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南唐先主传奇 > 第十六章 筑城升州 一丝不苟破阻碍

第十六章 筑城升州 一丝不苟破阻碍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南唐先主传奇 !

    一

    徐知诰任职升州几年的时间里,无论是监造战船、城池防御,还是升州治理,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当初徐知诰来升州时,徐温就已经说过他构想,重建升州城,然后移都到此,徐温现在毫不犹豫地把这件事交给了徐知诰。徐知诰知道这是养父对自己的信任,也是对自己提出的更大考验,做好了可以获得养父更大的政治资源,做不好将会失去养父的信任,还可能影响自己的仕途。

    现在筑城正式付诸行动,徐知诰不敢丝毫懈怠。他召集负责城墙修建的官员议事,简单寒暄后直奔主题,详细了解城墙的现状以及城墙修建的整体方案,有多少是要修补的,有多少是要重新修建的,墙体多厚,多高,不同地段墙体结构如何安排,预算多少,需要多少人力,工匠都是哪的,徐知诰都询问得很仔细,周围人都很惊愕,大家都看着徐知诰,徐知诰没有理会。他继续问修墙的砖是从哪来的,每块砖有几道工序,它的成本有多少,运输走的是水路还是陆路,徐知诰不停的问,有些问题有人答上来了,有些问题没有人能回答。

    徐知诰来到城墙上了解现场具体情况,上面有工匠正在补修,他看到有的城墙确实破损严重,断壁残垣,有的甚至直接垮塌了,这是战争造成的。他站在城墙边凝望长江,它如同天堑一样横卧在升州面前,浩瀚的长江气势磅礴,江水滚滚东去,奔腾不息,难怪升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如此天险,真是易守难攻啊。此时,徐知诰从心里由衷的佩服自己的养父,眼界独特,目光长远,善于谋划全局,难怪那么多久经沙场的武将都佩服他。徐知诰与众人边走边议论,不时叮嘱注意事项,后面不停有人说“是,是”。

    徐知诰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升州城的修建中,导致与两位夫人在一起的时间明显减少,为此宋福金还娇嗔地说:

    “这才多久,就开始躲着我们了,是不是和我们在一起让你疲劳了?”徐知诰知道它是故意说气话的,于是立马搂住她说:

    “筑城升州是养父的治国大计,我不能大意,必须时刻紧盯,所以最近是忙了点。”然后在她脸上掐了一下说道:“不过你这张脸我是永远也看不够的,因为它早就偷走了我的心。”

    “讨厌,油嘴滑舌。”宋福金依偎在他怀里,撒娇地说道。

    所谓欲速则不达,正当徐知诰对修城进度感觉满意时,问题出现了。有人来报新修的城墙倒了,徐知诰一听大惊,嘴里自言自语“倒了”。于是马上到现场查看,发现城墙有一处确有坍塌,虽然不是很严重,但足以引起徐知诰的重视。他询问原因,没有人回答,徐知诰就问监造官,监造官支支吾吾的说:

    “大人,这都是和以前一样的做法,墙体的高度、厚度没有变化,我们都是有严格要求的,多少砖用多少黏土,没有偷工减料啊!”

    他又问了些工匠、砖料等情况,监造官还是说没有变化,工匠还是以前的人,物料来源没有变化。徐知诰听着这些话与上次船体漏水时监造官说的话类似,他沉思着,蹲下身子看了看那些倒在地上的砖,有的砖已经裂了,甚至还有断开的,他没有再问什么,只是用手揉搓了几下散落的沙土,他感觉这里有问题。徐知诰摸了摸城墙,他想如果养父知道了,不知道会怎么看自己,但无论怎样也要如期完成城墙的修建,决不能把养父交办的事搞砸了,否则会影响养父对自己的信任。徐知诰打算按照上次解决船体漏水的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说道:

    “先暂时停工,把问题查清楚再开工把。”身边的官员有的看着徐知诰,有的面面相觑。回府后徐知诰对周宗说:“我怀疑这里面有人搞鬼,你去查一下,尤其是那些砖和黏土。”

    “你是怀疑那些砖土有问题?”周宗问。

    “现在不敢肯定,直觉而已,那个监造官不像在说谎。”

    “好,我这就带人去查。”

    “等等,”徐知诰连忙叫住了周宗,“最好到砖窑厂去看看,也许那里能发现问题。”

    周宗看着徐知诰,“嗯,知道了,你放心吧,等我消息。”

    二

    几天后周宗回来了,他兴奋的对徐知诰说:“真让你说对了,就是砖和黏土的事。”

    “快说,到底怎么回事?”徐知诰着急的问。

    “修城墙的砖以前都是升州官窑出的,官窑的砖质量好,但就是贵。以前修城墙时砖的价格都是买的人与砖厂口头一说就行了,因此这里就有油水可捞。但现在你把每块砖的价格、运费都抓得死死的,这样有人就捞不到油水了,怎么办?就在砖上做文章了。”

    “砖有问题?”徐知诰问道。

    “嗯,我查到升州附近有不少民窑,主要烧的是民间盖房子用的砖,那肯定不如官窑的好,但价格便宜啊!所以有人就拿着官窑的砖做样板,让民窑按照官窑砖的样子烧,烧出来的砖大小形貌与官窑的看上去非常像,然后就把它与官窑的砖混在一起以次充好,但是按照官窑砖的价格结算赚取中间差价。”

    “岂有此理,”徐知诰听完后用手重重锤了下桌子,“你是怎么查到的?”

