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城南碧翠--吴翠民和她的儿孙们 > 第5章 儿大成家 翠民不辞辛劳带孙忙

第5章 儿大成家 翠民不辞辛劳带孙忙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城南碧翠--吴翠民和她的儿孙们 !

    第五章儿大成家翠民不辞辛劳带孙忙

    母贤子俊迎娶两个能干媳

    ●引言

    母亲的关爱似空气般无处不在,同时也象春风般和煦,山水般明丽,蓝天般高远,清荷般无尘。儿女在关爱中迅速成长。儿子大了,男大当婚,女儿大了,女大当嫁。

    花好引来蝶飞,人勤唤得春早。母亲翠民的贤德、勤俭、多才多艺与持家有方,儿子的形象俊俏和才智出众。使毛家的两个小伙子及时赢得了心仪的爱情和婚姻;娶到了能干、贤淑的好媳妇。从此,圣洁母爱得以扩展与延续,对儿子的爱,将衍生并延伸到孙辈。

    一

    经过几天的旅途奔波,鹏飞于这天下午回到毛家塅。他习惯性的向自己家的方向走去,老远就看见自己家的房子已荡然无存,成了一片平地。正当他一头雾水时,一个乡邻来到他跟前说:“鹏飞,你回来了啊!你不知道吧,你家的房子地势太低,落大雨周围跑水不赢,你去新疆不久,房子就倒塌了,好在是白天倒的,冒伤人,你妈妈和你弟弟一直在本队龚家租房住,我带你去啰。”

    在乡邻的指引下,鹏飞来到妈妈和弟弟的租住房内。一进屋,鹏飞就饱含深情地喊道:“妈妈,妈妈,我回来了。”

    翠民正在厨房里捡场,听到喊声后连忙出来:“哎呀,是鹏飞!”她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见儿子平安归来,翠民那郁结于心的牵挂便顷刻放下了。她连连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边说边用慈爱的目光在儿子的周身打量,最后落在儿子的脑袋上:乱草般的头发,一张隐含倦意,好像没洗干净的脸。

    这时,正在隔壁家的鹏翔闻讯赶来。翠民便说:“你两兄弟好生谈下话,我到厨房里烧水去。”

    两年未见,此时相逢,兄弟俩笑脸对笑脸,感到特别兴奋。望着眼前高大魁梧的弟弟,鹏飞高兴而羡慕地说:“两年时间,就长成咯大的汉子啊!比我要高出半个头。”

    鹏翔微笑着说:“哥,回来了就再莫去新疆了,免得妈妈长期挂牵,为你操心。”

    鹏飞说:“农村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你跟我讲下看。”

    “农村现在比以前好多了,”鹏翔说,“以前的□□、五风、过苦日子,都一去不复返了。今年国家正式颁布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就明确规定了田地集体所有制。‘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前队所有。生产队范围内的劳动力,都由生产队支配。’农村情况来势很好,你现在是人民公社一名社员,就是要去新疆,也要经过生产队批准才行。”

    鹏飞笑笑说:“农村情况好了,我就不去了。”

    兄弟俩又谈了分别后双方的一些情况,这时候,翠民端来了热气腾腾的姜盐豆子芝麻茶。鹏飞两年冒吃妈妈煎的豆子茶,现在吃起来感到特别的口香、舌爽、味美。

    喝完茶,鹏翔起身说:“我两兄弟咯号汉子,睡一张床太挤,妈妈要我到后屋再开间铺。”说完他便忙去了。翠民走出厨房发话:“鹏飞,热水烧好了,快提水去‘灰屋’里洗个澡。”

    鹏飞痛痛快快洗完澡,穿好内衣内裤,抹干并梳好头发,从“灰屋”走到正房。只见妈妈正在开柜拿衣服,见鹏飞来了便说:“前年得空时,我给你两兄弟每人做了一套中山装,蓝色卡其的,你穿下看合身不。”鹏飞连忙接过穿上,然后车转身子让妈妈仔细看。翠民看后不觉脱口道:“要得,还蛮合身。人要衣装,佛要金装,穿了咯套衣硬出个相。明天带你到本生产队上走走,看看老邻属和毛家的长辈,还要带你到肖国英家里坐一下。”

    鹏飞问:“肖国英是哪个?”

    “她是我们本队社员孙合林的堂客,娘家在本地不远的肖家冲,她有个妹妹叫肖丽平,一直想嫁到我们队上来,姊妹在一个队,便于互相照顾。”翠民说到这里,有点欲言又止。

    鹏飞明白了妈妈的用意,没有再往下问。

    正如俗话所说:“行客拜坐客。”第二天,翠民带着一身新装的鹏飞,在本生产队走家串户,拜见长辈,会见邻里。当大家听到鹏飞说起“在新疆每月能挣五、六十元”时,都为这很高的工资表示惊讶,当听到鹏飞说不再去新疆时,都表示不理解:“这么高的工资都不去?”

