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登辽风云录 !
一、
“明日丑时造饭,寅时出发,卯时一到,我与诸君一道同心戮力,杀灭贼寇!”王进贤中气充沛,志得意满,发布了如上的号令。令他意外的是,营帐里并没有出现影视剧里一呼百应的情景,大帐里一片沉默。没有什么“遵命”、“得令”,哪怕连个“是”都没一个。
在帐诸君,以齐仓为大,他小心翼翼地道:“千户,我们都是粗人,分不清什么子丑寅卯,况且军中也没有计时的工具,大半夜的,黑咕隆咚,分不清是个什么时候。”
王进贤:@#%¥¥……%¥……。妈的,好不容易自学的用子丑寅卯计时,没想到全无作用。封建时代啊,封建时代,这是一个完全没有时间观念的时代,这些朴素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是他们唯一的计时工具。什么子丑寅卯,对他们是完全没有作用的。王进贤显然忽视了这一点。
王进贤:“明天听我号令,该起床起床,该吃饭吃饭,该开拔开拔。现在,大家都回去休息吧。”
二、
婚后不久,王进贤又把自己这支小小的队伍集合了起来,亲自反复演练了几日,感觉各方面都比较成熟了。于是他打算打打毛贼练练手。山东省自万历43年以来,大灾不断,民不聊生,纷纷成为流民、匪盗。山东省境内一时之间,盗贼蜂起。万历45年,“大盗张计绪、张文朗、周尧德等乘岁荒倡乱,纠聚亡命,各立头目於泰山、历城、章丘、莱芜等处,出没行劫,共称周尧德为红竿大王,复改称平师王。所至焚毁掳掠,支解失主,截杀官兵;一时人情汹汹。”【1】万历46年“乡人田峨自称仁义王,纠众数千,劫掠财物,强夺狱犯,谋杀县官。”【2】王进贤记得就是到了万历47年还有李文的起义。随着荒年的远去,匪盗蜂起的局面有所好转,但是一时之间也是难以尽去。
王进贤问高汝见:“咱们这附近可有盗贼吗?”
高汝见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没有。千户,谁也不愿意作匪为盗,要不是没饭吃谁干这个。做贼也给找有饭吃的地方,我们这里风急浪高、吃了上顿没下顿,我们这里就是有人当强盗也跑到内地去了,像什么黄县,栖霞什么的。”不知什么时候,高汝见这几个人对王进贤的称呼从“王千户”变成了“千户”,虽然只少了一个字,却显得更见亲切。
王进贤点点头:“好,发兵文登,咱们剿匪去。”
【1】出自《明神宗实录》
【2】出自《明神宗实录》
三、
来到文登营,和彭云融一说。彭守备从善如流,立即同意了。二者合兵一处,发布檄文,誓师剿匪。
当强盗是为了讨口饭吃,听说有正规军要剿匪,匪徒们不是星散——重新做回老百姓,就是西逃——这胶东半岛地势狭长,你从东来,他就向西跑。过一段时间你走了,他要是在那边过的不好还会跑回来,真是个很麻烦的事情。只有极少数惯匪,追随着白莲教在这一带的首领李盛明【1】,在文登县西边的山岭中流窜。这其实也是王进贤希望看到的结果,他可不想和没饭吃的老百姓拼命,这种匪靠杀是杀不完的。
