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昆羽继圣 > 第 242 章 内涵乾坤

第 242 章 内涵乾坤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昆羽继圣 !

    此时,桌上所点的菜皆已上齐,忠尧一看,有不少菌菇菜蔬、羊肉兔肉、鸡腿鸭翅、泉水豆花,还有两条藿香鲫鱼,以及两盘笼饼。一盘笼饼为以豌豆剁碎,再杂以彘(zhì)肉馅儿制成,名为“豌巢馒头”;另一盘笼饼以芫荽(香菜)剁碎,杂以彘(zhì)肉馅儿制成,名为“巢馒头”。

    那店伙计以风炉安于座上,在“瓜瓣兽耳铸铜火锅”中加入一半汤底,红通通的锅中漂着很多海椒和各种香料。不一会儿,铜锅中的红汤便煮得沸了起来,开始冒出阵阵热气。

    子翃看了看桌上,碟盏皆备,唯独缺少了筷子,便憋着一口气,高声唤道:“小二!”

    “客官,来啦!有何吩咐?”店伙计听到客人的呼唤,忙不迭踏着小碎步奔了过来。

    子翃一脚踏在竹椅上,伸出两根手指在空中比划了一下,又向铜锅中作夹菜状,说道:“我可以用手指从铜火锅中夹菜来吃,你信不信?”

    店伙计看看子翃,再看看铜锅中热气腾腾的沸汤,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呵呵,客官,您说笑了,这锅中的汤都煮沸了,怎么可能用手指夹菜呢?”

    “怎么,你不信?”子翃瞪大了眼睛问道。

    店伙计摇了摇头,回答得很干脆:“不信!”

    子翃又问:“真不信?”

    店伙计依旧摇摇头。

    彼时,子翃忽然提高了嗓门,叹了一口气,大声说道:“我也不信呐!那你还不给我们送筷子来?!”

    店伙计一愣,恍然顿悟,连连“哦”了两声,低着头不住道歉:“客官,对不住、对不住!对不住啊,我我这就去拿,这就去拿筷子……”话音未落,他转了身,一路小跑去取筷子去了。

    未几,筷子送至。

    忠尧看着送来的竹筷,忽然漫不经心地问道:“筷子作为传统饮食用具,一直是宴客居家必备之物,看似寻常,实则内含乾坤。譬如,筷子的长度,有谁知道筷子的长度是多少?”

    子翃拿起一双筷子看了看,笑眯眯地答道:“这个我知道,筷子的长度是七寸六分。”

    “那为何筷子的长度是七寸六分,而不是六寸六分,或是八寸六分?”忠尧追问道。

    “这……”子翃答不上来,一时语塞。

    黎诗和崔玲柔面面相觑,缄默不语。稍顿,黎诗嘻嘻一笑,不好意思地说道:“这个问题还真没仔细考虑过呢……”

    忠尧微微笑道:“筷子的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的本质区别。《礼记》言人有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吕氏春秋》则云人有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人若无七情六欲,与禽兽又有何分别?那蛮夷没有筷子,在冶金术未成熟并广泛应用于日常膳食之前,怎么吃饭?”

    子翃等三人沉思不语。

    忠尧伸出右手晃了晃,张开五指抓了抓:“靠这个,手抓。”顿了顿,又问道:“若是有朝一日,一直用手抓饭的夷狄反过来嘲笑用筷子吃饭吃了几千年的我们,诸位是何感受?”

    黎诗鼻中冷哼一声,说道:“好笑!实在是太好笑了!”

    “怎么能有人做出这种匪夷所思的举动呢?猴子还想侮辱人吗?”崔玲柔也百思不得其解。

    忠尧微微一笑:“猴子坐井观天,夏虫不可语冰,不稀奇。就拿手纸来说,我们以前用厕筹,后来造纸术进步以后开始改用手纸,以前的书都不屑于记载此事,不过《颜氏家训》中有记载。我曾在哪本史书中看到过,某太子妃为了孝敬把手纸戳软了给皇后用。

    还看到过一本大食人苏莱曼所著的《中国印度见闻》,里面写我们‘普通百姓不讲清洁,便后不用水洗,而是用造的纸擦’。彼时的大食人,用手蘸水洗,觉得理所当然;却认为用手纸的人很脏,这不同角度带来的思维变化还真是有点可怕。”

    “兄弟,我们在吃饭,这还有两位淑女呢!我们不是在说筷子的事儿吗?”子翃听罢,显得有些尴尬。

    “额,不好意思,说到此处有此一感,不想却扯远了。”忠尧歉意地笑了笑,正色道,“相比之下,筷子的使用历史已经超过了三千多年。那为什么明明是两根筷子,却称为‘一双筷子’呢?”