    鹏飞解释说:“在家千日好,出外时时难,在外的难处那是一言难尽。虽说钱挣得多,那也是挣得多,用得多,井里□□还是井里好些。”

    母子来到肖国英家后,受到热情的招待。在交谈中,听到鹏飞今年二十七岁还冇谈爱时,肖国英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说道:“我跟你作个介绍要得吧?我有一个妹妹,”肖国英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又说:“只是你比她大八岁,看有没有这个缘份啰……”

    离开肖家时,肖国英还连连说:“好角色,好角色。”

    事情的发展果然按翠民所预想的那样,不久肖国英把妹妹喊到家里,再跑到翠民家喊来鹏飞,说是有点事。就这样促成两人见面、交谈,最终的结果是:男婚女嫁,双方都同意。

    接下来是翠民与肖国英的多次联系,商量,然后便是双方家庭关于婚庆的筹备。日子订在当年(一九六二年)的老历九月初一。

    老嗯婆要收媳妇的消息不胫而走,鹏飞结婚这天,许多年轻人一清早就来到毛家帮忙。翠民早就定好了他们的分工,有厨房、礼房、茶水、烟酒、接亲、鞭炮手等,这时都已各就各位。

    为儿子办喜宴,翠民浑身是劲,办事风风火火,十几桌酒席,都由她一人掌勺,几个年轻人为她打下手。她炒出来的菜,客人都说:“好吃,好吃。”

    哥哥结婚,弟弟鹏翔格外高兴,担任都管的他,忙得团团转,除了忙婚庆,婚宴上的事,又要联系花鼓戏戏班子,还要组织人力搭戏台子……

    用大红轿子接的亲,酒席办了十几桌,又请戏班子唱了戏,这在当时的农村算得上蛮热闹的;美中不足的是,当时鹏飞没有房,是租了别人的屋作新房的。

    二

    一九六三年五月二十二日,鹏飞妻子肖丽平生下一女孩,取名毛新权。翠民第一次做奶奶,感到很兴奋,除了搞全家人的饭菜,还要服侍儿媳坐月子,为孙女解包换尿布,一点也不觉得累。

    再说鹏翔,学泥工虽未出师,但作为名师手下的高徒,他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泥工师傅。一把泥刀在他的手中,就像杂技演员手中的小小道具,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娴熟自如,红砖墙砌得又快又好,经他粉过的墙面,平坦如砥,质量一流;而且,艺高人胆大,风险度较大的高空作业,别人不敢上的,他能上,而且能面不改色心不跳。

    他和师傅、师弟们,很快就成为了一支城市建设的生力军,湘阴县的许多厂房、医院、学校、仓库等建筑,都留下了他们辛劳的足迹。伴随着时间的延伸,他们的技术更好了,知名度更大了。

    到了一九六三年底,翠民对鹏翔说:“还有个把多月过年,起屋的材料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你喊起你师傅和几个师弟,还喊一个木工,一合手,把我们自己家的新房子建起过年好啵。”

    鹏翔说:“妈妈就是比别人会想事些,今夜我就去师傅家商量下,看怎么安排。”

    当晚,鹏翔来到师傅家一说,师傅立刻来了劲,爱徒要建新房过年,这是大事,其他基建业务都暂时停下。他当即派人喊来鹏翔的几个师弟和一个木工,尽夜商量,决定明天动工。

    第二天开工,大家都是房屋建筑的精兵良将,工程进度很快,到吃中饭时,整个房子的土砖墙就砌得有米把高了。

    翠民也成了个大忙人,一身青色的父母装,系一条碎花格子长围腰,为了防油烟,她将一条深色毛巾缠住整个头发。上午,翠民为大家煎了两次姜盐豆子芝麻茶。搞七、八个人的中饭,炒了一桌子的菜,都是她一个人所为。

    饭桌上,鹏翔的师傅用筷子夹住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然后边嚼边伸出大拇指说:“咯肉,那真是搞出了好味道!鹏翔命好,有个又能干又会搞吃的妈妈。”周围的徒弟都纷纷用语言和神态附和着师傅说的话。翠民一边劝大家吃菜,一边不好意思地笑道:“刘师傅太抬举我了,不敢当,只要饭菜合大家胃口就好。”

    刚吃完中饭,翠民又煎好了香喷喷的芝麻豆子姜盐茶……

    短短三天时间,一栋一连三间的土砖新屋就建好了!两间住房,一间厨房。房体坐北朝南,很有气势,墙面平整,瓦路流畅,邻居们看了都说这房子砌得好。

    后来的一连几日,本生产队的社员每晚轮流着前来道喜,燃放一挂鞭子。说几句诚心的祝贺话。好客的翠民又忙了好几夜,她心里喜滋滋的,从今以后,再不去租房住了。

    有了新房子,翠民又把大儿子鹏飞夫妇接回来,全家四人住。鹏翔做泥工,鹏飞夫妻出农业工,翠民有时外去做缝纫,就由儿媳妇在家搞家务。

    一九□□年十一月,肖丽平又生下老二毛景权。

    连生了两个女儿,肖丽平真的感到有点对不住鹏飞,特别是对不住这么尽心尽意照护儿媳的婆婆,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婆婆又是旧社会过来的人,会不会对她和她的女儿心生嫌弃呢?

    然而,让肖丽平没想到的是,婆婆对此竟然毫不介意,仍然一如既往,服侍肖丽平坐月、洗屎片、换尿布、孩子生病时不眠不休的照料,尽心尽力,毫无怨言,这使肖丽平深受感动。

    这一天,翠民的弟弟吴子赞来了。年届不惑的子赞,现住长沙,系湖南省手工业管理局的干部。他是局里的笔杆子,平日里忙得很,这次,他请假为自己家属返城一事奔走于长沙与湘阴白水之间,因而能抽空来看看四姐。子赞幼年时,生活起居均由翠民照料,长大后虽各奔东西,但因姐弟情深,故而联系颇多,主要是子赞常到毛家塅看翠民。

    鹏翔刚从外面收账回家,一眼看见舅舅,不禁喜形于色地喊道:“满舅,您来了,好久不见,全家人还好吧?”此时,翠民连忙退到厨房搞饭菜去了。

    子赞见外侄已长成高大英俊、仪表堂堂的帅小伙了,不由满怀高兴地说:“……鹏翔,该考虑下自己的个人问题啦。”

    得知鹏飞的妻子刚生下老二不久,满舅便要鹏翔陪他出西屋看望正在坐月的肖丽平和婴儿。

    当问起鹏飞到哪里去了时,肖丽平笑笑说:“满舅,不晓得您今天会来,鹏飞被大队派去参加水库冬修建设,昨天动身走的,要半个月后才能回家。”

