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儒梦仙缘 !
他沉着良久,突然道:“我除了学习了儒射艺,还学习了儒数艺,可以为你卜筮一卦,该不该帮你,也许一切都要看天意如何安排了。”
帮人还要看天意?文东来真心无语凝噎。
“卜卦!”
虽然脑子里的记忆碎片展现了天儒大陆的‘数儒之艺’是何等的神乎其神,但毕竟只是这小子的道听途说罢了。
陌龙胜坐了下来,从怀中取出一根散发悠然香味的芥草,长约三尺,拇指粗细,翠绿如玉,形似竹木,有几道枝节,但枝干上却点缀着无数小如毫芒的小点点,犹如漫天繁星一样。
“数,计也;天命之数,如天象星辰,不可胜数;数儒之艺,也只是为人之所需,得‘一至九’中的一个数用来定心而已,你握着这根九节筮草,若它燃烧至哪一节,便代表你的命数是几,一切就看天意了。”
陌龙胜为他介绍,这就是‘数天命’,事实上不知道比知道好,这世上没有几个人在得知自己的天命之后还能保持镇定的。
“无论如何,任何数都是天命所归,你且宽心,不要担忧。”陌龙胜深怕影响文东来的心性,仍不放心地继续开导他。
文东来却是什么都没有想,只是将这筮草握在手中,心生怪异,握着根草,难道是要叉自己吗,脑子里茫然无比。
陌龙胜微微一笑,简要地为他讲解了一下数儒算天命的窍门儒学。
礼、乐、射、御、书、数为儒六艺,六艺中的数艺也是传自崇巫时代以来最古老的儒艺,它诞生于人智初开、结绳计数的时候,人类每行一步、每做一事都要小心翼翼的尽合天意,所以儒数艺一直被天儒大陆称为‘六艺之心’。
由此可见儒数艺在六艺中的至高地位和极难圆通的神秘性。
而今天文东来有幸得见,心里难免是又惧又喜,怕自己命太差,眼巴巴地看着。
“这是筮草,点算儒数艺要靠它,是用来计算天命的门器。“陌龙胜为文东来介绍着那一根竹草,依稀可以看到它与清冷月光的痴缠在空气中荡起一汪涟漪。
筮,上竹下巫,可以理解为用‘柔巫之术’,借‘竹节草’计算天命、占问吉凶。
陌龙胜直直地盯着文东来手中的九节筮草,无比肉疼道:“这种筮草是天生地养的怪力活物,不同于一般事物,可沟通天地灵性,占问吉凶;你好生握紧,没有我的同意,不准松手。”
文东来从他的表情中看出这‘九节筮草’应该是贵重稀少的好东西。
可是陌龙胜的话中提到‘怪力’二字。
他立刻想起脑子里那句“怪力一合’,难道真的有怪力。
“陌老师,请问什么是怪力!”
陌龙胜却淡笑摇头:“自六位儒主为天下清正溯源,天下群儒已经同源合流,怪力再难生出,怪力与六大神秘中的怪和力不同,我不知道怪力具体是什么,我只懂一句,子不语怪力乱神。“
文东来却觉得他是有意不说,自然他不说,自己也就不问了。
他微微低眉,将手中的九节筮草握的更紧了。
陌龙胜起身,向后退去几步,筋骨一转,摆出了一个弓马射箭的姿势,嘴角上扬,一道奇特力道从他身上弹出,扑向无双。
“天力、地气,烟火燎祭,引燃神筮。”
文东来这才发现自己手握筮草的姿势与陌龙胜弓马射箭的姿势就好像是天作之合一样,他们应该是在进行某种神秘未知的祭拜。
寂静房间里突然出现一道烟火光芒,那根筮草凭空点燃,如长香一样缭绕起沁人香味,钻入文东来的毛孔中。
…嗯…
冥冥中从苍天之上传来一道如雷闷声,可文东来却不是耳朵听到,而是心听到。
这种感觉非常奇妙,就好像古稀老人垂暮之时,尽知天意一样,人不动而心游方外,尽知一切。
“心无旁骛,只管去看你的天命,不要去看其他。”陌龙胜苦言相劝。
“传奇力一合。”
“传奇力一合。”
……
脑子里突然飘出了道道文字虚影如电影大幕一样快速放映着,文东来愕然吃惊看着这一切。
这真的是一个神秘且未知的发现。
刚刚才论及神秘未知的怪力,现在又出现了新名词,这天儒世界到底还有什么。
眨眼之间,他的身体就好像小型黑洞一样,鲸吞一般将九节筮草燃烧产生的传奇力全部吸收,一滴不剩。
陌龙胜静静站立在他身旁,不发一言地将一切看在眼中。
心中的震惊已不知该用什么来表达。
竟然是传奇力,这传奇力乃是天地初开的至初力量,六大神秘也是从中诞生的,也是儒修成圣的必需品,一般儒修纵是踏破铁鞋也难觅其踪。
没想到这小子竟然如此简单地就得到了这种力量,而且一节十合,若给他一根接天筮草,他岂不是可以立刻成圣。
陌龙胜哆嗦双手,狠狠地掐了掐自己的大腿肉,心中念叨一定要保持镇定。
事实上九节筮草是最低级的筮草,传说中的接天筮草可以从九重地底长到九重天上,饶是如此,九节筮草的珍贵性也是寻常财富买不到的,因为筮草都是生长在怪力纵横的未知之地。
燃烧筮草进行卜筮,实际上是一种‘儒同融’的祭祀,相当于燃香问天。
将天力、地气和筮草中的奇妙怪力汇同融合,得出‘天数’,天数即命数,圆通数艺的儒生自然可以根据‘天数’占问出吉凶。
普通人的命数都在‘一至九’之间徘徊,一为鳏寡,九为至尊。
01、02、03、04、05、06、07、08、09。
命数再辅以‘四柱学问’进行搭配,自然可以占问出吉凶或运程。
四柱是年柱、月柱、日柱、时柱。
四柱再配以天干地支就可以凝铸血肉儒府,支撑起一方‘儒门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