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为太子师 > 第107章 谋事在人

第107章 谋事在人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我为太子师 !

    “有何不可?”

    太子反问道:“少师肯为本宫舍弃一切,难道本宫能无动于衷?”

    杨安被感动得差点眼眶湿润,“下官受太子如此礼遇,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少师无需担心太多,”太子继续道,“少师一心为民,老天看在眼里,定然不忍少师被免官。”太子反过来安慰杨安道。

    听太子如此说,杨安苦笑。

    他是个无神论者,从不相信“因果论”,更不相信“坏事做多了遭天谴”这类鬼话。

    如果真有老天,真有神明的话,又如何能忍心让自己的子民受苦受难?

    而且,受苦受难的都是些普通老百姓,而那些趁机敛财的贪官污吏和奸商们,却过着逍遥的日子。

    虽然杨安和太子努力抓了几个贪官污吏和奸商,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幕后主使者是谁,在钱寿安死后,便再也找不到线索。

    但这些话,杨安并没有说出口。受时代所限,太子和隋文帝一样,宁愿信老天,也不愿信百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样的话对唐太宗李世民说,他会认为你是个人才。

    但若是同样的话对隋文帝说出来,他会认为你有逆反之心。

    杨安苦笑过后、正色道:“天意无常,非下官所能揣测。”

    “下官唯有居安思危,早做万全之策。”

    “少师何必如此!”太子看着杨安,“本宫以为,少师还是多虑了。本宫相信,旱灾定然不会长久。”

    “就算天意难违,旱灾持续,父皇因开仓放粮而迁怒,本宫愿意承担所有罪责。此事与少师无关!”太子坚定道。

    “太子殿下……”见太子如此决绝,杨安心中有许多相劝的话,却不知道该如何说出口。

    “本宫心意已决,”太子制止杨安继续说下去,“少师多说亦是无益。”

    “还请太子殿下三思……”杨安不肯放弃。

    “别的事本宫可以听少师的,”太子一挥手,“但此事,绝无商量余地。”

    太子说完之后,一甩衣袖,离杨安而去。

    “太子殿下……”杨安怔在当地。

    他没有想到,此次赈灾之行,会让太子的改变如此之大。

    以前,他也曾经跟太子说过,让太子以百姓为重,以民心为重。可是并没有收到什么实质性的后果。

    口头教育,远不如亲身体会来得深刻。

    赈灾的路上,仅仅是因为看到了灾民们的惨状,亲身体验到了民间疾苦,太子便真正理解了他所要承担的责任。

    此次面临随文帝的信任危机,太子也坚决不肯将责任推给杨安,宁愿承担太子之位被废的风险,而无怨无悔。

    眼看着太子身上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杨安却分不清,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要说是好事吧,可万一真的因此太子之位被废,变得和老百姓一般,又如何能替老百姓办实事?又如何能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太子因为要保他杨安,而放弃了保护老百姓,这是“因小失大”,如何又能称得上是好事?

    可要说是坏事吧,太子的所作为,恰恰说明他心怀百姓、敢作敢当,体现的是他勇于承担责任的一面。

    “如此说来,能让太子有如此大的改变,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杨安自言自语道。

    想到此处,杨安豁然开朗。

    正如杨安穿越之前对“老师”的理解:教书育人,教书尚在次要,首要在于“育人”。

    一位老师,如果教出来的学生,品德败坏,就算这个学生本事再大,那也是老师的失败。

    而眼下的太子,就算因开仓放粮之事被降罪,杨安也会引以为自豪。

    更可况,眼下还没有到最后关头,官仓内的粮食还足够支撑三个月。

    轻易言败,尚为时过早。

    只要这后面的三个月当中,灾情有所缓解,便是取得胜利。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杨安仰天长叹:“现在也只能看天意了。”

    虽然杨安不信天地,不信鬼神,可是此刻也只能看老天脸色。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可是杨安和太子并没有坐以待毙。

    杨安很快向太子再次提出自己的建议,让太子妃出面,多去探望独孤皇后。

    探望独孤皇后的同时,顺便说些从太子那听说的灾民们的惨状。

    不得不说,独孤皇后除了嫉妒心强之外,称得上是一个品德高尚、体恤百姓的好皇后,听到灾民们换子相食、饿殍遍野的惨状,止不住落下泪来。

    听到百姓们收到救济的官粮,激动感恩、高呼皇上万岁的时候,独孤皇后又欣喜万分。

    而救济的官粮,是通过太子建议隋文帝争取来的。听到此处,独孤皇后已经选择了站在太子一边。

    隋文帝连日来,都被朝中开仓放粮是否错误的辩论闹得头大,回到仁寿殿后难免和独孤皇后说道此事,并透露出欲降罪太子,以换得老天谅解之意。

    可是独孤皇后却坚决支持太子,认为开仓放粮,恰恰体现了隋文帝爱民如子的美德。

    经独孤皇后如此多番劝说后,隋文帝降罪太子的念头逐渐被削弱。

    尽管杨素为主的诸多大臣,一再提议降罪太子,但隋文帝一直没有采纳。

    杨安和太子这边,换来了暂时的安全。

    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丝毫放松,仍四处视察关中各地赈灾情况,以免再出现贪腐之事。

    只有杜绝贪腐,才能让每一粒粮食都能如实发放到灾民的手中。

    太子心态已日趋平和,只管一心赈灾,而不再担心其他。

    但是杨安仍然处在焦灼的状态。

    尽管有独孤皇后支持,隋文帝一时没有降罪太子,但隋文帝也没有疏远杨素。

    只要杨素还在朝中,就必然不会放弃扳倒太子的机会。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转眼已经是十二月中旬。

    可是旱灾仍然没有得到丝毫的缓解,而官仓内的粮食,已经越来越少,只剩下三分之一。

    又是三天过去,仍然没有降雨。

    杨安度日如年,几乎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半夜爬起来看天象,看老天有没有下雨的迹象。

    此后,又是两天过去。

    两天过后,又是一天过去的傍晚。

    忽然,起风了。

    起风的同时,南边隐隐有乌云密布,期间夹杂着闪电。

    “太子殿下,老天开眼了!”

    杨安兴奋地朝着前面不远的太子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