑厉公对鲁桓公的仗义出手,心里十分感激。尚不知如何报答。况且郑国能有鲁国这样中原大国相助的确是有利于自己立足中原,无论如何都要铸牢这层关系。于是郑厉公对鲁桓公说:

    “君既然决定移兵救纪,说明纪国与鲁国为世代友好之邦,寡人愿率郑军前往协同作战,以助君一臂之力。”

    鲁桓公听了十分高兴,即时传令拔寨,与郑军一起向纪国进发。鲁军先行三十里,郑厉公引军断后。

    宋庄公先得知齐国不来支援宋国的原因。后发现把自己打的焦头烂额的鲁、郑大军不声不响地撤军了。心里已经有了估计。派出谍报人员探察原因。得知鲁、郑大军出了宋国国境一直北上,去支援纪国去了。

    这一仗打的宋庄公心惊胆战,如果不是联军撤退,说不定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

    这一仗也把宋庄公打得清醒了许多。他现在才明白,诸侯之间需要培植关系,友好往来,不可一味地索取,顾此失彼。不然即便是郑国翻脸,也不至于让鲁国也来讨伐啊。

    宋庄公叫来相国华督,商议战后形势。

    宋庄公说:“鲁、郑二国撤兵只是为了支援纪国。如果从纪国撤兵后,会不会继续来伐我宋国?”

    华督没有直接回答宋庄公,却说起齐国。华督对宋庄公说:“齐釐公答应:如果我宋国支援齐国讨伐纪国,既许诺协助宋国共对郑国。齐国尚可拉为朋友关系。”

    华督实际上是提醒宋庄公不联合诸侯的问题。这几年一味索债,不给鲁桓公面子,一旦郑国变脸,宋国成了孤家寡人,进入一味被动挨打的局面。

    “卿是说,我宋国现在就应该支援齐国?”

    “鲁、郑现在虽然撤兵,说不定何时再来。只有现在协助齐国攻伐纪国,他日相求齐国,齐国或许方可出手相助啊。齐国毕竟是大国,有齐国相助,相信鲁国就不会轻易对宋国讨伐。”

    相国华督的话也说到了宋庄公的心里。

    “那寡人现在就决定派大军前往助齐。如果郑国、鲁国参战,齐国将是寡不敌众。此时助齐,必然能得到齐釐公的好感,将会切记我宋国之好。”

    南宫长万在一旁说:“臣愿往纪国助齐。”

    宋庄公吃了不联合鲁国的苦头,这次万万不敢怠慢。宋庄公决定助齐伐纪,讨好齐国以期望资助其联合防范郑、鲁联合大军。这是长远大计策,不可掉以轻心。宋庄公于是决定发兵车二百乘,以南宫长万为主帅,猛获为先锋,星夜赶往纪国助齐伐纪。

    齐釐公急于打下纪都,几次挑战,纪国国君都按兵不动。纪武侯严守城门,不敢出战。

    终于迎来了鲁国、郑国的救兵。有人来报说“鲁国、郑国二君各率自己的大军已经来到纪都,前来救纪。”

    纪武侯登城而望,果然见到援军到了。心中兴奋不已,心想可是救星来了。赶紧安排开门接应。三国国君相见,让纪武侯感慨不已,这可是大难之时来相救啊。纪武侯感激发自内心,言语间已有泪水溢出。