    为了款待弟弟子赞,这天的中餐较为丰盛,有清炖老水鸭、清蒸土鲫鱼、还烹出了翠民最拉手的红烧肉、还有刚从菜园里砍下来的时鲜蔬菜……吃饭之前,翠民特意给儿媳端出了一菜碗鸭肉。

    满舅走了,鹏翔却记住了满舅的话,真的该考虑下自己的个人问题了。

    斗转星移,岁月匆匆。一年多过去,时间进入一九六六年下半年,此时,学泥工已出师两年的鹏翔终于动了婚姻。

    这年秋末某日的一个晚上,鹏翔踏着月色,到附近的戴家冲走夜人家,在戴正叔的家里,看见了前来他家作客的侄女吴丽娟,约模十七、八的样子,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头上扎一对羊角辫子,模样俊俏,显得清純可爱。

    鹏翔从戴正叔对侄女的介绍中隐隐察觉到这女孩也许是家庭成份不好,因为,既然戴正叔夸她会读书、成绩好,但为何初中只读两年就辍学了呢?

    果然,在接下来的交谈中,戴正叔告诉鹏翔:“丽娟跟你一样,也是家庭成份不好,书读得多,也是空的,如今社会上招工都要讲成份了,她爹娘让她多少读一点开开眼界算了。”

    鹏翔眼前的这位戴正叔名叫戴正凡,是戴家冲一位颇有声望的长者,鹏翔与他关系较好。吴丽娟是她妻子吴富群的嫡亲侄女。鹏翔心想:“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要找对象,这姑娘不就是自己最合适的人选吗。”

    鹏翔心中有了想法,于是便告别戴正叔,兴冲冲回到家中,把此事以及自己的心意全部告诉了妈妈和哥哥,全家人兴奋不已,当夜商议了很久。

    第二天,鹏飞以坐人家为由特意来到戴家,当时,吴丽娟正在姑父家里与附近高丰学校的两名年轻女老师在一起唱“洪湖水”的歌曲,噪音是那么清脆甜润,少女的歌声像银铃般动听。

    鹏飞便趁机边听歌声边看人。附近学校那两位女老师他是认得的,这位头上扎两条小辫子、喜欢笑的女孩想必就是吴丽娟,他看了好一阵才回家复命。

    “妈妈,那姑娘蛮不错咧,大户人家子女,根底好,就看鹏翔与她有没有缘份。”

    翠民的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悦,自言自语地说:“那我明天一定去看看。”

    第二天早饭后,翠民带着鹏飞来到戴正叔家里,可惜姗姗来迟,吴丽娟已动身回家了,刚走半个时辰。群姑(吴丽娟的姑妈)满脸堆笑地留翠民母子坐,戴正叔连忙擂姜煎豆子芝麻茶。

    翠民很高兴地落坐,与对方寒喧几句之后便转入正题:“群姑,我今日来是有事相求的,我家鹏翔前天夜里在你家坐,看中了你的侄女,他不好意思开口,要我来打个前站,问问情况。”

    说到这里,翠民止住话,面带微笑地注视着群姑的态度。

    群姑略带惊讶地笑着说:“哎呀,鹏翔,那是好角色咧,人长得高大、漂亮、技术又好,又会挣钱,丽娟能找到咯样好的伢子,那是她的福气。”

    翠民听完,知道这事可能有蛮香,便连忙接话:“我与你两家隔得不远,我们毛家的情况你是晓得的,我想麻烦群姑把你侄女那边的情况介绍下好吗?”

    这时,戴正叔已从厨房端出两大杯热气腾腾的豆子芝麻茶递给翠民母子,然后笑容可掬地说:“好事多磨,莫性急,先吃茶,先吃茶。”

    三

    “我侄女那就不是娘夸女,硬是妹哩长得乖。”群姑一边吃茶一边说:“□□年,她从长康完小毕业,班上二十四个同学考初中,只考取六个人,我侄女就是其中的一个。”

    “丽娟家住哪里?”翠民问。

    老地名叫石板吴,现在叫长康公社石板大队,那真是个山青水秀的好地方。“不过,他们家土改后迁到了王思岩,那也是个好地方。”

    “石板吴,王思岩,那隔我娘屋里不远啦!我们那里解放前喊作江家冲罗家屋场,如今叫作白水公社清明大队。”

    “哟,江家冲罗家屋场,不远不远,我们两家娘屋里挨得近。我们娘家都姓吴,说不准是同宗同祠堂呢?”群姑很兴奋地说。

    接着,她们又围绕祠堂以及家族方面的辈份、字号进行了回忆。结果真的是同祠堂。

    同宗,而且又没反“派”(指辈份),论起来翠民还是吴丽娟的姑妈辈。还有,吴丽娟嫡亲姨父的亲妹妹,就是鹏翔的满舅妈。鹏翔的一个叔伯姑妈,是吴丽娟的伯伯、著名外科医生吴祖培的妻子。算是亲上加亲……

    随着交谈的深入,现场的气氛更加亲切了。

    群姑说:“丽娟出身于书香世家,母亲名叫胡慎君,如今在长沙当保姆,父亲名叫吴明新,在旧社会是有名的教书先生,解放后在本县汨罗教书,丽娟还有一个妹妹名叫吴上巳,两姊妹同娭毑住在一起,丽娟的祖父叫吴佑堂……”

    翠民问:“人称佑堂五爷是吗?”

