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嗜血神医 > 第四百一十六章 古来轩

第四百一十六章 古来轩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嗜血神医 !

    嗜血神医第四百一十六章古来轩“好多了,真的是神清气爽啊,胸口这股热气尽消,好像所有的不舒服全都随着那股黑血流走了一样,我感觉我可以不用吃药了。”董老惊喜地说道。

    “那可不成啊,”杜林摇头笑道,“放出湿毒热血也是权益之计,也只是比吃冰块强上了点罢了,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要想去根,还是得吃药。”

    “哎,我也就是说说罢了,你是医生,你说了算嘛。”董老哈哈大笑。

    众人也跟着笑了起来,笑声渐息,王铁突然说道:“杜专家这个针盒可真是制作精巧,一看就是出自早年间皇宫大内能工巧匠之手。”

    “哦?王秘书认得这针盒的来历?”这针盒的来历其实杜林也没搞清楚,只是用了五百多年了,也就不在乎它的来历了。

    “我也只是在几个月前见过类似的一个老物件,是一个首饰盒,那上面的花纹和机簧的样式都与这个针盒很相似,我觉得很可能是出自同一个工匠之手。”王秘书回忆道。

    “那回头等董老康复了,还要麻烦王秘书详细和我说说。”

    “好,得空了,我请杜老弟喝茶。”

    ——————————

    找准了病因,药也对症,董老的病很快就见好了,三剂药下去,董老已经可以自己下地行走了。这几天,丁老等几位董老的老朋友也来看望过,听说董老是因为不习惯北方的气候才得的病,丁老还颇为自责,因为当初鼓动董老来中京的就是丁老。

    不过也算是有因就有果吧,治好董老这怪病的却也是丁老举荐的医生。

    这天中午,董老按照往常的习惯在房间里午休,王铁就有了一个小时左右的空闲时间,便约上杜林在老干部疗养基地里的一家茶馆喝茶。

    闲聊了几句之后,话题便引到了杜林的针盒上来。

    “王秘书,之前您说您以前见过和我的针盒类似的一个首饰盒,能具体讲讲吗?”

    王铁喝了一口茶,说道,“大约是三个月前吧,我代表去董老去参加一个私人博物馆的开馆仪式,就在中京,在那个博物馆里我见到了一个做工极为精巧的首饰盒,花纹和样式与你那个针盒明显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当时我听讲解员说,那是一个出自皇宫里的物件,好像是皇帝赏给某个妃子的御赐之物,由一位大内工匠所制,有兴趣你可以去看一看。”

    “您这么说,我还真有点想去瞧瞧。”杜林下意识隔着衣服摸了摸自己的针盒。

    “行啊,那这样,反正首长这几天也不出门,他的车闲着,我让司机送你去那个博物馆看一看,早去早回,别耽误晚饭。”王秘书边说边掏手机。

    “别麻烦了,您告诉我地址,我自己打车去就行。”杜林一听要动用董老的专车,便有心要推辞。飞库

    “嗐,有什么麻烦的,董老大病初愈,也不可能出门,那车都闲了很久了,正好出去开一开、溜一溜嘛。”

    说完便拨通了司机的电话。

    很快,一辆黑色的红旗车便开到了茶馆门口,王铁透过窗户看见,便起身道:

    “你去吧,地址司机知道,离这里也不是很远,晚饭前应该能回来。”

    “好,那我去一趟。”杜林便起身掏钱包要去结账。

    “你啊,收起来吧,”王铁笑道,“疗养基地里的这些店面大部门都是对外收费,对内免费的,咱们俩现在都是内部人员,不用花钱的,快去吧!”

    “哦,那好吧,王秘书您坐着再喝会儿茶,我先走了。”

    ——————————

    给首长开车的司机,果然都是经验丰富,好像中京城里的每一条道路都印刻在他们的脑子里一样,这辆红旗车几乎没有走什么大路,而是专走一些大家不常走的背街小道,所以根本没有遇到堵车的情况,很顺利的来到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大宅院门前。

    杜林下车往门前一站,抬头便能看到门楣之上挂着一张三米多长的匾额“古来轩民间收藏博物馆”。

    博物馆的大门没有开,左右两边各开了一个小门,分别立着两块小牌子,白底红字写着“入口”、“出口”,不过无论哪个口都没有看到有访客进出,看来经营情况比较惨淡。

    这也是华夏绝大多数私人博物馆的现状,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国有博物馆藏,都来源于皇室珍藏和出土发掘,这与华夏的文物法有关。

    文物法明确规定,凡是出土的东西其所有权都归国家所有,由此演绎出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例如有一位农民将一件地里挖出来的古董千里迢迢送到相关部门时,所得到的竞是一两百元的辛苦费,而同样的古董在拍卖会上则能拍出价值几十万元的高价,这样的结果最终造成了大量的文物流失。

    如果你认为,大量文物流向海外给我们国家就造成了多么大的损失,那你就错了。如果你了解那些收藏我国文物的国家是什么样的民俗,你就会轻易的发现,这些国外的博物馆热衷于收藏华夏文物,不过是把它们当做炫耀自己过往辉煌的见证罢了。

    因为不论他们收藏的华夏文物有多么的珍贵,哪怕是一件西周的青铜器,在它们的拍卖会上,拍出的价格也永远不会高出五百年前他们自己国家一位著名画家随手涂鸦的一幅油画。

    其实也不光是外国,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这样,孩子总是自己家的好,只有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在那些国际上的拍卖会上,拍出天价的华夏文物都是华夏人自己抬出来的高价。

    所以当华夏重新崛起之时,国家投入了大笔资金来收购流失在海外的国之瑰宝。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任何一位有民族自尊心的领导人都希望本来就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物回到祖国的怀抱。

    但这样的“回流”风潮却出现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结果,就是东西越拍越贵,东西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