    三人商议明日出兵,共同对齐。

    这一日,虽说天气还算晴朗,只是风沙极大。弥漫于空间的是浑浑噩噩的气氛和阵阵风声及风中裹着的沙尘。一种少见的肃杀气氛弥漫于纪国之郊。

    两阵相对,旗帜猎猎,剑戟微动,寒光闪闪。几只乌鸦在上空盘旋,似乎闻到了血腥之气,已经等不及了要随时俯冲下来的一般。

    齐釐公这一方显然并非是全部兵力。尽管齐釐公已经派人督促其余四路大军尽快赶往纪都。只是攻下城池的几路大军却行动迟缓,只是部分赶到。

    由于拿下边境城池,诸多将士都在城中抢掠之中。甚至在享受战胜者的战利品。包括城中的纪人来不及带走的物件,还有来不及逃走的女人等。另外还要考虑留下哪一个将军和留下多少队伍来常住把守城池。所以赶到纪国都城一是慢,二是兵力大打折扣。公孙戴仲与公孙无知分别将卫军和燕军先派遣赶往纪国都城,而姜诸儿位于最北,所以赶往纪都的时间较长。公子姜纠在管仲的督促下,快速向纪国都城赶来。所以面对三国合并一起的阵容,齐釐公显然是弱了一些。

    鲁桓公、郑厉公、纪武侯三国联军集中于纪都与齐釐公的齐军相遇于军前。

    鲁桓公与齐釐公这是战场上翁婿相见,必须首先讲个礼节。

    鲁桓公坐在黄盖车里,让让御仆向前列于三君之最前,向对面喊话。鲁桓公说:“纪国与鲁国是世代姻缘,知道得罪于齐国。寡人来此并非与齐国交恶,而是特意为纪国请赦。希望齐、纪两国勿动干戈、重修于好。”

    鲁桓公给予表白子并非是惹齐釐公不满的,而是来调停齐纪之间矛盾的。

    齐釐公让前面的军士闪开一条路,让出齐釐公的黄盖车。

    实际上齐釐公见到鲁桓公赶来援纪就怒从心头起,他大声吼道:“我齐国先祖哀公为纪侯所陷害,死于烹刑;这事你知道吗?到现在此事已过八世未报此仇。君助其亲,我报其仇,今日之事,只有刀戟相见,别无好谈。”

    “如果君只想一战了结,那寡人只能支持纪国保卫家国社稷了。望君别怪小婿无礼了。”

    鲁桓公见劝说再三无济于事,即命公子姬溺出战。

    齐釐公派出公子姜彭生接住厮杀。

    两个战车奋力向前,两车战将长刀大戟相见。

    姜彭生有万夫不当之勇,鲁将姬溺如何敌得过?几个回合下来姬溺便显得力气不佳。鲁国副将秦子、梁子二将,并力向前,三乘战车却难敌姜彭生一乘战车。连战数个回和未能取胜。卫、燕二主将见鲁军三打一,不公平,二将也前来助战。于是两阵之前,几乘战车混战一团。

    四国国君都在看着齐、鲁阵前的交战。郑厉公在一旁观战,不仅计上心来,他不派战将前去阵前交战,却在暗地里用兵合攻。郑厉公不像鲁桓公那样明打明斗。就在两阵之前鲁将与齐将刀枪相见的时候。郑厉公派出原繁和檀(tán)伯二将,隐蔽从左右迂回直攻齐襄公老营。

    纪武侯见齐、鲁公开始决战,自己的军队不可袖手旁观。于是派其大将前来助战。一时间两阵之前杀做一团。

    齐釐公正在观阵,忽然来报,郑军已经迂回后方。齐军立刻乱了阵脚。

    这时对方三军见齐军力不能持,便擂鼓鸣金,齐头并进,杀向齐军阵营。齐军四面受敌,而且形成合围之势而一起攻击。只见敌军四面杀将出来,齐釐公方感觉应接不暇。

    鲁桓公一方三国,见齐军阵营紊乱,不失时机地出兵。一时间杀声四起,纪国、鲁国、郑国三国大军包剿而来,六国车兵,混做一处厮杀。不再有明晰的两大阵营了。

    卫无大将率领,敌军阵前即乱作一团,卫师首先溃败。燕国将领虽说也算经历过与戎狄作战,却没有见过这种多国大战,甚至没见过这等场面。只见各方战车横冲直撞、刀枪林立,血肉横飞。燕将又见卫军已经乱了阵脚在纷纷后撤,自知自己的兵车步卒难敌三国大军冲杀,所不敢陷入其中决战,忙指挥后撤佯装兵败远离战区。