    群姑说:“正是,正是。只可惜寿不长,六十岁就死了。”

    “我父亲解放前曾协助管理族上和祠堂的事,”翠民回忆说:“我记得佑堂五爷和他的老兄焕堂四爷多次来过我家,商谈一些族上的事,我父亲当时人称述三爷。”

    “哦,述三爷,有时也来我家,那里我还年幼,只记得我父亲讲述三爷会武功,打得四五个小伙子开。”

    随着交谈的深入,她们谈话的内容也更加具体了。

    群姑说:“丽娟是戊子的,今年还冒满十八岁。”

    “鹏翔是壬午的,今年进二十四岁,”翠民接着试探性的问道:“侄女的个人问题,姑妈姑父可以作得主吧?”

    “可以作一部分主,但是姑妈毕竟是出嫁之女,丽娟还有五个叔叔咧,”群姑接着又如数家珍似的讲出五个叔叔的名字和职业,当她讲到:“……五叔吴合丁在平江县总工会当干部。”时,坐在旁边一直未出声的鹏飞插话道:“吴合丁,我五十年代的同学就叫吴合丁啦!”鹏飞又进一步询问起吴合丁的年龄和相貌特征后,便认定这个吴合丁正是他当年的同学吴合丁。

    戴正叔若有所思地说:“噢,我记得丽娟的父亲讲过,他自己一心忙于教学,丽娟的娘又长年在省城当保姆,女儿将来的个人问题就由丽娟的五叔合丁作主。说五叔是当干部的人,见多闻广,由他作主,放得心。鹏飞啊,你跟吴合丁是老同学,这就最好,我把合丁的电话号码告诉你,你跟他先联系下,或者要他专程回湘阴一次。”

    群姑笑吟吟地说:“还蛮门当户对,我看是要得。”

    翠民连忙说:“要得、要得。”接着又讲了一些客气的感谢话,然后与鹏飞高兴离去。

    当天傍晚,在外面做泥工的鹏翔回到家里,得知这些情况后,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喜悦。第二天,鹏飞专程去县邮电局,按戴正叔提供的号码与丽娟的叔叔吴合丁通了话。

    在电话中,鹏飞首先自我介绍,引起对方的回忆和认可,然后双方在电话中亲热地以老同学相称;接着,鹏飞话锋一转:“合丁啦,讲个好事你听,我弟弟毛鹏翔看上了你的侄女吴丽娟,想跟她谈爱……”接着把鹏翔的情况作了一下介绍,并表示,到时候,如果双方冒意见,想请老同学回湘阴一趟,为侄女的婚事作主。电话那头,老同学吴合丁高兴地说:“好事、好事,正好丽娟的父亲也要我为丽娟的婚事作主。”

    不久,吴合丁专程从平江赶到湘□□家塅,看望老同学毛鹏飞,当然最主要的是来考察鹏翔这个人如何。

    当高大健壮而又英俊的鹏翔出现在他面前,并且诚恳地与他交谈了一番之后,吴合丁不禁暗自喜悦:“像这样的好小伙子到哪里去找?至于说鹏翔的家庭是地主成份,那也无关大局,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吗?只要在其他方面没意见就行。

    出于女性所特有的细心和细致,翠民又寻出了一张鹏翔的单人上半身照片递给吴合丁,说:“丁叔,这是去年照的,请您交给立娟和她的父母和亲朋戚友看看。”丁叔连忙说:“好、好。”说完掏出随身带的公文包,将照片小心翼翼地放在皮夹内。

    吃过翠民特意烹饪的美味饭菜,告别老同学鹏飞全家,吴合丁当即折回老家长康乡。

    四

    在长康公社思岩大队吴丽娟家里,丁叔把大致情况跟侄女说了一下,然后表示:“据我观察,鹏翔那伢子是个百里挑一的角色,一表人材,又有一门泥工技术;还有,鹏翔的母亲也是个百里挑一的能干、贤惠的好家娘。我看蛮好,叔叔就为你作了这个主,要得波?”说完便把鹏翔的照片递给立娟看。

    丽娟接过照片看了几眼,不觉面颊泛红,有点羞涩。她把照片递给身边的娭毑,娭毑戴上老花眼镜看了一会说:“长得相貌堂堂哟。”接着又把目光转向儿子说:“合丁啦,带着照片,同丽娟去你四爷家,请他看看吧。”

    四爷是丽娟祖父的哥哥,也是合丁父亲的兄长,人称焕堂四爷,他懂易经八卦,擅长给人看相。此刻,四爷从丽娟手中接过鹏翔的照片,仔细端详了一会说:“聪明一双眼,富贵二朵梅,眼睛和耳朵都生得好,还有,人中长、鼻子大、额头生得高,是精明、诚实、有福之相。”接着又说:“‘左眉高、右眉低,身边定有好贤妻。’丽娟啦,此人相貌端庄,一定是有福之人。你到了毛家一定要做个好儿媳,好妻子,你会有福享,有好日子过的。”丽娟不好意思地笑着点了点头。

    四爷的这番话,就更加促进了婚姻的顺利进行。

    第二天,吴合丁告别母亲,匆匆赶回平江县城,然后给丽娟的父母打通了电话,述说了情况,交换了意见,大家皆大欢喜,看来一切顺风顺水。吴合丁又给戴正叔打电话,交待了一些有关的事项,并要他带鹏翔去长康的王思岩一次。

    初冬时节,风和日丽,鹏翔和丽娟的姑父戴正叔相伴步行去丽娟家。

    自己是裁缝师傅的翠民,早已把儿子装饰一新,崭新的深蓝色中山装上衣,灰色卡其裤子,衣裤不大不小正合身。戴正叔赞叹说:“好马配好鞍,人要衣装啊……”

    按照吴合丁的安排,戴正叔将鹏翔带到王思岩丽娟的另一个叔叔家里,然后又派人去通知丽娟前来。因为事先没有通气,当时丽娟还在干农活,刚从田里上来,一双赤脚,一只裤脚扎得高,一只裤脚扎得低,一边走路还一边梳头发,直的有点狼狈。

