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言官 > 第五章 别人忙碌我轻松

第五章 别人忙碌我轻松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大明言官 !

    无论是眼前的吴虎等人,还是不久后的进士授官,都是摆在周侯灿面前的一道坎。

    吴虎这些人是已经威胁到自己必须要解决的麻烦,而进士授官则是可能决定自己今后一生前程的事情。

    吴虎的问题现在看上去是暂时解决了,但是还留下了个会随时爆发的遗憾。

    但进士授官的这个问题又不是他所能干预的。

    周侯灿左思右想,始终也没法理出个头绪,便索性不再去想,而是在灶台上找出一个已经凉透的蒸饼吃了起来。

    没吃一会儿,孙氏趁着擦黑的天色回来了。

    “灿儿,”孙氏一进门就格外焦急,拉过周侯灿仔细端详,“娘听说吴虎那几个东西又来家了,你没事儿吧?”

    “没事,娘,”周侯灿看着孙氏担忧的眼神,莫名有些内疚,“儿子马上就成进士了,他们不敢再来纠缠了。”

    “你没事就好,”孙氏犹在自说自话,“他们都不是东西,灿儿不用跟他们一般计较。”

    “知道了,娘,”周侯灿虽然心中已有计较,但还是答应着,“灿儿不跟他们一般计较就是了。天色不早了,我先睡了。”

    现在时候确实不早了,周侯灿说完,便宽衣上床睡觉了。孙氏见状,摇了摇头,也收拾着睡了。

    熄灯之后,整个房间陷入一片黑暗。

    周侯灿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听着外面似有似无的更鼓声缓缓入眠。

    在周侯灿睡着的时候,文华殿灯火通明,作为受卷官的翰林院侍讲丰熙、编修沈焘等四人将收上来的三百五十二份考卷整理好,将除了会试前十名之外的卷子交给以礼部左侍郎张俊为首的弥封官,十位弥封官慎重地在考卷上盖上了弥封关防印。

    待所有卷子都已经弥封好后,张俊带着剩下周文通和孙交这两个光禄寺卿拿着这些卷子起身,前往掌卷官处。

    今科的弥封官很是不容易,张俊以监生的身份做到礼部左侍郎,周文通以秀才的身份做到光禄寺卿,这都是官场之中的极少个例,自然在这场满是翰林进士参与的殿试中格外小心,生怕一个不注意就毁了自己的前程。

    掌卷官翰林院编修李廷相等人已经等待多时了。从张俊手里接过卷子后,李廷相便率同僚将考卷押送至东阁,等待十六日早上的读卷。

    由于时间匆忙,在殿试结束之后,没有专人将墨卷誊录成朱卷,读卷官看到的是所有考生的原始试卷。

    同时,因为读卷时间极为短暂,读卷官根本没有时间仔细阅读所有考生的卷子内容,所以这里就体现出卷面的重要性了。如果读卷官遇到自己熟悉的字迹,那这个字迹的主人就会比其他人在无形中就多了一丝优势。

    ·

    随着太阳慢慢从东方升起,天色慢慢由黑转白。人们从睡梦中苏醒,开始迎接三月十六日的生活。

    而对于戊辰科的所有贡士来说,决定他们命运的时候就要到了。

    卯时,以内阁首辅李东阳为首的十三名九卿读卷官进入东阁,开始了为期一天的读卷工作。

    焦芳也来了。

    虽然焦芳上书请求避嫌的申请被驳回了,但为了显示自己大公无私的风度,他告诉其他读卷官自己不会参与评审,顶多帮衬着掌掌眼。

    就在他们进阁的时候,周侯灿也被孙氏做饭的声音吵醒,他慢悠悠地醒转,穿好衣服,坐到了桌子旁。

    “娘,我今天出去走走,就不闷在家了。”周侯灿对着孙氏说道。

    “好,”孙氏显然有些没有反应过来,脸上带着反应不及的微笑,“灿儿怎的今日转性了,往常叫你出门真是比登天还难。”

    周侯灿正要解释,孙氏又说道:“你出去用不用娘给你备点口粮?可别饿着了。”

    周侯灿摇了摇头,但孙氏在饭后还是塞给了他一小包焦饼,还让周侯灿不用那么早就回来,让周侯灿哭笑不得。

    孙氏这是得有多盼着自己的孩子出去转转。

    一刻钟过后,周侯灿拿着一包干粮,无措地站在了巷口。

    因为之前周侯灿不怎么出去闲逛的缘故,所以京城中能称得上他熟悉的地方就只有国子监和茹鸣凤的家了。

    顺天府城很大,人生地不熟的周侯灿做出了一个违背自己平日行事习惯的决定。

    他决定出城,去城外看看。

    明时坊位于东城,离明时坊最近的城门就是粮门——朝阳门。

    周侯灿打算从朝阳门出城,去看看城外百姓的生活。要是时间足够,他甚至想走到天津卫。

    ·

    在周侯灿动身的时候,一阵暗流正在东阁中的读卷官之间涌动。

    焦芳也感觉到了这阵暗流,因为他正是这阵暗流的焦点。

    按照惯例,读卷官会先将会试的前十名呈送给读卷官,从中挑选出一甲三名,而剩下的七份也会占据二甲的前几名。

    这也是无法之法。

    因为阅卷时间只有一日,读卷官尽管出身进士,但多数已经远离学问,所以很难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将这三百五十二份试卷分出高下。更何况这些参考的贡士已经是沙中淘出的黄金,各自水平其实相差的并不是很大。因此,在殿试评卷中,往往也会参考不久之前的会试成绩。

