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一个文学爱好者的故事 !
那人走后,我父母也不敢多加停留。就照原来的路向南昌火车站走去。
等到了南昌货车站的时候。天色又将黄昏了。这时,我父亲看到一个比他大不多的老人背上背着背包,两肩上各爬一个小猴,受伤拉着一个大猴。另一只手拿着一支鞭子,
父亲赶忙走上前去搭讪。通过谈话才知道,那老人原来也是我们近老乡,跟我们那里相隔只有几十里地。他说,他是从云南搭货车回到这里的,他半路一边玩猴,一边挣钱,一边往家赶。
“那我们一起回家吧。”我父亲说。“好吧。”那人说。但他却说现在南昌这里还没有去武昌的车,要明天下午才有。“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我父亲问。
“能怎么办?在这里熬吧。”“晚上住哪里?”我父亲问。“野外。”那老人说,“我带的有棉被,不怕冷。你们呢?”“我带了毛毯。”我母亲说。
那老人想了想,就把身上的背包放下来,从里面拿出一条旧毛毯来跟我父亲说:“老乡,我这条毛毯就送给你们俩。你们自己找个避风的地方熬一晚上,明天咱们在这里汇合,我自己也要去找地方住了。”
老人说完,离开了货车站。
我父母找到了离车站不远的一堵烂墙,在那里熬了一晚上。
第二天早上,他们又去找卖米糕的地方吃米糕,到了中午仍吃米糕。下午四五点钟,就有来到了货车站边。但是,那位玩猴的老人却没来。
我父亲怕他不来了耽误得自己也坐不了车,就只有向人打听那车站哪一辆车去武昌。有人向他们一指,他们又坐了上去。
由于回来时已积累了不少坐车的经验,我的父母顺顺当当一直坐到襄樊。
但是,到了襄樊,他们有身无分文了。没办法,就在那里转悠。
转着转着,他们看到有一名中年妇女穿着一套清洁服在一条路上打扫卫生。母亲忙走上前去打招呼;“大妹子早啊。”那妇女知道她一定有事,就问她是不是有什么是需要帮忙。
我母亲跟她说;“我和我们娃他伯是从南昌回来的,到了这里,身上已经没有一分钱了,还在饿着肚子。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俩帮你把这里的地扫一扫,你管我俩一顿饭好吗?”
那妇女抬起头,用手擦了擦额头,又想了想,然后说:“好吧。”就把扫帚递给我母亲。
等我父母把那一截路帮她扫完,她就去帮他们打了两份热腾腾的盒饭。我父母也不谦让,就拿起盒饭狼吞虎咽吃起来。
吃完后,那妇女又给他们一人买了一瓶矿泉水,然后又问他们现在要去哪里?“xx。”我母亲说。“那我就帮不了你们了。”那妇女说。
“那我们自己生办法吧。”母亲望望父亲说。然后他们又转起来。
转着转着,我父母竟来到了一个汽车站。那车站里的车车头上面都写着阿拉伯数字,有的写着“2”|,有的写着“4”,有的写着“7”。那些数字都是红色的,周围像太阳一样有一个红圆圈儿,看上去倒有几分可爱。
由于坐惯了免费车,我父母也不看人,也不问问那辆车去新野,就不声不响的低着头闯上了一辆车。
那司机瞥了他们一眼,没有说话。没想到那售票员竟然也连问都没问他们一下。就这样,那辆车便拉着他们在襄樊市区跑了起来。
但是,那车到了终点站我父母仍然不知道下来。他们不下来,那车就又把他们拉到了襄樊。回到襄樊,他们仍然不知道下来,那车就又把他们拉到了终点站。
如此反复跑了三趟。直到第三趟天已经中午了,那司机才因为要吃饭而催他们下了车。
下车后,我父母以为那里离新野一定很近,就想找人打听。他们转了几个地方,来到一个水渠边,正看见一个膀大腰圆的中年男子在水渠边挑水呢。
我父母就走上前去向他打听怎样去新野。那人说,你们去新野,不管是步行还是坐车,都要先到襄樊才行。这里路偏,到不了新野。
“可是,我们就是从襄樊过来的。”我父亲说。那人一听,说:“背道而驰了。”想了想然后说;“我估计你们可能是坐错公交车了。错把公交车当成了去新野的车。”
“啥叫公交车?”我母亲问。“公交车是专门跑一个城市和其周边乡镇的车。襄樊离这里可有十七八里呢。你们一定是坐错了公交车。”
我父亲向他解释道;“我们俩在襄樊瞎转,看到一个车站有很多车,也不知道是什么车,也不知道哪辆车去新野,就顺便坐上了一辆车,才来到这里。”
“你么办没出车费吗?”“没有啊。我们就是身上没钱才想‘混’的。”“那司机和售票员也没问你们?”“没有啊。”
那人一听,不仅奇怪道:“只能说你们运气好。”“好啥好?要是不坐这辆车,我们离新野还近一点,坐到这里,反倒越来越远。”我父亲说。
“那你们还去找那辆车再坐回去吧。”“恐怕不行吧,”我父亲说,“那司机和售票员都认识我们了。”“那你们就只有走回去。”
我父亲说:“只有这样了。不过,我们走回去该从哪里往回走?”那人用手一指说:“你们要从这里去襄樊,可以先过襄江桥。桥那边有条大路,大路两边全是白杨树。从那条大路往东,便可到襄樊市区.