    丽娟被引进叔叔家后面的厢房,骤然当着鹏翔和姑父的面,不觉两颊绯红,她笑着朝鹏翔点了点头,然后细声细气地对姑父说:“又不早点通知我,冒做一点准备,刚从田里上来,一双赤脚……”

    鹏翔挺大方地笑笑说:“劳动光荣,你这是劳动本色……”

    屋子里,三个人按三角形的三点坐好。戴正叔环视下这两个年轻人,然后用认真的语气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谈爱,首先是从谈开始,通过谈,了解双方,加深认识。好波?”说完便起身离开,并把门掩拢。

    大约个把小时过去了,两个年轻人同时从厢房出来,红扑扑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戴正叔当即分别与两人谈了话,对方的回答都是肯定的:“我冇意见……,我同意……”

    当天下午,鹏翔与戴正叔高高兴兴地赶回了家。

    五

    不久,丽娟又来到戴家冲姑妈家。群姑特意带她到了鹏翔的家。

    进门之前,先团圈看看屋。眼前是一栋一连三间的土砖房:两间住房,一间灶屋,厕所搭在屋后面。说实话,这样的住房条件,在当时农村中只能算一般般。

    走进屋内,只见从厨房里走出一位身材高大,头发斑白,年约五十来岁的大娘。丽娟心想,这就是自己未来的家娘吧!乍一看,她感到有点望而生畏。

    群姑急忙向前打招呼:“翠姐,今日特意带来一位贵客,到你屋里坐人家。你家今日蛮清静,你大媳妇丽平呢?”

    “噢,稀客、稀客,难怪今日早晨喜鹊在屋顶上叫罗。”翠民连忙解下身上的围腰,笑吟吟地接着说:“丽平带着两个细的到她娘屋里去了,鹏飞出工、鹏翔做艺……群姑,咯就是丽娟吧?”

    “是的、是的,按吴家祠堂的辈份,丽娟也是你的子侄辈,亲上加亲咧。”

    丽娟霎时脸蛋飞红。

    翠民微笑着说。“哎呀,你看我只顾谈话,还冒吃茶,让你们光坐着。群姑,我去厨房煎茶,你们坐。”说完便进入厨房。

    趁翠民煎茶去了,群姑迅速带着丽娟在屋内“巡视”起来:两间住房,翠民与鹏飞全家住一间,鹏翔一人住一间。房间内,都显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床上的花被子折得棱角分明、线条整齐。粉得白鹅一样洁白的墙壁上,贴着好看的风景画,房子里的木器虽然很陈旧,却显得干干净净,摆放得整整齐齐。她们又来看厨房,此时翠民正忙着煎茶,丽娟飞快地扫了一眼,只见灶屋宽敞,光线明亮,地面索索利利,一间大灶,一个大碗柜,还有饭桌、椅子……所有炊具的摆放都显得井井有条。看了这样的厨房,就能断定这厨房的主人是讲卫生的,是勤劳而能干的。

    翠民端上了豆子芝麻茶,丽娟喝了一口,感觉味道很好!平常很少能喝到这么美味的茶。

    茶喝完了,翠民拿把椅子坐在群姑和立娟的斜对面,然后诚恳的笑着说:“群姑,你今天来得正好,我还打算过几天上你家的门呢。不知你晓得不,一九六二年我家鹏飞结婚,我们做热闹的搞,办了十几桌酒席,请了戏班子唱戏,还用大红轿子接的亲;但没想到后来就为此事,我受到了大队领导的严厉批评,给我扣的帽子是‘说我复古,铺张浪费……’这次,大队干部已提前上门交待我:‘鹏翔结婚必须一切从简’。”

    翠民停了一下接着说:“我们娘崽商量好了,两家的成份都不好,都要从简,女方不要搞陪媒酒和出亲酒,男方的“报日”和“过礼”还是不能少的;只不过结婚酒宴这些场面上的礼数搞大了就影响大,我打算只办几桌饭,不收礼金,招待双方亲戚和最好的朋友。”

    翠民刚说完,没想到丽娟马上说:“我冇意见,道理讲得清,牛肉敬得神,一切由您安排,我父母和亲戚都听我的,我看连‘接亲’都可以免去,我们自己走路来。”

    见丽娟响当当地表了态,不由翠民心生感动,她伸出双手一把握住立娟的手,注视着未来儿媳妇俊俏的脸庞,目光中充满着感激和慈爱。此刻,丽娟心中原来那高大而令人生畏的婆婆形象,原来竟是这么的亲切和慈祥。

    翠民动情地说:“丽娟啊,我们都是吴家的女儿,吴家与毛家有缘啦!能找到你这样通情达理的好媳妇,这是我们鹏翔的福分。”

    一番知心交谈过后,丽娟依依不舍地告别翠民,同姑妈离去。

    不久,翠民又遵循传统习俗,打发鹏飞去立娟家“报日”和“过礼”……

    六

    一九六六年老历十二月十二,冬季里一个难得的晴朗日子。五叔吴合丁与三叔、满叔,带着吴丽娟以及她几个要好的女同学,一同从石板吴钟家大屋的叔叔家出发,步行前往毛家塅。

    南方的冬天不像北方那样寒冷,山丘上的杉树仍是绿叶葱葱,一路上偶尔还能看到鸭群在池塘中悠闲游弋,不远处山上,枫树叶子已变成了深红色。这片红色,给江南冬季的田原和丘陵缀上了一抹盎然生气。正好象征着此时立娟的内心感受:那对爱情对理想生活的火热追求。

    这是一个物质较匮乏、生活较简朴的时代;也是一个厉行节约、破旧立新的时代。不用男方抬轿或开车去接亲,女方徒步前来男家做新娘,一路上没有鼓乐、鞭炮,一个简约得再不能简约的“取亲”仪式。