可是这匪徒成天流窜,行踪飘忽不定,和你打游击也不好办。就像大炮打蚊子一样,王进贤是有劲使不出。没办法,也不能光打雷不下雨,丢不起这个人。和彭云融商量了一下,彭云融出了一支搜索队,和王进贤的队伍在一起,向西开进。王进贤走得慢慢悠悠,他知道一定会有匪徒的眼线盯着自己的队伍,这种慢的姿态就是让他们看的。当然,他自己也不能闲着,暗地里把搜索队和周道明、贾大岭都派了出去打探匪徒的驻地。
队伍一路走一路侦查一路训练,花了6天才到达西离文登县40里地的长学山【2】。这里四面环山,再往西就是人烟罕至的山地了,在明朝是很难支持大量人口存活的。以李盛明为首的匪帮应该就隐藏在周围的山地。因此,在这一带行军,王进贤都走得极慢,每到一地都非常仔细的扎营,不敢有丝毫的疏忽。不过匪徒大概是畏惧正规军的名声,一路上连个影子都见不到。
一连过了几日,都没有半点匪徒的消息。王进贤倒也不着急,反正粮食足够。况且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像土匪这种非正规军,组织性、纪律性都很差,听说官兵来了,或许能精神一阵子。但是,让他们一连几天都十分警惕,保持临战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是知道了他们的消息,王进贤也不会着急的,先耗一耗,杀杀他们的锐气。
一天傍晚,周道明和贾大岭回来了。他们报告匪徒就驻扎在离此往西10里的紫金山【3】。王进贤一向多疑,他甚至怀疑这两个人是被匪徒捉去回来传假话的,估计是另一个时空的谍战片看多了。要知道真实生活中,即使真正的间谍生活也没这么传奇,作间谍的原则是平凡——放在人堆里根本找不着你。何况这是在明朝,而这两个人是大字都不识的无业游民。
一切都按照王进贤的预想进行。王进贤早就想好了:对付流寇只能发动突然袭击。
王进贤仔细询问了匪徒的情况。匪徒大概有100多人——根据王进贤的估计:肯于负隅顽抗的惯匪估计也就这个数了。装备主要是短刀,极少数装备长枪和棍棒、弓箭,没有火器。由于紫金山上有山洞,最大的两个是紫金洞和东华洞。匪徒们三五成群的散居在山洞之中。这倒出乎王进贤的意料。王进贤本来预料匪徒们应该在山顶的地方,结营以自卫。看来他还真是高估了匪徒们的军事素养和组织纪律性。说来也是,封建时代的中国人好省事,直到21世纪都没有根除,严谨、细致、认真在那个时代还有一个代名词——傻。中国人为什么没能有科学成就,估计不够傻是原因之一。何况这是流寇惯匪,本来就喜欢不劳而获,更何况他们在紫金山很可能也就住个三五日,他们怎么会精心的扎营呢?算起来也是相当的不合算,费劲巴拉的建起一个营盘,结果住了两天就不住了,投入产出完全不成比例。要是真这么干的话,实在是太“傻”了。
【1】李盛明:白莲教首领
【2】长薛山:在文登县西四十里。《三齐记略》中伏琛《齐记》记载:“汉郑康成居不夜城南山中教授,遭黃巾乱,与弟子崔炎、王经挥涕而散。”就在此地。
【3】紫金山:在文登县西五十里。有紫金洞,一名紫府洞。其南又有东华洞,都是马钰修道的地方。
四、
夜色如水,月朗星稀。王进贤的小队伍于拂晓时分到达紫金山脚下。借着朝阳的鱼肚白,王进贤指挥人马,从山脚下开始,按照周道明和贾大岭的侦查结果,在每个山洞前埋伏了一支鸳鸯队。