那人说着,又望望我父亲,一边用手继续指着那不远处的白杨树一边问我父亲道;“看到了没有?我手指的那里是不是有两排白杨树?”我父亲点点头。
那人接着说:“就从那里一直向东走,不要拐弯,记住了啊。”我父亲在一边嘟囔道;“一条大路两条沟,一气通到信阳州(我父亲说的那句打油诗是他说的一部叫《宋世杰告状》的书上面的话。)。
我父母于是就照着那人指的路上了襄江桥。到了桥上,看这波涛滚滚的襄江水,我母亲又忍不住哭起来。因为她一路上忍饥挨饿一边四下看,一边打听,却始终没有我的一丝音讯。
她总以为我已经死了,就趁父亲不注意,想跨过桥栏杆往下跳。父亲见状,慌忙扔下行李,拼命抱住她。我父母相互拥抱着放声大哭。
平静下来后,我父亲跟母亲说;“俗话说,‘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你现在还没有确定咱娃是死是活,就去寻短见。你要死了,万一娃没死,那岂不白死了?还有就是,你娘家还有一个几十岁的老娘,你难道就忍心撇下她不管?”
然后,我父亲又软语温言劝解了母亲一番,母亲才略略止住。两个人恢复常态,过了襄江桥,走上那条大路,向襄樊走去。
到襄樊的时候,已是下午两三点钟。暮春的天气,太阳已略略有了几分暖意,晒得人身上热乎乎的。我父母看到鳞次节比的楼房,估计是已经到了襄樊,就在一条路边上坐了下来。
刚刚定了一下神,看见不远处停着一辆车,车的后面有几个好像是一家的人。只见有一个老年人,留着长长的胡子,手中拿着一把唱戏用的大砍刀。
另外还有一对夫妻,都穿着唱戏的人穿的下身,紧身打扮。在他们的身边有一男一女两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也都穿着唱戏的衣服。
我母亲在那里闲待了一会,只想着回新野没有钱,就又哭了起来。
却说那白胡子老头正在路肩上练习耍大刀,忽然听到有人哭泣的声音,便停了下来。
当知道是我母亲在哭时,他便向她走了过来。老头问明我父母的情况后向他的儿子------那个中年那人招了招手。
那男子就走了过来。老人跟他说:“这两个人是咱老乡,他们想回新野,身上没钱了,你帮他们想想办法。”那名男子一听,说了声“好”,就向路右边快步走去。
没过半小时,气喘吁吁的回来跟我父母说:“我打听了半天,终于找到一名开货车的司机,他也是咱老乡,说他现在刚好要回新野,愿意带你们。你们快跟我走。”
那人说完,就帮我父母拿上行李,找到那名司机,坐上了他那辆卡车。
到了xx县城,已是下午三四点左右,我父母的肚子又开始饿了。因为他们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但不管怎样,总得往家走吧。我父母于是就顺着那条通往我家的路打算步行回家。
可是,他们很想找一些东西垫垫肚子。
走着走着,我母亲看到路边上有一大堆烂苹果,就下意识的走到苹果堆边。她蹲下身一看,只见那些苹果显然有些只烂了一个疤或一个小缺口。
若是把那些疤抠掉,再用水洗干净,不是可以充饥了吗?母亲想到此,就招手叫我父亲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父亲点点头表示同意。
他们刚好看到不远处有一条小溪正哗哗哗哗的流着水,于是母亲便对父亲说:“你看那里有条小河。我们把这些苹果全部捡起来,然后拿到那边去洗一下再吃。”
父亲点点头。母亲于是从黄挂包中拿出一个布包,把那些苹果全部装起来,然后来到小溪边,把那不能吃的全部清理掉,干净的放在一边。
全部拾掇干净以后,他们把那些清理好的苹果又洗了一遍,就吃了起来。一个人大约吃了两斤多苹果,感觉肚子饱饱的,有了力气,才又向前走去。
我父母步行了四十多里地才回到了家。他们到家时,已经差不多晚上八九点钟------
读者朋友们读到此处,会不会骂我?写到此处,我自己也会恨我自己。也许是上天有眼,我把父母害得吃了这么多苦,所以我以后的日子才没那么好过。读者朋友们,你们就等着看我以后遭受的磨难吧。
在进入家门之前,我母亲想着我可能正坐在堂屋的一张椅子上看书呢。没想到我仍然没有回来,忍不住又哭了一场。但我母亲是个勤快人,一看到地里的农活,就把牵挂我的那份心暂时压抑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