    此刻齐釐公已经是孤军作战,被三国大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公子彭生身中多箭,彭生手扶伤口不敢恋战,急急回辕,寻找齐釐公。

    齐釐公在三面受敌,仍镇静自若指挥齐军撤退。纪军、鲁军、郑军三大主力奋力杀来,众齐军保护着齐釐公的黄盖车后撤,三军紧追不放。三国弓弩手跟踪齐军中黄盖车,自知是齐釐公的战车,虽然人够不上,但众多弓弩高手纷纷瞄准黄盖车并向齐釐公射来。虽然没能射中车中的齐釐公本人,黄盖车的轮辐却连中多箭,一时难以拔出,将黄盖车制误住。御仆驾车,调动四匹烈马虽然卖力气拉车,车轮却难转动,几匹马吃力地拉车只是拖着制动般的车轮,艰难前行。几个军士干脆上前帮助推车,一时间形势危急,齐釐公也有些慌了手脚。

    眼看三面大军即将形成合围。郑、纪两军一旦形成铁臂合围,齐釐公将在劫难逃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一队人马杀将出来,这正是公子姜纠的队伍,为首的却是召忽、管仲二将。在管仲令下,先是箭矢纷飞,都瞄着围堵齐军撤退的纪军和郑军。这样抑制了两军对齐军的合围。随之二将兵分两路迎敌杀去。姜纠赶紧驾车赶到父公的黄盖车前,将齐釐公搀上自己的车上。在管仲、召忽、公子彭生、连称等大将一边搏杀三国劲敌,一边做掩护,让齐釐公逃出了一劫。

    虽然齐僖公获得逃生,但齐军却被三国大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公子彭生、连称等大将都身中数箭、流血不止。

    就在齐军撤退之际,南宫长万率领的宋军到了。未能立营便参战。而且刚入战场就腹背受敌,南宫长万见势不妙,齐军撤退,三国大军纷纷围向宋军,不得不边打边撤,大败而去。

    鲁、郑大军会同纪国军队见诸国纷纷逃窜方才打扫战场鸣金收兵。

    各国收拾残兵,分头回国。

    齐釐公这次在纪都大败,差点被三国大军生擒,想来也十分后怕。好在有管仲、召忽协姜纠赶到,才使齐釐公得以摆脱困境。实则受惊不小。当世子姜诸儿赶到,正是齐军败北之时。齐釐公大骂世子姜诸儿率兵迟缓差点葬老子性命!让姜诸儿十分懊悔,至此不敢离开齐釐公半步。

    此一次战役,虽然没有灭掉纪国,却占领几个纪国边境城邑。纪国却没有能力反扑。也算是齐国在战败中也有小胜。这种小胜为后来齐国灭纪奠定了重要基础。

    齐釐公一路颠簸、惊吓,回到临淄,仍心有余悸,没有能灭纪回顾纪城的失败仍愤愤不平,发誓说:“有我无纪,有纪无我,我齐国与纪国决不可两存!”

    纪武侯,留下鲁、郑二君逗留三天,设宴款待,对各路军士皆重加赏犒。

    想到二君来的正是时候,解决了纪国之围,助长了纪国之气。千恩万谢,道不尽内心对二君的感激。

    两国大军即将回国,纪武侯依依不舍,一直远送到出城三十里,才洒泪相别。

    由于郑厉公与自己并肩援纪,并完成了保住纪国社稷的目的。鲁庄公觉得也不枉费心计救郑,于是心下里对郑厉公有了好感。郑厉公也知道与鲁国搞好关系的重要性。第二年郑厉公有约见鲁桓公来郑国的武父会见,两国国君洒血为盟,加固了鲁国与郑国的缔盟之好。

    自此中原已经明确形成两大势力:鲁国、郑国为一派,宋国、齐国为一党。其余诸国皆看自己的利弊而选择自己的取向。实际上也是看那个大国靠近自己,否则便会在顷刻之间被临近大国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