摸到最大的紫金洞口时,正赶上一个匪徒睡眼惺忪地出来撒尿,王进贤紧忙示意大伙隐蔽。匪徒还睡的迷糊,摇摇摆摆的走到一块岩石上,掏出那活儿就尿,正好尿到捕倭营的一个士兵头上。那个士兵忍了一会,后来实在忍不住了,大喝一声:“X你奶奶的!”端起标枪,“噗”的一声,把那个匪徒扎了个透心凉。
匪徒临死前“啊”的一声怪叫,打破了黎明的寂静。
王进贤急忙指挥两支鸳鸯队在洞口列阵,齐仓带领另外两支鸳鸯队急忙向下一个洞口奔去。
五、
“有官兵,有官兵。”匪徒们的叫喊声在山谷中回荡。等他们反应过来,他们面对的是洞口严阵以待的捕倭营鸳鸯阵。
“跟他们拼了!”王进贤在洞口隐约听到匪徒们在洞内商议。
说时迟、那时快,“咄”地一声,一支雕翎羽箭钉在圆牌手的盾牌之上,箭尾微微颤动,犹在兀自发声。30多个匪徒举着刀枪从山洞中呐喊着冲了出来,他们面目狰狞,用疯狂的呐喊鼓舞着自己和周围的人,以避免被死亡的恐惧所吞噬。
迎接他们的是4支标枪,由于山洞狭窄,而冲锋的人员过多,4支标枪都见了血,但是却没有伤到要害,一个匪徒因为大腿中枪,痛苦地跪下,发出“哇哇”的吼叫。匪徒们穷凶极恶的气势被阻碍了一下,但是很快又迎面扑了上来。
又是4支标枪飞了出去。由于距离较近,一支标枪直接命中一名匪徒的咽喉,鲜血从枪尖处龇溅而出。那名匪徒丢掉了手中的短刀,用手把住标枪,喉咙发出叽咕的声音,似乎想说些什么,终于支撑不住,仰面倒下。
一名冲在最前的匪徒已经到了鸳鸯阵的阵前,但是他突然感到空落落的,他左右环视,发现居然只有自己一个人冲了上来,其他人都在距自己半个身位的地方小步慢跑,似乎是要观察一下局势。他的脸上立即显示出恐惧之色,“你们——”还没等她的话说完,他已经被狼筅钩住,紧接着,一支长枪直直穿透他的胸膛。
余下的匪徒们,哄的一声退去了。
六、
天色渐明,雾气渐去。山洞内的情形渐渐明朗,一具具尸体和因为伤痛而嘶喊的伤员可以瞧得越来越清晰。初经战阵的捕倭营官兵们,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恐惧,有的惊惶。但是在刚才,无论是兴奋、紧张、恐惧还是惊惶,一旦听到命令,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条件反射似的、完全没有经过大脑思考机械地按照训练的程序和口令执行动作。
在战斗进行的过程中,王进贤看到散落在角落里的零星匪徒开始向各个方向逃窜,甚至不惜滚落山崖。山顶有一股较大的匪徒绝尘而去,一支鸳鸯队立马追了上去。作为一个指挥员,虽然王进贤目前主要的精力放在眼前的山洞,但是他必须观察全局。看到山顶的变化,他对齐仓的指挥应变能力感到十分满意。看到劝降无效,王进贤下达了进剿的命令。
随着口令的下达,一支鸳鸯队迈着整齐的步伐,缓缓而坚定地走入山洞。“咄”,又是一支羽箭钉上圆牌,不多久,又一支羽箭射出,绕过圆牌兵,射中了一名狼筅兵的大腿。伴随着狼筅兵因为伤痛而发出的大叫,是弓箭手死亡时凄厉的喊声,一支长矛穿过他的胸膛。
“我们投降!”
“我们投降!”
