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唐室演义 > 第十五回 问月入牢探王氏 正阳游山得龙驹

第十五回 问月入牢探王氏 正阳游山得龙驹

作者:风月醉书生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唐室演义 !

    话说唐王听信谣言,非诛宣王、王氏二人,众臣求赦无果,高国公主罪过皆推王氏之身,求免宣王。

    上官问月亦出班请奏曰:“启奏皇上,愚臣以为,郜国公主所言有里。”

    唐王下旨曰:“朕念诸卿之意,赦李诵死罪,留府思过,无朕旨意,不可复朝。王氏压往武门,斩首示众。”

    言方毕,上官问月复奏曰:“臣,有事启奏。”

    唐王曰:“何言?”

    上官问月曰:“回皇上,不过月余,便祭黄陵之时也。愚臣之见,使王氏关入天牢,待祭礼之日,使王氏祭先皇,可保社稷安危也。”

    诸臣闻言,皆叹上官问月,辱其父韩子琪子名,恶之。

    唐王曰:“善,王氏压入天牢,郜国公主守之,不得有差错!”

    郜国公主曰:“微臣领旨。”

    唐王退朝,众臣各自回府,宣王禁于王府,王氏关人天牢。

    李平未能杀宣王郁郁而回。

    且说上官问月启奏唐王,使王氏祭宗庙,实则拖延时日,欲思计救之。

    遂上官问月回府与韩聪言,金殿之事。

    韩聪曰:“是必李平,裴延龄二贼所为。”

    问月曰:“今王妃囚禁天牢,祭坛之日近矣,如何救之?”

    上官问月思之良久,无计可施。

    韩聪曰:“月儿切莫心急,吾夜探天牢虚实而后,再图之。”

    上官问月只得依其言。

    是夜韩聪身披夜行衣,手提清风剑,偎墙而奔,行至天牢。

    天牢三面高墙围之,唯南面设进出之门,重兵守之。

    韩聪登墙观之,院门有御林军护守,入口伏弓箭手,院内,中央宽敞处,有二人席地而坐,月光之下把盏饮酒。

    左侧青衣书生,右侧罗袍商贾,韩聪未曾谋面。青衣者曰孟潇,身侧平卧一把苍狼剑。罗衣谓齐思贤,身侧平躺一丙劈水刀。

    此二人乃郜国公主门客,郜国公主为为人谨慎,恐有闪失,使二人守天牢,除郜国公主,外人不得入见也。

    韩聪见戒备森严,暗入无望,欲探二人之能,跃落院中,往二人走来。

    二人如同未闻,举杯痛饮如故。

    韩聪前至曰:“明月当空,美酒佳肴,若舞剑助兴,岂不妙哉。

    孟潇曰:“壮士所言正合吾意也,既是舞剑,有潇谋伴壮士同舞,请。”

    孟潇抬苍狼剑,直刺前胸,韩聪挥清风剑挡,二人个显本领,挥舞宝剑交战之。

    刺、砍、挑、斩,挡、架、敲、让,演化剑法,尾随全身要害而击之。

    剑花散落,冰墙树起。白光闪耀,叮当作响。

    招招要害,剑剑绝处。

    诗曰:

    剑花散落萧萧雨,月华初宵乱飞絮。

    杯酒浮萍藏乾坤,青衣飘拂千重影。

    秋菊金穗画丹青,红梅疏芳雪片片。

    春风烂漫浪梦蝶,燕飞垂柳度江客。

    如此,二人来往三十回合,韩聪左肩划破流血,受伤而退,曰:“阁下高艺领教。”

    复越墙而出。

    孟潇亦不追赶,复入席饮酒。

    韩聪回府,上官问月使人伤口服药,谓曰“京城之内,能伤韩叔叔者,未闻也,何人所伤?”

    韩聪曰:“非居武将之列,未闻其名,守天牢二人之一也,料郜国府之人。”

    上官问月曰:“郜国公主广交门客,内聚重甲,恐有不安之事,其志未在李平之下。”

    韩聪曰:“天牢戒备森严,劫牢力不足也,非多人不成功也。”

    问月曰:郜高公主为人隐忍,谨慎,非问月所能,韩叔叔不可妄动,以免起疑心矣。”

    遂韩聪回府养伤,复思计策,欲救王氏,厅中行走,苦思三日不得计,心急落泪自言,曰:“吾义父若在侧,问月何愁乎?”

    问月言毕,记起韩子琪所赠锦囊,忙奔入佳阁,自绣枕之下,取黄色锦囊观之。

    锦囊内有字条,上写《解铃还须系领人》七个字。问月反复念之,解其意,非见王氏不成。疑、喜参半。

    正是:

    黄鹂欢唱道黎明,万里无云一线天。

    愁容淡月东流水,清风春雨百花开。

    话说上官问月,视韩子琪所留锦囊,其意半解,欲见王氏,坐轿来北街,停轿侯郜国公主车驾。

    郜国公主每日必巡视天牢,此处乃必经之路,少顷郜国公主车驾行来,问月起娇相迎,路中对峙。

    上官问月命人停轿,忙下轿至郜国公主驾前行礼,曰:“小人参见,公主。”

    郜国公主曰:“免礼、韩大人去往何处?”