    但是,现在的焦芳却想要打破这个成规。

    焦黄中在会试中考了第一百五十四名,而凭这个名次,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到一甲的。

    但架不住焦黄中有个好爹。

    此时,剩下的十二名读卷官正在看焦芳表演。

    “好卷,好卷啊!”焦芳做陶醉状,拿着手里的试卷,“诸位,这张卷真是神来之笔啊。我焦某人这么多年来从未见过如此好卷,此卷当入一甲!”

    李东阳在一旁冷眼相看。

    他非常不耻焦芳的这种行为,他现在甚至以和焦芳同年同官。为耻

    科举是所有读书人的希望,焦芳这样搞,是要生生毁掉科举的公信力啊。

    别的不说,就说他李东阳,当初虽然得到景皇帝亲口称赞,不还是老老实实地考了科举,才一步一步地当到现在的首辅的?

    更别说这焦黄中还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一个吏部尚书的儿子,在会试中考出一百开外的名次,真是给家里的脸面都丢尽了。

    换做是他李东阳的儿子,他无论如何都不会再出现在这里读卷。

    他是要脸面的。

    再说了,兵部尚书刘宇的儿子也在这科,也没见他为自己的儿子做出这般明显的举动。

    而焦芳却犹不自知自己的问题,或是知道了装作不知道,依旧神色昂扬:“来,李公,你看看这份卷子,远远比那会试前十的卷子要好。”

    李东阳接过卷子,敷衍着点了点头,便推还给焦芳:“这张卷也只能说尚可吧,绝对没有一甲之资,孟阳可以在与其他同僚商议商议。”

    见焦芳不再纠缠他,李东阳的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他现在连叫焦芳的表字都觉得恶心。

    这时,同为读卷官的阁臣王鏊走到李东阳面前低声问道:“宾之,状元之卷……”

    “不是已经定下了吗?”李东阳抬手指了指案头的一张卷子,“陕西人吕柟的卷子,我看了他的文章,也算是难得一见的好卷了,肯定能服众。”

    “那就好,那就好,”王鏊松了一口气,毕竟现在刘瑾当道,做事还是小心些好,“那不知宾之如何处置焦黄中的卷子?”

    “如何?”李东阳还在气头之上,他忍着怒气一字一顿,“秉公处理!”

    望着远处接连碰壁的焦芳,李东阳心里很是爽快。

    自从焦芳借着刘瑾的势入阁后,就很不把作为首辅的李东阳放在眼里。李东阳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却早已经记住焦芳的种种跋扈。这次殿试读卷,他们其他读卷官都不约而同地在焦黄中的名次上给焦芳使绊子,想杀一杀焦芳的嚣张气焰。

    焦芳在四处宣传自己手中的卷子无果之后,便寻了个借口出了东阁。

    他知道,如果光凭自己的能力,焦黄中肯定是进不了一甲的,但这并不意味这自己的儿子就不可能进入一甲之列。

    他可是靠着刘瑾上位的,现在也只有刘瑾能让他逆风翻盘。

    焦芳往外走了没几步,就被一个武官叫住了。

    焦芳回头看去,叫住他的人正是担任巡绰官的锦衣卫指挥同知张容。

    张容见焦芳看见了他,便告了声罪:“焦阁老,陛下有命,读卷官不得出东阁。”

    “原来是张同知啊,”焦芳脸上带笑,仿佛丝毫不介意被拦下,“本官有急事禀报陛下,不知张同知通融通融可好?”

    张容的脸上露出为难之色。

    锦衣卫是天子亲军不假,但他一个小小的指挥同知是无论如何也没有与焦芳说不的资格的。

    焦芳见张容神色为难,当下便了然道:“是我的不是了,让张同知为难了,本官这就回去,不给你们添麻烦。”说完,便转身就走,没有丝毫犹豫。

    张容见焦芳转头要走,反而慌了,立刻急道:“焦阁老,末将可以帮你知会司礼监刘公公一声,让他转告陛下,您看这样可好?”

    焦芳闻言,缓缓停住,用一种微微惊喜的语气说道:“要是这样,那就再好不过了。只是,这样会不会影响到你在此巡绰?”

    “不影响,不影响,”见焦芳应允,张容也松了一口气,“不知焦阁老欲奏何事,末将好去通传。”

    “你只消说事关抡才,一定要给刘公公说是我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