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穿越之我是耿精忠 !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骑兵的强大就在于冲击力,即便是已经被打死的骑兵,一旦撞到军阵之中,依然可以将人撞死.若是骑兵冲击炮兵阵地,保护不力的情况下让骑兵冲击到了面前,就算最后打死了战马,也依然会将火炮阵地冲毁.骑兵对步兵的冲击力,震慑力那是不容置疑的.否则,耿精忠与李光地也不会如此的重视骑兵建设了.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耿精忠就呆在这平潭岛军营没有离开,每日都在亲自监督步炮协同演练的进度.当然,另一边第一师那里的适应骑兵冲阵的训练也仍然在继续,经过这连续七天的训练,第一师留在平潭岛的七千战士都已经不会再对骑兵有畏惧感,各种形式的骑兵突袭,偷袭,正面冲击等等,使得战士们完全熟练了该如何应对每一种情况.
为了加强;陆战军步卒对骑兵冲击的心理承受能力,第一师众将也算是绞尽脑汁了.几天之中,第一师步兵都是排列成纵队的,然后再面对骑兵的冲击.现在陆战军众将也搜知道,在面对大量敌军骑兵的时候,士兵的心理素质,远要比个人军事技能更加的重要.如果没有极其过硬的心理素质,战斗力是根本无法正常的发挥出来的.一个士兵是如此,一支部队也是如此.
"哒哒哒!"
"哒哒哒!"
"哒哒哒!"
这些天在第一师战士耳中不断响起的就是这连续的声音.在第一天那两个营面对过骑兵冲阵之后,后续的战士也都被拉到了训练场上,而当对面骑兵呼啸而来的时候,再次有不少的士兵被隆隆的马蹄声吓得脸色发白.手脚僵硬,头皮发麻.更有许多士兵甚至两腿发抖,手中的火枪也在发抖.发起冲击的骑兵还是那些人,数量上是少了一点,比鞑子上万的骑兵以及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是差得远了.但是随着这几天的配合训练,他们的骑术也有了一肖进.就这两千临时拼凑的骑兵,就让陆战军步卒们产生了如此的震慑力,联想一下面对铺天盖地的敌军骑兵的情景,那简直叫人后背直冒冷汗!
后面的训练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冲到面前拐个弯,而是需要从军阵之间的缝隙中冲过去.而且速度不减.每当这些骑兵从步兵队列的中间快速掠过的时候,已经有些适应对面冲阵的战士,脸色再次变得相当难看.骑兵掠过带起的风和尘土,直接打在步兵的脸上.有些人甚至把持不住自己的身体,需要同伴的搀扶.才能勉强稳住.当骑兵飞驰过去以后,不少人都被呛了一嘴巴的泥土,身上的军装也被灰尘完全笼罩,整个人看起来就好像是泥人一样.
骑兵冲击过后,记得其中有几个士兵是在被吓呆了之后,一屁股坐到了地下去的,整个人都好像虚脱一样瘫痪下来.但是并没有人看不起他们.任何人第一次面对骑兵的冲击,都会产生恐惧的心理.有些没有倒下去的人.大部分其实并不是因为不害怕,而是因为太害怕而以致都麻木了.既然都麻木了,自然就不会有任何的动作.
这样的恐惧训练.每天都在持续.按照耿精忠的想法,坚持训练慢慢的就会习惯了.除了这骑兵冲阵的训练,耿精忠还想到了要训练一下战士们在箭雨下的承受能力.将来大规模作战的时候,不管面对的是清兵还是吴三桂,又或者是征战其他大陆时面对土著军队,都将会经常遇到弓箭袭击.因此面对大规模的箭雨袭击,战士们也是需要极强的心里承受能力的.
至于弓箭从哪里来?军械库里面还有很多以前换装留下来的长弓羽箭呢.直接调过来就是了.战士们也不是拿了几年火枪就不再会射箭了的,调来两个营对着军阵放箭.效果一样杠杠的.当然,训练使用的箭镞,是要去掉箭头的.而且在训练之前,最好先不通知战士们训练的项目,那样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第一师训练的成效很显著,而第二师与炮兵师这边的协同演练也到了最后阶段,虽然以前步炮两军从来没有协作过,但是经过这些天的协同演练中,众将集思广益,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很多的改进建议.使得现在的步炮协同威力越来越强悍了!
就比如在如何提前发现敌军骑兵这一点上,众将就想出了很多个点子,经过讨论,实验筛选,确定了三种可以使用的方案.第一种,在军中配置地听器,这是耿精忠想出来的一个,其实在军中很久之前就有了类似的了.以前战士们出征在外,也会在头低下枕着空心的木枕,就是利用固体传声快的性质来防止敌人骑兵偷袭的,只不过现在耿精忠将这一东西加以了改进,使得功能更加强大了而已.
