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皓天帝辉 > 第一百六十七章、出兵伐南

第一百六十七章、出兵伐南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皓天帝辉 !

    晨浩天等人万万没有想到,人家萧公主准备拿天嵬国当做嫁妆,白白送给心上人,你变更了国号,人家也可以变更国号。

    盟约又能如何,只需要亮出天泽的旗号,奉牧津云为主,助本家大王平叛,又怎么能算是违背誓言呢。

    他们根本没有料到,天元国兵威解除之后,集结在北部边界上的天嵬大军,已经彻底的变成了敌人。

    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这支军队将会在晨浩天的后背上,狠狠的捅上几刀,足以要了他的老命。

    如果晨浩天等人了解这些情况,他们做出的决策一定是收缩防守。而且会把一些无险可守的州府主动让出来,将牧津云引出来后,再择机决战。

    甚至会在紧要的时刻,向天元国俯首称臣,以求得到唐若钟的支持和保护。

    所以说,时也、命也、运也,非是晨浩天一脉没有能人,而是由于很多外在因素的使然,有些事情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就是不知道众大臣在掉脑袋之前,有没有领悟出来,唐相当初坚决反对变更国号,是存着一份为大家留一条活路的好意。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可以暂且不提。

    将画面转回现在,此刻的晨浩天坐在唐正泉的府邸里,君臣俩商量了很久,晨浩天终于下定了决心,立即开始伐南。

    此战,仍然以唐正泉为主帅,决定聚集全国的精锐兵马,与牧津云决一死战。

    君臣二人都非常清楚一个情况,与牧津云相比,天瑞国这边的顾虑,反倒要更多一些。

    相对而言,牧津云就如同是一个光棍,没有太多的顾忌,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既打得起,也耗得起。

    晨浩天这边则不然,北有黑衣军和天嵬军之威,南有牧津云之祸,南北不宁,令他寝食难安。

    而且时间拖的越久,越容易出现意外,形势也会变得更加的糟糕。

    君臣俩密议后决定,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不要被南方的牧津云拖入战争的泥潭中,从而给北方的黑衣军创造可乘之机。

    商议确定后,第二天朝会上,晨浩天当众宣布了这个决定。

    一石激起了千层浪,朝堂上,各大臣表情各异,有的欢欣鼓舞,有的心事重重,群臣们各怀心腹事。

    唐正泉出班跪倒,高呼谢恩,发誓不成功便成仁,愿为大王霸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声情并茂之下,令闻者感动不已,只是有人在想,老丞相的这些话真是触及人心、感人肺腑,就是有点不太吉利啊!

    战争的机器又开始转动起来!

    这一次,晨浩天和唐正泉都学乖了,放弃了在铉州集结兵力和军需物资的打算,以铉州为首的周边五洲已经彻底糜烂了,大军及军需物资集结在那里,既不安全又多有不便。

    另外,这对君臣也是真被吓怕了,担心再出现一个“种章”,如果再度上演铉州兵祸的话,那就彻底玩完了。

    所以,这次伐南的集结地点就设在王都附近。

    虽然从军事的角度上看,此举既劳民伤财,又贻误战机,但贵在保险,不容易出篓子。

    圣旨传下后,一时间,天瑞国各州鸡飞狗跳,大军从各州府大营中陆续出发,纷纷赶往王都汇合。

    等到大军陆续抵达后,晨浩天等人吃惊的发现,唐正泉担心的第一条弊端,被完美的展现出来。

    都城外,各州军营连绵不绝,各路人马参次不齐。

    有的来得多,有的来得少,有的兵强马壮,士气高昂,有的老弱病残,蔫头耷脑。

    二十几个州,能有一多半是来应付差事的,晨浩天气的破口大骂,当着文武群臣的面,怒斥那些州牧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愤怒之下,更是给这些州牧们亲自传讯,责骂他们不忠不孝,十足的混账!

    并且严令各州牧,将送来的老弱病残领回去,另派精兵补足人数,那些州牧们一个个唯唯诺诺,表示一定会重新安排。

    又是一通鸡飞狗跳,折腾完后大家发现,各州人马的数量倒是齐整了,不过来的人还是那些老弱病残。

    并且在那些老弱病残的基础上,补充了更多的老弱病残。

    有些州府的辅兵数量有限,无奈之下,甚至捉拿了不少凡间精壮用来充数。

    这明显就是阳奉阴违了,气得晨浩天吹胡子瞪眼睛,差一点口吐鲜血,却是无可奈何。

    说实话,也不能全怪那些州牧们联手对付他,他们之所以这么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一来烈周扬北下,将各州精兵带走了一部分。

    二来种章祸乱铉州,千万大军未战自灭,令各州损兵折将。

    三来晨浩天强行变更国号,让很多州牧都盘算起了小九九。

    人家既要留点余粮过冬,又要考虑到自己未来的退路,那不对付你,对付谁?