    “出城往东走二十里就有一家民窑,我专门去那里查过,他们说最近官家买得比以前多,他们的销量也比以前多了。”

    “你是怎么得知那家民窑的?”徐知诰好奇的问道。

    “修城墙的工匠告诉我的,他们说民窑的砖和官窑的表面很像,光靠眼睛很难分别,但因为烧砖的过程、用料、火候不同,因此重量和质感都不一样,他们说这个不是什么秘密,泥瓦匠用手一掂量就能分辨出来。”

    “还有,我们用的是特殊的黏土,能让砖粘结紧密不松动,这样才能保证城墙长久坚固结实。但如今也让人惨了假,那些砖与黏土不能很好的粘合,现在正好是升州梅雨季节,所以就导致了城墙的坍塌。”听完周宗的话,徐知诰怒不可遏,他知道底下那些官吏都是被惯坏了,但没想到这么胆大包天。

    三

    很快徐知诰就把负责修建城墙的责任人都叫在一起,有负责买砖的、有负责运输的、有负责记账的、有负责砌墙的、有负责监督的,该来的都来了,徐知诰以一套客气话开场。

    “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了,我在此先谢过。今天把诸位叫来还是为了修城墙的事,之前我就说过,重修升州城墙,关系到我淮南的安危与未来,朝中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尤其是徐温大人,把修建城墙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只盼着早一天能完工。但就在这种情况下,新修的城墙居然倒了,是天灾还是人祸,有人心里应该明白。如果问题不解决,这次能塌一处,下次就有可能塌两处、三处,甚至都塌掉。”

    “徐大人,升州每年这个时期都是阴雨连绵,那是下雨造成的,哪是人祸啊!”有人说道。

    “升州是古城,三国时就是东吴的都城,七八百年了有的城墙还屹立没倒,难道经历的风雨还少吗?”徐知诰大声反驳道。

    “徐大人,我们都是按照要求来修的城墙,用多少砖多少黏土多少水,那都是有规定的,不能是人为造成的啊!”又有人说道。

    “我刚才已经说过了,是天灾还是人祸,各自心里应该有数。我今天把大家叫来,不是为了追究谁的责任,只是想给大家伙提个醒,升州城墙如果不能按时修建完毕,朝中追究下来,我们大家谁也逃不掉。”众人有的低着头,有的左顾右盼,没一个人出声,徐知诰接着说:

    “之前我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事,我也有责任。但我把丑话说在前头,我希望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不希望看到有下次,否则绝不轻饶,到时候别怪我无情无义。就算我的头被砍了,也要将害群之马绳之以法,给朝廷和徐大人一个交代。”徐知诰用洪亮的嗓门大声斥道,他用坚毅的眼神看着众人,并且将“徐大人”三个字故意太高了音调。众人看到徐知诰态度坚决,表情冷酷,又想到他后面巨大的靠山,于是一口同声的答到“我等必将尽心尽力”。徐知诰环顾一周,感觉已经起到震慑效果了,于是见好就收说道:“那就有劳各位了,我们明天继续开工。”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徐知诰这回制定了详细的条例,把责任落实到人来保证后续砖料的质量。明确规定砖只能用官窑的,并且砖上面刻上窑厂名称,还有烧制的日期和烧制人的名字。一方面防止官员弄虚作假,另一方面也是方便一旦出了问题可以快速找到责任人。另外,徐知诰让周宗告诉附近几家民窑,禁止他们把砖卖给官家,否则官府将查封他们。经过一系列的整治,没有再发生城墙倒塌事件,徐知诰心里总算踏实了。过后周宗对徐知诰说:

    “你猜那帮人心里在想什么?”

    “想什么?”徐知诰问。

    “我猜那些人现在最盼着你走。”

    “哦,为何?”徐知诰好奇地问。

    “你想啊,你现在如同铁公鸡一样,又定了很多约束他们的条文,他们哪还能捞到半点好处啊!”

    “盼着我走换个人来,他们就有机会继续中饱私囊。”徐知诰说道。

    “没错,”周宗说,“他们以前都被上面惯出毛病了,长期以来养成的风气,哪能说改就能改呀。不过还好你力度够大,加上徐大人作为你的后盾,这些人不敢再胡来,否则他们可不好对付啊!”徐知诰点点头,不由心生感慨,这些人之所以没敢弄出更大的事来,虽然与自己的努力不无关系,但重要的还是畏惧养父的权势啊!徐知诰再一次感受到权力的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