第二条就是在军队中多加一辆大车,这的确是要"大"车,而且比一般的车子要高很多,而炮兵的观察哨,则站在高高的大车顶部,用望远镜瞭望.观察到了敌人的动态,然后指挥炮兵射击.这样既清晰,而且也精准.这个大车就容易做了,现在福建境内那些主干道上,到处都是不停往返的马车.在此基础上将其做的更大一些,对于那些工匠们来说,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果然,炮兵的观察哨站在大车顶部依靠望远镜的帮.[,!]助,的确可以准确的观察到对面骑兵的一切动向,从而便可以做出准确的判断,指挥炮兵实行射击.从演练的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
最后一条就是多设置几个斥候观察四周,即便是军队行军,也先让斥候提前跑出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提前侦查发现敌情便立即发信号.大部队也好提前做准备.训练斥候,就是另一项事情了,这个可以以后再说,训练出专业而且强悍的斥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斥候,放到后世可就是侦察兵.那可是一支部队当中最精锐的战士才可以胜任的.
除了在预防敌军偷袭方面下了功夫以外,步兵方阵也做了一些改进.马尾陆战军都是以火枪为主要兵器的,这是实实在在的远程武器,可万一就是单独的步兵在野外的时候,那是无遮无挡的,那对于步兵的威胁就很大.很多时候单纯依靠步兵的血肉之躯,完全阻挡骑兵的激烈冲锋,更阻挡不了子弹,箭矢的穿透.
比如步兵在野外遇到大批骑兵的时候,比如在北方平原大战的话,那动辄就是成千上万的骑兵.就算打死了八成以上的骑兵,剩下的两成,要是高速的撞入步兵的队伍里面,依然不是步兵们可以承受的.最保守的估计,一个骑兵高速飞驰过来,就算不用手上的武器砍杀,直接撞到队伍里面,撞死三四个人.重伤五六个,轻伤七八个,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主要是战马的体积太庞大.人体根本阻挡不住.急促飞驰的战马,突然倒地以后,至少可以向前滑行近二十米,威力太强了.若是重骑兵,火枪还很难一下子将其打死,那样的话.让重装骑兵冲到面前,那简直就是噩梦.
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不说古人就已经有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就是自己在后世的电影电视中也看到了不少.记得那些战争剧里面.最经典的可就是二战德国的闪击战了,天上飞机,下面坦克大炮,一路推进.在这个时代,飞机是别想了,但是仿照制作土坦克还是可以的.土坦克放在现在就是制造出一些战车,在敌军冲过来的时候,不是让战车冲上去,而是将战车首尾相连排成一排,或者连成一个防御圈,战士们躲在后面不断的放枪,这样才能使得陆战军手中的火枪发挥最大的威力,同时不用担心自身的安全.
在以前,就是前明边军对阵鞑子骑兵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他们在遭遇鞑子骑兵攻击的时候,便会立刻将所有的车辆都装上泥土等杂物,堆放在队列的外面.守军则躲藏在车阵的后面,拼命射箭反击.虽然前明边军手中也有火器,但是威力实在是太弱,而且容易炸膛,一般战士都不愿意使用.因此他们多半还是弓箭手又或者是弩手.即便这样,在步卒摆成车阵的时候,鞑子骑兵也只是在外围围着转而不敢直接冲上来.在遥远的过去,汉朝时期的李陵就曾经用这样的战术挡住了匈奴骑兵的连续进攻.
若是当年鞑子骑兵真的撞在车子的上面,肯定也会碰的头破血流.车子在装满了泥土以后,还是比较坚固的.要是多辆的车子互相重叠在一起,即使是最凶悍的重装骑兵都无法撞开.只要能够卸掉骑兵强大的冲撞能力,骑兵的杀伤力至少就要下降一半以上.对于马尾陆战军来说,若是军中在配置了战车的话,单独的步军外出,在遭到偷袭的时候,根本就不必要另外去找掩体,直接就往靠近的战车旁边一站,然后不断的开枪射击,也同样能反败为胜.
至于战车,《武备志》等兵书上就有详细的记载,而且种类多样,到时候稍微的改装一番,就可以做出适合陆战军的战车,毕竟耿精忠想要的不是突击用的战车,而是作为防护用的战车.而耿精忠提出这一想法的时候,当时蒋德鈜就想到了前明明代宗在位时郭登所发明的偏厢车,也是几十年前孙承忠所组建的车营所用的战车.
这偏厢车便有点古代装甲车的意思,一面是坚固的木板,至少有两个手指厚,而且比较高,刚好挡在外侧,可以有效的抵挡敌人骑兵射过来的弓箭,也能挡住敌军步兵靠近之后攀爬.在木板上面挖有多个的射击孔,守军就可以从射击孔朝外面发射火铳.偏厢车的本身也比较坚固,不怕一般的冲撞.蒋德鈜一提出来,经过众人一考虑商量,还真都是觉得可行.但是仍然还是要经过改装一番,前明那个偏厢车是专门为了靠着城墙防守的,和现在的情况还有所区别,因此,在形状等方面都要有些改进.
但是要配备辎重车,偏厢车之类的装备,便不能少了随行的人员.在战斗发起的时候,这些人必须尽快的将各类车子摆好阵型,最快的速度投入战斗.实在不行,看看能不能就让每个营自己抽一小部分战士来负责这个事情.而且还有一条就是,这个方案执行以后,每个营就得多配置一些战马了!
用战马拉着辎重车,偏厢车,车上还可以摆放一些现成的鹿岩,拒马架,拦马桩等配套设置.只要时间来得及,在防线的外面,安放拒马架,拦马桩之类的效果会好很多.如果有这欣御装备,在遇到骑兵突袭的时候,就算敌人的骑兵冲上来,也要被搞得人仰马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