    “风俗?传统?习惯?”子翃皱着眉头,试探着问道。

    “天地道法在心,克己复礼在行,筷子虽小,却能以小见大。”忠尧轻轻摇了摇头,娓娓而谈,“其实,小小一双筷子暗含了太极与阴阳的理念,太极为一,阴阳为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为一。

    一分为二,寓意万物相生;合二为一,象征阴与阳结合。

    筷子在使用之时,讲究配合与协调。一根动,一根不动,才能夹得稳;两根都动,亦或两根都不动,就夹不住。那么由此再问,筷子为何是一头圆一头方呢?”

    “天圆地方!”黎诗和崔玲柔异口同声地答道。

    子翃也表示赞同:“对,寓意天圆地方。”

    忠尧绽颜一笑,微微颔首,又问道:“筷子原名为箸或筯(zhù),可为什么后来又叫‘筷子’了呢?”

    子翃、黎诗和崔玲柔面面相觑,摇了摇头。

    忠尧不疾不徐地说道:“因为‘箸’这个名称传到渔户那里变了味,出海的、打渔的、行船的天天在水里谋生活,有着诸多忌讳。而‘箸’与‘住’同音,对乘船之人而言,住在水里意味着什么?故而将‘箸’改成了‘筷’,寓意船行得很快。

    而筷子以小见大,窥一斑而知全豹,还有个小故事。

    据《韩非子》记载,商朝末年,箕子进宫觐见纣王,见纣王吃饭时,手里拿着一双象牙箸。箕子很忧虑,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耽于享乐,奢靡成性,国政必将日益废弛,箕子认为此乃亡国之征兆。”

    “哦——,”子翃恍然顿悟,欣然道,“跟师弟在一起就是好,一不小心又长见识了。”

    崔玲柔闻之不语,但眼神中却对忠尧多了一丝敬意。

    此时,黎诗忽然问道:“忠尧哥哥,据说倭人也使用筷子?”

    忠尧点了点头:“是的。三国时,因躲避战乱,很多中原人东渡倭岛,开始教当地人使用筷子,而《魏志·倭人传》记载,此前弥生人、倭人亦是直接用手取食。倭人广泛使用筷子是在隋朝。据说,后来为了方便挑鱼刺,倭人的筷子特意制作得比较尖;又因倭岛资物匮乏,故而其筷子比我们的要短。”

    “哦,原来他们的筷子一头削得尖尖的,还比较短,是这样来的啊!”黎诗如梦初醒,惊叹道。

    忠尧眉开眼笑,望了她一眼,开始招呼起来:“好了,好了!说了半天,肚子都饿了,耽误大家吃饭了,快吃吧!”

    于是,众人兴致勃勃地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往汤锅中放入一些羊肉、兔肉和菜蔬。子翃瞥见桌上那一碗泉水豆花,尝了一口,皱着眉头又将店伙计叫了过来,问道:“小二,这个菜怎么没什么味道呢?”

    店伙计笑笑,答道:“客官,这个是蘸着吃的,蘸着吃的……”

    “喔,站着吃?原来是站着吃啊!还有这种吃法?嘿!”子翃一边重复着店伙计的话,一边兴奋地站了起来,又从泉水豆花中夹了一口放入自己口中,细细咀嚼半天,忽然拧着眉头,不解地说道,“站着吃,它也没味道啊!”说着,脸上愠色微露,语气中还有一丝不满。

    店伙计一脸尴尬,呆若木鸡。

    忠尧笑而不语,偷偷拉了子翃一把:“坐下,快坐下吧。”

    “呃?这……哼……”子翃气呼呼坐回原位,一脸茫然。

    彼时,忠尧朝桌上的蘸酱努了努嘴:“喏,蘸料,蘸这个吃,蘸着吃——”

    子翃闻罢,这才幡然醒悟,尴尬地笑道:“原来是蘸这个啊……蘸着吃,呵呵,呵呵。”

    “不过,小二,吃火锅酒酱椒料必不可少,我们这里还少四样,分别是——”忠尧沉吟片刻,念道,“大雨哗哗飘湿墙,诸葛无计找张良,关公跑了赤兔马,刘备抡刀上战场。”

    店伙计微微一怔,往桌上瞄了一眼,猛地恍然大悟,说道:“客官,您稍等,马上送来。”

    须臾,端来盐、蒜、姜、酱四份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