    上官问月曰:“卑职今日,棋兴甚浓、去往公主府下棋也。未料街中相遇,公主去往何处?”

    郜国公主喜曰:“正合本宫之意,吾此去,入天牢视王氏矣。韩大人随本宫同去天牢,后回府下棋何如?”

    上官问月曰:“卑职愿随公主殿下。”

    上官问月回身上轿,随公主车驾,过两条街,车驾入天牢内院。郜国公主下车驾,问月亦下娇立侧,孟潇、齐思贤上前行礼。

    郜国公主曰:“二位将军不必多礼,孟将军随我,进内见王氏。”

    孟潇领名行之前,郜国公主入天牢,走至内牢见王氏,王氏手脚带镣铐,身着白色囚服,长发凌乱,偎墙而坐。

    郜国公主上前曰:“夫人有何所需,本宫尽可命人送至。”

    王氏曰:“多谢公主殿下。”

    王氏观一眼郜国公主,便低头无言。

    郜国公主立片刻而出。

    上官问月牢外候之,见郜国公主出天牢,上前行礼,曰:“卑职一事,有求公主。”

    郜国公主曰:“韩大人直言便是。”

    问月左右视孟潇等人,曰:“此事启齿难言,不便多人闻之。”

    郜国公主会意,退身边诸人。

    问月复曰:“卑职长闻,王氏贤德兼并美貌于一身,卑职心慕已久,望公主开方便之门,使卑职得见王氏之芳容乎?公主之大恩,卑职永不忘也。”

    上官问月躬身不起,郜国公主观之,顷刻大笑命侍官带入天牢。

    上官问月点首称谢,得入。

    郜国公主视问月背后言曰:前日送金银美女而不纳,以为不欢女色,所好者徐娘也。

    郜国公主此为得上官问月之心也。

    正是:

    东风微弱月无瑕,花落谁家且未知。

    罗裙漫漫影徘徊,素衣绵绵雁彷徨。

    九重天牢,三层地狱。

    上官问月入内牢见王氏,退去侍官,曰:“王妃可认得卑职乎?”

    王氏睁眼观一眼,复闭目而坐,曰:“若非韩大人之言,王氏已死矣。”

    上官问月复曰:“王妃可记,十六年前长安上官府,护卫将军上官羽。”

    王氏曰:“中臣名将,起能不计。”

    上官问月使女儿之声,言曰:“可闻有后人否?”

    王氏闻言疑之,细观上官问月。

    上官问月落泪,跪拜王氏脚下,言曰:“吾非别人,上官羽孤女,上官问月是也,藏于韩府,义父韩子琪育之。

    利于避祸,女扮男装,行使朝堂之上,近交太平公主、以便为国进忠也。

    祭太庙者,实为拖延时日,欲救王妃也。

    奈何月儿一介女流,无搏鸡之力,才末智穷,不能救王妃,出囹圄之苦、祭坛之劫,望王妃教月儿如何行使,可脱此危也。”

    王氏抱上官问月,喜而泣之,曰:“上官氏之恩,深似南海,高于泰山也,我何敢再有所求,王氏生死无关紧要,生有何欢,死又何惧。

    今日得见月儿无恙,吾死无憾也。”

    上官问月复拜曰:“王妃莫自欺也,众王唯宣王有德,王妃最贤,为国,为民,王妃不可有失也。先朝旧臣,殿下李纯,谁人能救,求王妃教之。”

    王氏曰:“先朝,红门众将遁隐山林,李纯不暗武艺,远在西南之地,居成都也。唯有一人能救我,然路途遥远,恐不及也。”

    问月喜曰:“何人,王妃速赐吾信物,月儿遣使招之。”

    王氏曰:“我义子正阳也。”

    王氏视自身左右,何来信物,撕下内衣一块,咬破中指,写血书递之。

    正是:

    千里飘雪狱中书,秋雁高飞雨纤纤。

    北风烈烈浮尘土,翘首顾望隔山河。

    上官问月怀血书,解外衣罗扣,穿戴凌乱,辞王氏出天牢,见郜国公主,行礼谢曰:“多谢公主成全,请公主许卑职回府换衣,再往府上拜访。”

    郜国公主观问月衣衫不整,笑曰:“韩大人且回府休之,明日复会未有不可也,起驾。”遂上官问月欢送郜国公主,回府见韩聪曰:“此事叔叔非亲为不可,入塞外请世子。”