    丽娟一身青蓝的学生装打扮,化了淡妆的脸庞显得更加俊美。大家一路上以新娘子为中心,有说有笑,不知不觉来到了毛家塅,来到了鹏翔的家门口。鹏翔家的屋前早已悬挂了四个大红灯笼,大门两旁张贴着一副字体硕大、笔力雄健的新婚对联,上联是:“红莲开并蒂”,下联是“采凤乐□□”横批是“永结同心。”

    一阵列噼哩啪啦的鞭炮声骤然响起,等候多时的鹏翔及亲友热情地把丽娟一行人迎进家里。屋子里贴着大红喜字,鹏翔的住房即洞房门口两旁,贴着一副字体娟秀的婚联:“花开并蒂姻缘美,鸟飞比翼恩爱长。”横批:“百年好合”。翠民和鹏飞的住房门口,也贴着一副醒目的婚联:“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横批:“相亲相爱”。

    立娟的叔叔吴合丁在屋内寻找老同学鹏飞,而鹏飞上午十点多就已专程去湘阴码头,迎接从长沙动身的丽娟的妈妈胡慎君了。接回了亲家娘后,鹏飞这才有时间与吴合丁扯淡、聊天。此时,亲家相见,分外亲热,翠民一把握住胡慎君的手,共话家常客套,亲热如同姊妹,颇有相见恨晚的感慨。

    整个婚礼的进程均按翠民所预计和安排的那样进行。

    这天中餐办了三桌饭,赴宴宾客只有丽娟妈、叔叔及婄吴立娟同来的几位女同学,鹏翔的同事以及毛家塅自家屋里的宗亲和乡友,翠民一再表示“不受一分钱的礼。”客人只好作罢。

    下午,任凭翠民和立娟夫妇怎样挽留,同来送亲的三叔、满叔以及丽娟的几个女同学都匆匆赶回石板吴去了。入夜,来了很多准备闹洞房的青年男女,没多久,新郎新娘被人们簇拥送入洞房,开始了闹洞房。

    年轻的小伙子充当了“闹”的主角,他们以“新婚三天,不分老幼”为由,变换着各种“闹”的内容,把新娘闹成了大红脸。最文明而且也是最主打的节目是“吃抬茶”,即新婚夫妻抬起放着一杯杯豆子芝麻茶和各色糖粒子的茶盘,依序走到闹洞房的客人面前敬茶,但客人须赞茶,而且要赞得好才能喝茶、吃糖。客人中不乏口才中的佼佼者,茶赞得蛮有水平,就像诗歌朗颂一样,声音宏亮,还押了韵。

    第一位赞茶者有点俏皮的说:

    喝茶吃糖口不干,

    开口先赞新郎倌。

    在外砌墙技术好,

    在家又会抬茶盘。

    屋子里响起了一片掌声,大家都说赞得好,赞茶者从茶盘端起一杯茶喝下,又随手抓了几颗糖粒子。第二位赞茶者赞新娘漂亮:

    瓜子脸,大眼睛,

    八字眉毛两边分。

    翔哥身高有力气,

    抱个美人回家中。

    室内又是掌声响起,大家纷纷叫好,赞茶者得意地从茶盘抓了一把糖粒子塞进口袋,然后端起一杯茶走开,慢慢地喝着。

    鹏翔和丽娟抬着茶盘走到下一位面前,这位赞茶者想了一会,然后开口道:

    赞了新郎赞新娘,

    轮到我来赞洞房,

    蜡炬两根满屋亮,

    洞中一对好鸳鸯。

    夫唱妇随同心曲,

    郎才女貌配成双,

    劳动夫妻感情好,

    革命伴侣恩爱长。

    赞茶在继续进行着,屋里不时爆发出吆喝声和鼓掌声,一次次把赞茶的热闹气氛推向□□。赞茶过后,唱歌节目又开始了,在众人的要求下,吴丽娟首先唱了一首《敖包相会》,然后,她与鹏翔一起合唱了《大海航行靠舵手》、《浏阳河》等多首革命歌曲。屋内的客人也参与了合唱,年青人的歌声为婚礼之夜增添了喜庆的特色和魅力。

    在东边屋里闹洞房的同时,西边屋门口不时响起噼啪的鞭炮声,队上一些中老年男女兴高采烈地前来道喜,一路上还高声地吆喝着:“到老嗯婆屋里道喜去哟!”

    娶得贤淑健美的新儿媳,翠民高兴得满脸堆笑。她忙着和大儿媳肖丽平接待前来道喜的乡亲。豆子芝麻茶煎了一罐又一罐,糖粒子发了一轮又一轮,直到子夜时分,客人陆续离去。翠民才关好大门上床睡觉。

    躺下之后,翠民的思绪无法平静,对已故丈夫毛梓琴的刻骨铭心的回忆,此刻像潮水般涌入大脑,清楚地记得,自己嫁进毛家时那豪华的婚庆场面,新婚不久与丈夫牵手于花前月下的柔情蜜意,还有,当年送梓琴上抗日战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梓琴寄回来的英姿勃勃的军装照片……

    回忆至此,思绪突然拐了一个弯,想起了痛苦而伤心的往事。那是重病中的丈夫枯槁般的形象,特别是梓琴临终前诚心诚意力劝妻子适时再嫁的急切神态,真的催人泪下……唉!翠民长叹了一声,在心里默默地说道:“梓琴,你是一九三四年走的,一晃过去三十多年了,我一直遵守自己“生是毛家人,死是毛家鬼”的承诺,苦守毛家,耐烦带崽。如今,两个儿子都已结婚成家,你在九泉下有知,应该感到高兴!我后面的路还很长,你要保佑我健康平安,我还要把毛家的孙带大,一个个都培养成人才。任务完成以后,我就会来与你相会的……