随着弓箭手的死去,最后的抵抗意志被消弭了。
七、
除了紫金洞发生了小规模的战斗,其他山洞都是不战而降,对此王进贤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虽然避免了伤亡,但是却没有达到锻炼队伍的目的。匪首李盛明十分警觉,和几个亲信藏在一个隐蔽的山洞中,没有被发现,在紫金洞发生战斗时逃跑了。而追击逃窜匪徒的鸳鸯队,只带回3个实在跑不动、瘫在林子里的匪徒。
清点战果,匪徒战死5人,被俘78人。捕倭营轻伤3人,居然有2人都是被己方误伤。至于战利品只捡到一些还算过得去的刀枪棍棒,财宝那是一两银子都没有。联想到一些穿越小说里,清剿匪徒之后,找到的金银财宝竟以千两计,王进贤只能哀叹自己的命不好。真不知道作者知不知道1000两黄金是什么概念,万历后期1两黄金合8两白银,天启年间1两黄金合10两白银,崇祯年间大概合13两白银。1000两黄金,按照天启年的价格那就是10000两白银。结合前面说过的工价和人民生活水平,就可以知道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这还不包括小说里写到的缴获的白银和财宝。土匪能有这么多钱吗?只要有口饭吃,谁愿意去做掉脑袋的买卖。明末当土匪的,多数是因为吃不饱饭。特殊时期期间,在闻香教的老巢石佛口曾掘开一座坟墓,墓葬中,有一个名头很大将军——“道路将军”,他搞了7个老婆陪葬,可是随葬的金饰,仅重一两,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八、
一定要好好利用这次战果!王进贤命令所有士兵都要在死亡的尸体上割上一刀,以增强他们今后对战场的适应能力。王进贤率先垂范,手持短刀在尸体上捅了一下,自己虽然是头一次干这种事,可是还好,没有什么反应。王进贤自己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过冷血了。
最让人头疼的是这78个俘虏,该拿他们怎么办?杀降王进贤觉得会影响军风军纪,对部队的长远发展不好,而且他也干不出来。可这78个人,比在现场的捕倭营人还多,最麻烦的是管理——本来军纪就差,还保不齐会闹事,还有吃饭等一系列麻烦事。
“兄弟们,今日行军很急,粮食带的不足。但是离此十里有我们扎下的营寨,里面粮食充足,我保证大家伙可以吃个饱饭。大家伙怒把子力,早回营寨早吃饭。”王进贤不得不拿粮食做诱饵,要知道这些匪徒,虽然干的是刀尖舔血的买卖,但是还是经常是吃不饱饭的,以此做激励,效果很好,群俘居然发出一阵欢呼。王进贤命令兵士将俘虏的手捆住,用一条长绳将俘虏的右脚串起来,经过一番准备后出发,于傍晚时分到达长学山营地。
回到营地立即生火造饭,勘察甄别。经过一番忙碌,在这83个连死带活的匪徒中,居然查出12个首领,什么闯塌天、浑不怕、一阵风,都是有外号的悍匪,其中一个外号“平安王”的首领在甄别时突然暴起,被捕倭营士兵乱刀砍死。
王进贤叫士兵挖了一个坑,将活着的9个首领带进去,命令严加看管。之后履行诺言,给所有人吃了个饱饭。很多俘虏捂着肚子说,能吃得这么饱,做鬼也甘心。
九、
回到文登营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总结。7个鸳鸯队先分队进行总结,然后汇总进行总结。其实,这都是跟某些穿越小说学来的,看的时候挺美,真正实施起来差距很大。总结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总结出的结果用以指导实践。总结必须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而封建时代军队的主体是不识字的农民,受限于他们的知识和见识,他们缺乏进行足够高度总结的能力。无论是古斯塔夫还是戚继光,都强调士兵对教条死板的掌握,就是因为不识字的农民缺乏主动领会、掌握并发挥武器、阵型的能力。与此同时,古斯塔夫和戚继光都非常重视军官的培养和配置,则是因为战争的模式越来越复杂,仅仅靠武勇,已经无法概括一个军官的全部能力,军官必须掌握武器、阵型、战略战术,在一定条件下必须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王进贤虽然也组织了总结,但是效果并不好。当然不是说没有效果,但是总结出的结论往往在一些兵书中早有记载。
真正需要总结的是王进贤自己。
第一,部队的指挥系统仍有缺陷,军官的配置和能力水平明显不足。导致在关键时刻缺乏有效的组织,致使李明盛脱逃。
