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小人物 > 小村腾飞 第八十六章 何梁谈话(三)

小村腾飞 第八十六章 何梁谈话(三)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大明小人物 !

    王之学赶紧站起来拱手行礼说道:“多谢知州大人!小民感激不尽,以后定当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造福百姓,报效大人!”

    何志远心想这两句话说得还算得体,看来他不是不会说话,而是不会说谎话。

    梁文盛呵呵一笑,对他这几句话很是受用,不禁对眼前这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好感多了不少。他抬头仔细端详起王之学,他和松儿年龄差不多,身高约有五尺八寸,身材瘦削,一脸的憨厚诚实相貌,感觉在性格上与松儿正好相反。要是他与松儿相识并成为朋友,松儿为官后,有这样一个胸有实用之学的人在身边辅佐,让他放心不少,也定能做出一番政绩。

    想到这儿,便问王之学:“王之学,你可有台甫?”

    “台甫?”王之学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反问道。

    “梁大人是问你的表字。”何志远说道。

    古代读书人都是有名有姓,有字有号。一般见面都是先询问对方的字号,很少有直接称呼名字。

    梁文盛忽然问他的表字,里面含有两种可能,第一是礼貌性的问候,第二是要赐字,就是收他为徒的意思。从他进来到现在才问对方表字的情形看,是第二种可能的成份多一些。何志远现在还弄不清楚梁文盛为何突然欣赏王之学,竟然还要收他为徒了。难道仅仅因他说得两句得体的话?决不可能!也可能是他彻底改变了对科学的态度。但不管怎么说,王之学再多一个老师,对他有利无害。

    于是他不等王之学回答,便说:“梁大人,据学生所知,他还没有表字。”

    “那我给起一个吧。”

    果然是要收他为徒!何志远赶紧对王之学说:“你还不赶快磕头拜师,梁大人这是要收你做徒弟!”

    呆愣着的王之学这才反应过来,赶紧起身行跪拜大礼,并且感激涕零的说:“老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梁文盛端坐着受了王之学的大礼,又接过他奉上的茶水,轻呷一口,算是完成了拜师礼。

    之后,梁文盛才缓缓地说道:“你刚进门到现在始终表现的憨厚诚实,当担得起一个德字,而现在师从何公子,醉心于科学一门,善于研制器物,谓之科。为师就赐你‘德科’作为你的表字吧。”

    “德科谢恩师赐字!”王之学接过梁文盛的茶水放在桌上,然后再次感激涕零地说。

    明朝的读书人师傅有多种,真正教学生学问的叫授业之师,在科举时阅卷的考官叫房师,主考官叫座师。尤其是座师,是进士及弟之后重要的官场大腿。发榜后考中的举人都要去拜自己的座师,这种师徒关系只是名义上的,实际上就是政治盟友的关系。

    明朝官场的官员养儿并不能防老,只有收几个有能力的徒弟才能防老。等官员致仕以后,只有在台上的徒弟才有能力保护他,而儿子要是没有出息,根本保护不了自己的老爹。

    今天梁文盛收王之学为徒,其实也是名义上的师徒关系。

    何志远心想,这个王之学师傅可够多了,一个年轻的童生,竟然三个师傅了,其中两个师傅都能罩着他。真是憨人有憨福!不过现在他和梁大人的关系就有些凌乱。梁文盛是本地的父母官,而自己是个生员,按规矩要自称学生。但我也是王之学的老师,自然要称梁大人一声台兄。哎!这也够乱的,自已毕竟年龄小,吃点亏也就吃点亏了,还是各亲各论吧,以后还是自称学生。

    梁文盛收下这个徒弟之后似乎也颇为高兴,他让杂役叫过梁月松,介绍他们认识。王之学和梁月松是平辈,自然是兄弟相称。但何志远却犯难了,四人中他的年龄最小,按说应称梁月松一声兄台,但他是王之学的老师,是长辈,自然不想自降身份。

    同样,梁月松当然早就知道何志远是他前世的父亲,虽说现在他的年龄比自己要小几岁,按说应叫一声兄弟。但他心理难以接受,所以也不好开口。

    梁文盛看出了何志远的尴尬,赶紧解围说道:“何公子是德科的科学老师,就称松儿一声梁公子吧。”

    何志远这才起身拱手行礼说:“梁公子,幸会幸会!”