    一阵阵疲倦感袭来,翠民的回忆变得越来越模糊,没多久,她便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含辛茹苦抚育九个乖巧孙

    ●引言

    当年做母亲时,曾经是儿子的保姆,如今当娭毑了,又是孙辈的保姆。

    因为儿子儿媳要在外做工、出工,以谋生计。他(她)们的九个子女,除了在母亲怀中吃奶,其余绝大部分时间,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到中学毕业,娭毑翠民给予他们的不仅仅有尽心的生活料理、精心的饮食安排,更有一种蕴含严格家教的不可替代的爱。正是这种寓教于爱的大爱,促使他(她)们健康成长、个个成材。

    一

    眼看侄女嫁了一家好人家,而且婚事又办得圆圆满满,叔叔吴合丁不由满心欢喜,他在立娟新婚后的第一天便匆匆搭班车赶回平江了,丽娟的妈妈也心满意足地于第二天搭船回了长沙。

    按照当地传统礼节,婚后第三天,新娘要带着新郎回娘家。翠民早已准备了丰厚的礼物。这天,丽娟与鹏翔带着礼品,双双来到石板吴的三叔家。因为,自从丽娟出嫁后,娭毑便带着丽娟的妹妹住到三叔家。

    鹏翔跟丽娟一样,一声声的娭毑,叔叔喊得很亲热,叔叔和娭毑都高兴不已。吃过丰盛的午饭后,夫妇俩又带着礼物,登门拜见了四爷和满叔,然后又挨家问候了当地的乡友。看到丽娟小鸟依人般亲密地挨着鹏翔那高大的身躯,大家都背地里说:“丽娟命好,找了一个好丈夫。”遵照当地“贺新客”的风俗,为了增加热闹气氛,鹏翔又自掏腰包,请戏班子在石板吴唱《红灯记》和《沙家浜》等两场花鼓戏,以飨乡亲。

    新客贺戏的消息不胫而走。当晚,石板吴戏台上的锣鼓尚未打响,而台下早已站满了前来看戏的人,只见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观众不仅有石板吴的乡亲,还有周边许多地方的乡亲。忽然听到铿锵的锣鼓声、悠扬的胡琴声,清脆的木鱼声依次响起,接着一齐奏响,戏中人物开始上场,戏便开演了。

    鹏翔看着眼前的场面,高兴地对丽娟说:“这场景有点像鲁迅先生在《社戏》一文中所描写的那样。”丽娟听后连连点头说:“我也有同感……”这两场戏一直演到十二点半才结束。

    第二天,鹏翔夫妇告别娭毑、叔叔,回到了毛家塅。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翠民待丽娟就像亲娘待女儿,耐心地教她做饭做菜,做衣服和做其他事,还教她如何做人;而且,从不发脾气,从不摆架子,丽娟感到自己真的落在了福窝里。

    称呼媳妇,婆婆翠民一口一声地喊“娟伢”,丽娟听了,有一种如同亲娘呼唤女儿般的亲切感,心中热乎乎的,很温暖。她满怀小字辈对长辈的关爱和尊敬,以小孩子的口吻,亲热地称呼翠民为娭毑。看到婆媳关系相处得如此融洽,鹏翔心中感到无比的欣喜,家中的事不须他操心了,他就一心一意在外干他的泥工。

    当时在农村,个体泥工为了便于外去联系泥工业务,以公社为单位的众多泥工往往会自发组成泥工建筑队伍,推举出能人为头。而鹏翔就是城南乡泥工队伍的头。因为他不论建筑技术、胆量气魄以及对待工作的认真程度,都堪称首屈一指,用泥工们的话说:“翔哥是全跨子角色,我们都只能甘拜下风。”那时候,城南公社的基建队伍,在湘阴及其周边县城都已打开了市场,做开了门路,可说是名声大振,大名鼎鼎。

    能者多劳,鹏翔成为了大忙人,在外砌墙忙基建,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难落屋。就在嫂嫂肖丽平一九六七年八月十九日生下第三个女儿毛要权之后,一九六八年,丽娟生下了大女儿毛玲令,升为父亲的鹏翔却直到三天后才得以回家。在此之前,他正带领他的基建团队在湘阴的白马寺为公家砌仓库,因对方对工程建筑催得紧等原因,作为主角的鹏翔动不得身,只能一再推迟回家的日期。

    每一个孙的问世,都给充当“保姆”的翠民增添以下新的工作内容。一是要带嫩崽,解包,换包,洗尿布,二是要服侍坐月子的儿媳妇,一日三餐,要搞点好的补充营养。

    至此,鹏飞有三个女儿,鹏翔有一个女儿。后来,丽娟和丽平两妯娌又先后生了女儿。

    一九六九年,鹏翔的二女儿毛笑出生。

    一九七零年七月十一日,鹏飞的第四个女儿毛满权出生。

    一九七二年,鹏翔的第三个女儿毛伟玲又呱呱落地

    就在伟玲出世不久,大儿媳肖丽平生下一个儿子,这真是天大的喜讯,毛家人都很高兴,特别是翠民尤为喜欢。她为孙子解包、换包、洗尿片,不厌其烦,不觉其累;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没想到这个小孙子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带到一岁多一点就夭亡了。毛家人都很伤感,特别伤心的是翠民,那一段日子,她的眼圈经常是红红的。