    韩聪然之,怀血书,乔装出北门,死力奔往东北而去。

    却说正阳,继承父业,勤勉执政,众族长信服,草原大治,百姓安乐。

    王氏去之久,正阳思念王氏犹深,一日放马龙凤山,游览山景以飞思绪。

    龙凤山常闻龙吟凤鸣之声,故有此名。

    山高入云,峭崖绝壁。空谷葱郁,川水青幽。

    奇峰罗列、怪石嶙峋。

    玉芝葳蕤、瑶草绿缛。

    葭若麝香、荃兰甘菊。

    芎?鹤化、金铃罂粟。

    嘉卉灌丛,蔚若邓林。

    吐葩飏荣,布叶垂阴。

    麒麟朱鸟,龙兴含草。

    麋鹿穿梭,熊虎出没。

    仙鹤旭日,百鸟伴舞。

    正阳观凡间之美,心郁稍散,突闻山下有江海沸腾之声,正阳观之,乃自东向西,万马奔驰而来,突见万马之中一骑绝尘,金光闪耀,一匹黄驹,领群飞逝。

    此马名曰黄唐龙驹是也,日行千里,上山入水,犹如行走平地。

    正阳观之,血脉偾张,大叫曰:“天赐良驹也。”

    正阳三五丈跳跃,飞奔而下,截龙驹去路,龙驹无惧,双耳后撇,长头摇晃,张开巨嘴,正阳头上咬来,正阳侧身让之,龙驹起立,双腿刨正阳而下。

    正阳一跃,龙驹左侧立之,伸手抓马鬃,飞身而上,骑龙驹后背,龙驹惊之,左蹿右跳,起立倾斜,欲摔落正阳不能。

    正阳身贴马背,巨掌三击马臀,龙驹疼痛,上前蹿出一丈之外,放蹄奔之。

    正阳眼花而鸣,围走龙凤山三圈方止。

    正阳跃下马背,龙驹认主,犹如熟识多年,低声嘶鸣,脑蹭其身,不离左右矣。

    正阳大喜使左右抬金龙鞍配之。

    诗曰:

    天涯海角一线牵,驭风千里一日还。

    万马争锋苦望尘,行路飞鸟莫能及。

    入水蛟龙逐游鱼,上山麋鹿分高下。

    黄毛金丝旭日升,铁蹄飒踏平山川。

    正阳得良驹大喜,龙凤山狩猎三日,欲归之,蹬鞍上马,突有胸痛异常,全身颤抖,额冒冷汗,气力皆无,正阳扶鞍而立,顷刻复如初,正阳心思,怪也。

    正阳上马,率左右下龙凤山,见自东方,一人骑马而至。

    来者韩聪也,昼夜兼程,今日至此。

    韩聪躬身行礼,问曰:“诸壮士可识正阳乎?”

    正阳观中原之人,闻言谓曰:“吾便是正阳,壮士何人。”

    韩聪大喜跳身下马,取书递正阳。

    曰:“王妃危机,细事尽含书中。”

    正阳大惊忙取书观之。

    书曰:

    母子离别数载,子高空翱翔,母入囹圄,性命如朝露矣,约期未至何为,莫是情淡爱博,恩轻德浅?正儿若思几载母子情深,速来长安救母,母亲偎铁窗,时刻顾盼之,望儿速至。

    正阳观血书栽倒在地,左右忙扶起。

    正阳落泪,为包子曰:“子厚带壮士,自归之,吾入中原也。”

    正阳提铁枪,一跃上马,催马直奔西南。

    马群为之刨地造势,百鸟为之展翅争鸣。龙驹一声长啸,如生双翼,追风而走,顷刻不见踪迹也。

    诗曰:

    十万火急燎眉毛,思绪惶恐箭离弦。

    花树瞬息过脑后,山水眨眼弃之背。

    尊贵倩影伴左右,嘱咐语声鸣耳畔。

    点点之情江海深,拳拳之心得报恩。

    长安城,唐王祭祀鬼神,拜宗庙先皇。

    恐有乱,命使李平南门内,设祭坛,高三尺宽九尺,坛立。

    李平回奏唐王,曰:“往日贼劫杀场,汝有数万兵将而不得,汝之力微也。

    祭祀之日关闭四门,落千斤闸,不得进出,遣大将守之。

    祭坛内外重甲护之,逆者斩之。汝谨慎用事,祸乱朕所不愿见也!”

    李平领旨,曰:“罪臣谨遵旨意,祭坛无事矣。”

    李平拜退,入演武厅,点将十人,遣兵十万内外用事。

    正阳心忧王氏,恨不得飞至,一路马不停蹄度居庸关,过潼关,东门入、西门出,至长安城下。

    日已西斜,夕阳下正阳催马狂奔,官道尘土飞扬,自北门滚入长安城、守门将得李平令,关闭城门,千斤闸缓缓落下。

    马儿出汗如游水,正阳牵马儿前走,观大街左右,欲知王氏之信,见街侧墙贴告示,明日南门内,使王氏祭坛,正阳心稍安,思曰:欺吾母乎?遂向城内走去,隐没市井之中。

    上官问月日日使人探长安东、北二门,不见韩聪。

    正是:

    浮浮沉沉君不见,翻江倒海风萧萧。

    管弦飒飒擂鼓声,遮云蔽日雨淋淋。

    不知如何救母,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