    梁月松也回礼说:“何公子,久仰久仰!”

    梁文盛对儿子说道:“松儿,你带德科去你的书房聊天吧。你们年轻人多沟通。我与何公子还有事情商谈。”

    何志远暴寒!我才是年轻人好不好,怎么说得我像是四五十的大叔一样。其实在梁文盛的认知中,何志远就像他的同龄人一样,他根本没有感到这样说有什么不妥。

    等他们两个离开后,何志远对梁文盛说道:“大人,除了修建城墙以外,还要加强军事训练,提高装备水平,选拔作秀将领。做到有备无患,才能抵御倭寇的袭扰。”

    “将领的人选和士兵的训练我心里已经有成熟的想法。巡检司的徐堂义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姚守宁根本不是带兵的材料,就是一个混吃等死的废物,我是不指望他了,等他职务撤销的兵部回函一到,他就不是巡检了。但是提高装备水平现在还做不到。”梁文盛对何志远可以说是敞开胸襟说亮话了,撤销姚守宁职务这样机密的事情都毫不隐瞒的对何志远说。虽说徐堂义的任命圣旨还没有到,他已经就在做扶正的打算了。

    要说明朝抗倭最有名的将领就是戚继光,据史书记载他的战绩达到27:1,也就是说杀死二十七个倭寇,自已伤亡一个人。他的秘决是选兵、练兵,然后就是阵法。但莒州这个地方的百姓并不尚武,根本没有戚继光要求的那种兵源。最重要的是何志远前世根兵就没看过古代的兵书,对于阵法他一无所知。所以像戚继光这样抗倭的阵法他学不来。既然如此,就要在武器上要胜倭寇一筹,才可以剿灭倭寇。从历史发展看,热&兵器是现代战争的必由之路,何志远早就打算利用这次备倭、抗倭的机会发展热&兵器了。

    是以他对梁文盛说:“倭寇就是一群流寇,四处游击,我军如果想和他们对阵决战,很难找到这样的机会。所以我的想法是利用火器剿灭倭寇。”

    “你是说用火铳?那东西发射太慢,还不如弓箭好用。”梁文盛对于火枪还是有所了解的,当然现在的火铳就是火绳枪,装填麻烦,发射也麻烦,而且还怕雨天,还有一人致命的缺点就是炸膛。所以还多士兵宁可使用弓箭也不愿用火铳。

    “不仅仅是火铳,还有地雷、火炮、火箭都可以用来杀敌。而且火铳也不是用火绳引燃的那种铳,而是要用燧石击发的新式火铳。”何志远说道。

    梁文盛看着眼前的何志远,心中想道,面前这个人怎么什么都懂。难道又是他说的那本奇书中记载的?所以他问道:“你说的这些火器,都是那本奇书上所记载的?”

    “正是,而且那本书上还记载有新式的炼钢方法,要想制出不炸膛的火枪火炮,必须采新新式的炼钢方法,提高钢铁的强度和韧性,才能制造出合格的火枪火炮。”何志远看着梁文盛答道,然后他接着说:“大人,现在时间紧迫,请赶紧招集相关工匠进行试验生产,学生可以提供相关的火药配方和新式的炼钢方法,现在需要大量工匠,越多越好。”

    梁文盛现在已经彻底相信科学的力量了,对于何志远所提的这些建议,自然无不应允。

    接下来,两人又对于火药生产作坊、新式炼钢作坊、新式火器作坊的选址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这一次长谈整整进行了两个时辰,直到申时杂役来提醒他们去食堂用餐才结束。这次谈话决定了抗倭的具体方案,让莒州百姓免遭倭寇屠戮,为明朝武器的发展指引了正确的方向。这是一次写入史册的谈话,史称“何梁谈话”。

    最新网址: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小村腾飞?第八十六章?何梁谈话(三))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