第二,部队依然没有树立以铁的纪律约束的概念,一个小便的土匪就能导致整个战斗形势的变化。这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另一方面也需要实战的锻炼。
那个忍不住被尿而暴起的士兵,被责以20军棍,开除出防汛营,遣返回家,并嘱咐高汝见盯紧此人,不要让他在家乡闹事。
此人的处理结果通喻全军,他所造成的恶果必须人人明白:不遵守纪律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会对全体弟兄生死造成怎样的后果。
第三,王进贤发现,自己建军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医疗救治系统,导致一个轻伤员因为没能得到及时的救治而致残。这件事必须提上议事日程。让李文烛先做总医疗官,把架子搭起来。
第四,致残的士兵也离开了防汛营,但是王进贤嘱咐,这名士兵必须是荣归故里,在家乡必须受到最为热烈的迎接和最为精细的照顾。在经济上,每月按照正常士兵月钱的一半发放银两。今后,致残致死士兵照此办理,同时要在就业上给予照顾。
第五,自己身处封建社会,身处大明王朝行将灭亡的年代,今后作战根本不能指望其他的“兄弟部队”,他们不来捣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就比如这次作战,王云融派出的搜索队,虽然什么事情都没做成,但是要好处的时候却奋勇争先,让人头痛。
第六,49个人出征,一场基本不算战斗的战斗,就减员2人,减员率高达4%。部队又处在这么一个肮脏的大染缸中,真打起仗来,恐怕补充的速度会完全赶不上损失的速度。必须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十、
界藩,杂草和灌木野蛮的生长着,拼命地吮吸着夏日暖洋洋的阳光。由于小冰河期的原因,界藩的夏日并不很热,才到下午3、4点钟,太阳已经没有了灼热的味道,空气中隐隐然有一丝凉意,阳光让人感觉很是舒服。
**哈赤望着界藩充满野性的土地,回头对诸贝勒大臣说:“此地水草丰美,不如今后就在界藩驻扎,又能放牧牛羊,打草谷也方便。”
公元1619年,是万历47年,后金天命4年。**哈赤先后征服女真各部落,威震东部蒙古诸部,重创大明。鉴于所管理的人口和土地越来越多,原有的部落酋长制已经无法适应形势的发展。因此,**哈赤在原有的部落组织基础上创建了牛录固山制度。牛录固山制度的形成是一个较长的过程。牛录本来是部落狩猎时形成的临时性组织,经过**哈赤多次改造,特别是1615年的改造,使牛录成为常设的军事政治经济合一的组织机构。固山的原意是部落,从这个词中即可以看出其原始的形态。固山的形成同样是较长的过程,直到1615年形成定制。而且随着征服的土地和人民日益扩大,固山也由原有的4固山增加为8固山。
**哈赤起兵之初,依靠原始的穆昆坦塔体系治理,凡事与五大臣赞决。到后来,建立牛录固山制度,命自己的子侄担任各旗的和硕贝勒,五大臣调入各旗任额真,成为和硕贝勒的附庸。军政大事也由议政会议决定。
如今在议政大会上,**哈赤突然提出这个提议,诸贝勒听了这话,都陷入沉思。说实话,他们心中都老大不大乐意。刚刚经历过萨尔浒的血战,各旗都有不小的伤亡。经过多年的建设,赫图阿拉已经是一个不错的城市了,那里有牛羊、有美酒、有女人,谁不愿意在高大宽敞的房子里吃肉喝酒、左拥右抱,累了可以安安稳稳地睡觉。到这么个荒郊野岭来,住帐篷、忍风霜,还没有女人,还给成天提防明军的袭击。这日子,简直是天差地别。只是没人敢说出口。虽然议政大会承袭了原始的部落联盟民主议政的形式,各旗旗主对于各旗也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从理论上讲,各旗就是各旗主的私产。但是,他们都是**哈赤的子侄,**哈赤以父权和汗权的双重身份、以及长期征战中形成的巨大权威实施统治,实际上拥有乾坤独断的能力,诸贝勒虽然心有不愿,但是都不敢反驳。
**哈赤看大家都有不愿之色,解释道:“若在此地居住,我们就可以在明朝的边界以内放牧牲畜,使明朝居住在边境的人不能耕种,种了的田地不能除草,成熟的粮食不能收割,收割了的粮食不能晒打。而我们可以放鹰打猎。把明朝的人困在城中,使他们不能出来,等他们忍耐不住出兵时。我们就进行攻打。”
**哈赤一番口舌,没有换来大家的一致拥护,依然没人答话。**哈赤有些不高兴,他毅然决然地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明天起在此筑城,城建好了,你们大家把妻子都接来,我们就住在此地,就住在明人的大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