    晨浩天并不糊涂,也能大概猜出来那些人的心思。

    没办法,国家初立,人心不稳,那些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更是脚踩两条船,这是在为自己铺好后路哪。

    而他偏偏拿这些人没有办法,现在,只求一战定乾坤,这才能让他们真正的收心、归服。

    和唐正泉商量后,君臣俩默认了这个结果,好在人数并不少,足足有两千多万兵马,气势还是很强大的。

    一切准备妥当后,天瑞朝廷择日起兵。

    先是布告天下,列陈牧津云的几大罪状。

    无非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令天地不耻,神人共愤等等诸如这类的一堆废话。

    最后着重说明,天瑞王英明神武,心怀慈悲,想要救南方民众与水火中,决心讨伐天泽叛逆,还南方一个朗朗乾坤。

    布告也在各军营中当众宣读,听得晨浩天铁杆拥趸们热血沸腾,听得那些凑数军士们哈欠连天。

    仪式完毕后,唐正泉一声令下,大军开拔,锋芒直指蒑守关。

    一路行军,有的走的快,有的走的慢,哩哩啦啦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等到大军挺进铉州时,又用去很多时日。

    唐正泉心中哀叹,这兵贵神速的想法,看样子已经成为了奢望。

    从大军集结到现在,三年都快过去了,牧津云那边反应再迟钝,估计也早已做好了准备。

    看来,快速破袭已经不可能了,现在只能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和牧津云硬碰硬的打一仗。

    不过一想起那些凑数的人马,唐正泉越想越生气,一个个没精打采、蔫头耷脑的,毫无大战应有的精气神。

    心里琢磨着,第一战,必须把你们放在最前面,充当老夫的炮灰,叫你们出工不出力,那就别怪老夫心狠了。

    大军来到铉州后,唐正泉传下帅命,就在淮幽城城外安营扎寨。

    趁着安顿大军的工夫,他带着随从和亲兵卫队,先后在五州境内寻视了一圈。

    不看则已,看罢后,感觉那叫一个惨!

    五洲何止糜烂,简直就是一片焦土。

    种章祸乱结束后,五洲剩余的百姓,连同残存的修真门派、散修全都吓跑了,谁也不敢再留在原籍,害怕什么时候南北方再打起来,自己又遭一回殃。

    五洲如今变成了无人区,诺大的地盘,想找出来一个活人都难。

    唐正泉的心中更是痛恨种章!

    心里想着,要是能把那个家伙抓住,一定不能让他死的痛快,必须要抽魂练体,让他尝遍天下的酷刑后,再处死他!

    当然,最可恶的是牧津云那个贼子,事后竟然在北方散布谣言,说此番劫难是大王主使的。

    一套谎话恶毒无比,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让人不理解的是,竟然有不少北方人相信了这套鬼话,对大王的看法改变了不少,让大王的威信损失不小。

    现如今,这么多州府选择明哲保身,毫无掩饰的应付上命,或多或少也是受到了这个谣言的影响。

    寻视一圈,感慨一通,唐正泉回到了大营,催促后续军队尽快到位,违令者定斩不饶!

    两千多万人的军队迤逦而行,那是多么漫长的行军队伍。

    又等了好长时间,大军这才基本就位。

    待众军齐至后,唐正泉升座中军大帐,传令击鼓聚将。

    中军大帐外,摆放着两排通神大鼓,领下大帅的命令后,一旗牌官快步出帐,传令击鼓聚将。

    这通神鼓可不是随便乱敲的,不同的节奏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军中人听见鼓声后,通过辨认不同的敲击节奏,就知道他需要干什么事情了。

    此外,军营中还有锣号、旗号等等传令手段,都可以在军营中传递命令。

    当然了,还有修士们常用的传讯令牌,这才是最安全、快速、有效的传讯工具。

    不过那东西比较精贵,不是普通修士能够用得起的。

    而且传讯令牌只适合小范围的传讯,比如一对一的通信,不适用于大范围的传递消息,其在军伍中,反倒不如鼓、锣、号、旗传递消息更方便。

    此刻,鼓手们听到命令后,一齐挥动着鼓槌,有节奏的击响了通神鼓。

    鼓声响彻云霄,一股威严的气势腾空而起。

    聚将三遍鼓,鼓止人必到,不到会怎么样,不会怎么样,掉脑袋而已。

    鼓声响了三遍,等到声音消止时,各营将帅均已报到,排列在中军大帐的两侧,等待主帅的将令。

    有资格在中军大帐里站立的,都是各军统帅一级的高级将领。

    两千多万人的大军,统军将领何其多,别说是全来了,就是参将以上的军官都来的话,十个大帐也站不下。

    因此,只有统帅一级的最高级别将领,才有资格参加唐大帅的军事会议。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