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颂君皆半辞 > 3.读书何为,为何读书?

3.读书何为,为何读书?

作者:佛爷爱猪蹄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颂君皆半辞 !

    下轿后,刚踏入前门,学堂里的侍者就开始一晃一晃有节奏地撞着钟。

    君辞不似那些着急忙慌的学子,拎着书窜上窜下,反而悠闲的欣赏着他们这副好似家里厨房着了火的囧态。

    真是久违了,像极了高中那会儿上课铃响了还在操场上打篮球,上课迟到被罚站的调皮生们。

    想来这位张夫子严厉得紧啊!

    那些学子也同样欣赏着君辞,有些府试见过君辞的人在心里赞叹,不愧是案首,处事不惊,成熟老练。便也学着放慢步子。

    没见过的人则是,这人怕不是什么官家子弟,果然走特殊渠道的人有横的资本。继而摇着头,加快了步伐。

    君辞负手穿过庭院长廊,跟着人群到了学堂,学堂里面早就规规矩矩的坐满了人,至于踩着点进来的君辞等人自然是坐到了最后。

    前排的学子们翘首以盼等夫子,后面几排的学子则是交头接耳。

    “家里人非得逼我来学堂,可我压根不是读书的料,我宁愿他们把我扔到战场上,大丈夫化泥也是滋润边疆白杨,也好过在这须臾年华!”

    嗓门又大,君辞想听不见也难,她身后被人叫做“廖文清”。没想道这群人里还有这样个稀奇人物。

    不一会,张夫子就左手执书,右手抡着戒尺便坐在了上堂中央,一脸严肃,戒尺重重地一放,瞬间便安静的只有呼吸声了。

    张夫子穿着很朴素,青灰色的布衣,灰间带白的头发一丝不苟地全部盘束在头顶,端正的卧蚕眉,眼里一片清明没有丝毫被岁月染过的痕迹。

    只是下巴一撮约两寸长的灰白山羊胡,倒是让他的严肃减分不少,老学究做派!

    君辞没听见张夫子说什么,她只是在想,自家老爹那山羊胡要蓄多久才能到两寸,真想试试手感······不知不觉笑了起来。

    张夫子一板一眼,怒其不争,“你们都是交了束修来读书的,读书是一门终生的学问。你们每日这般浮躁怎么读好书?”

    “读书首先要正气,正气在身,淡泊名利,无欲则刚,无欲则静,不为进退滋扰,宠辱泰然不惊。”

    张夫子边说边不自觉的缕起山羊胡,撇了一眼前排几个正在做笔记的学子,“今日是开学第一日,不如你们且说说你们为何来读书?算是互相认识罢。”

    前排几个学子便争先恐后的想在夫子面前露一手,留下好的印象。

    “为了光耀门楣,前程无忧!”甲学子想表现自我实现价值的抱负。

    “为了报效国家,造福百姓!”乙学子想凸显自己为国为民的好形象。

    “父母命,不可不为!”丙同学想表达自己百事孝为先。

    ······

    “戚!”廖文清最厌烦这些冠冕堂皇的大白话,一个个的趋炎附势还要说的那么为天为地,伟大无私,令人作呕。翘着二两腿满脸不屑的在心里编排着。

    奈何夫子耳尖,隔了七八排的距离都捕捉到了那声“戚”。

    顺着声源望去便看见一个肤色白皙,五官英挺,削薄轻抿的唇,眸子里目光清澈如水,似乎还藏着笑意,纤长的五指微微半握拳撑着下巴,未束的青丝肆意摊在肩头。

    让人不能忽略的是那一身散发的清冷气质,看似肆意其实又有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压迫感。

    好歹是见过世面的人,张夫子微咳一声掩盖自己的失态。

    “那位衣着水墨袖袍的学子,你起来说一下。”

    许是周围目光太强烈,君辞才不得不回过神来,发觉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朝着自己扫过来。

    “夫子喊你回答,为何读书。”身后廖文清其实一进门就对前排这个人儿注意了,或许是觉得他和那些书生不同,冷清神秘罢了。

    君辞不知廖文清为何帮她,眼下便是没多想,便站起来。

    为何读书?这个张夫子即使退出仕途也还在教书育人,虽对朝廷有着隐晦的不满,却也真切的忧国。按照这个大陆的局势,祁国属于第二大国,对外有第一大国炀国的虎视眈眈,附属祁国的小国家又燥动不安,战事一触即发。

    祁国内里又是缺乏团结,且不说上京城里面的个个皇子不是省油的灯,民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光是民心一块就是一大隐患。除了上京城的百姓或许团结一点,至少在长平县和之前的台水县的百姓对上位者大都持有不如无的态度。

    君辞心中转了几个弯,对着远方的周总理说了句抱歉。坚定不移的对着张夫子的眼睛,薄唇一开一合。

    “为祁国之崛起而读书!”

    清冷如泉的字音一个一个敲击在每个人心上,舒缓悦耳。剩下一片沉寂。君辞那坚毅的眼眸,闪着不容质疑的光亮。

    夫子知道,这个少年是不同的,他的话仿佛是上位者立下军令状那般决绝,许下一个承诺便要用命去实现的坚定!

    君辞只是想起小时候学的课文,里面的周总理是怎样的决绝而又坚定不移的在强国之路上蹒跚远行。

    夫子点了点头,摆手示意君辞坐下。

    那些个学子有好奇惊讶的,有了然如此的,亦有鄙夷不屑的。

    君辞将这些目光一览无余,神色无常。

    坐下时余光处瞥见后排歪着头的少年,明眸皓齿,丰神秀逸,这是君辞对廖文清的印象。

    “我是廖文清,你呢?”廖文清向来不喜这些文弱书生,这会儿这是中邪了?旁边认识廖文清的几个人便是一脸吃了苍蝇般难受。

    “君辞。”虽然对廖文清有点好感,但也只是陌生人,君辞这人向来慢热冷淡。

    想着待会去母亲庄园走一遭,算是道别,也不知何时能再见。虽说庄子已不属于君家,到底在庄子生活了十年。王婶子和张叔让她想起外祖母和母亲,母亲去世那年冬天,外祖母接受不了女儿没了的打击,郁结于心,缠绵病榻,便也跟着走了。

    廖文清强烈的刷着存在感,问东问西,只是君辞一句没回。

    钟声响了,便下课。

    君辞起身准备往外走,张夫子大步朝着她走来,“你就是长平的案首?”

    “是。”君辞行了个礼,不卑不亢道。

    “我看过你的文章,乡试老夫教不了你多余的什么,只是,继续保持你的初心。”

    “夫子的话,君辞谨记。”君辞内心有些惊讶,这样一个严肃的老学究居然会这样对一个晚辈说话。

    夫子说完对着这个不骄不躁的年轻人点点头,很是满意,才十六就如此,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目送夫子走后,君辞喊着等在门外的山鬼一起回去。

    “诶,我是廖文清,廖文清,廖文清!记住我啊,说不定我们会再见的!”廖文清像是疯魔般在门口跳着。

    不对啊,君辞这是逃课?廖文清便想着待会上课要想办法给君辞打掩护。(君辞扶额:我们很熟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