    一九七四年,鹏翔的第四个女儿毛仕玲诞生。

    至此,翠民膝下已拥有八个可爱的孙女。作为祖母,她对孙辈一如既往,悉心照料丝毫也没有嫌弃女孩的感觉。

    二

    之前,八个孙女都归翠民带,后来,鹏飞夫妇的女儿渐渐长大了,生活上慢慢可以自理了;而鹏翔夫妇的女儿年纪相对还小,因此,翠民便把带人的重点移到了二儿子这边。

    一九七五年五月初九,翠民家附近的江军大队,某户一姓孙的女社员生下一个男婴,而她自己却不幸因难产而死。男婴的父亲悲痛之余,考虑家里已有两个儿子,便决定把这个刚出生的儿子送个好人家算了。翠民闻信后,特意来到这个不幸的家庭对男婴的父亲说:“你要急急乎乎去找家好点的人家,快点把小孩送去。在冇找到受主之前,我把你儿子抱回我家,我儿媳妇生完小孩还不久,有奶,人就归我来带,先保住你儿子的小命才行。”于是,在男婴父亲再三的感谢声中,翠民把婴儿抱回了家。回家后,丽娟负责喂奶,翠民负责带人,比带自己的孙女还认真。左邻右舍来看老嗯婆,翠民对大家说:“这上上下下只有我家丽娟有奶,我们不带不行,不带,细伢子会死,那就作了孽。”

    七天以后,男婴的父亲来了,一进门看到孩子长得很好,就对翠民连声表示感谢。原来,他在县城找到一家好人家,这家屋里的堂客,几天前生下的孩子不幸因急症病死了,这女人年纪不小了,刚刚把奶发起,还没有退,她害怕再生,正想带一个男孩做崽……说完,这位男人把男婴抱走了。

    全生产队的人都夸翠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老嗯婆这次又救了一条小生命,做了一件大好事,好人会有好报的。”

    许多社员都晓得老嗯婆是个一惯同情弱者,乐于助人的好人。他们至今还记得,当年,附近几个队的五保户都得到过翠民各方面的帮助,这些五保户的家里,都留下了当年老嗯婆爱心帮扶的足迹。发生在新华九队的故事大家还记忆尤新。因鹏翔的师傅家住新华九队,翠民有时也免不了随同儿子去师傅家串门。时间久了,闻听到队上有一个名叫付娭毑的五保户,非常孤单,于是翠民善心大发,一有空就上门帮老人搞家务,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1968年夏天的一个晚上,老人病得很厉害,知道自己要寿终正寝了,她在半昏迷中还跟屋内的人喊着:“快把翠大嫂喊来,我有话跟她说。”翠民闻讯后赶来,跟老人谈了些安慰的话,然后帮老人洗澡,全身弄得干干净净,付娭毑最后躺在翠民的怀里安然逝世。这些事至今传为美德,大家都在翠民的背后夸她:“好人定有好报的。”

    一九七六年五月初九日早晨,丽娟生下一个男婴,翠民忍住心中的万分高兴,连忙拿出消了毒的纱布,然后用自己曾经无数次咬断线头的牙齿,隔着纱布,一下咬断脐带,在小孙子的哇哇啼哭声中,翠民挥动一双巧手,麻利地展开棉片,敏捷地为孙儿包上包,然后抱在怀里,送给床上的丽娟看,只见包裹中的男婴肉嘟嘟的小脸,红朴朴的肤色,转动着一双水汪汪的眼睛,四处张望。翠民和立娟都笑了,笑得格外开心,她们心照不宣的一个共同兴奋点就是:“我们毛家,终于有男孩了!”

    翠民之所以“咬脐”接生,那是有原因的。丽娟临产前个把月时,她妹妹婆家一个岳阳的亲戚,是个有多年临床经验的老接生员。当时这位亲戚正好来湘阴有事,她知道了丽娟的情况,考虑到毛家塅离医院较远,为了确保分娩时万无一失,她向翠民交代了一些接生常识,并传授了无消毒隐患的“咬脐”方法。后来,丽娟发作时果然来不及去医院,所以才有了娭毑咬脐接生的故事。

    当时有细心的人告诉翠民:“老嗯婆,太神奇了,您去年救的那个男婴是五月初九出生的,您的孙子也是五月初九生的,相差整整一年。”翠民听后,心头一震,难道这是机缘巧合?还是……大家都认为这正是“好人必有好报”的灵验。

    娭毑不知从哪里听来的:“留存,保管好孩子的胞衣(即胎盘),就能使孩子一辈子平安无恙,发子发孙。”所以,她把小孙子的胎盘放在一只罐子里,上面再放些石灰,然后将罐密封、扎紧,放在她的床脚下。

    鹏翔与丽娟都想为儿子取个好名字。而丽娟的父亲吴明新是一位饱读诗书的中学语文教师,他老人家煞费苦心,为外甥取了一个“毛九如”的大名。

    “九如”一词的典故源于古诗《天保》。《天保》是我国《诗经》里面《小雅》中的一首诗。全诗共六段,其中的第三段和第六段连用了九个“如”字:“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该诗极具气势和感染力。取名“九如”,独具心裁,寓意吉祥、发达。毛家人和所有的亲戚都认为这名字取得好。

    九如在妈妈的精心哺育下,在娭毑的尽心照料下,整个幼年时只在八个月大时生过一次病。

    那是隆冬里的一天,从田里回来后的丽娟刚开始洗澡,肥皂开满了一身,突然听到娭毑的叫声:“娟伢,娟伢,你快来看看啰,九如发高烧咧!”丽娟慌忙轮起空同棉衣和棉裤,跑拢来一摸额头:“哎呀,有点烫人!”,说完便抱着九如往县里跑,一下子惊动了全生产队里的许多人。大家都想来帮忙,有人要开手扶拖拉机送,还有人说要用摇篮抬。丽娟害怕极了,全身不知哪来那么大的力气,上十里路程,迈开飞快的大步,抱着九如没有换手,终于一口气抱到县人民医院看急症科。医生马上看病打针,不一会就说:“没大问题啦”丽娟这时才松了口气。没多久,生产队有人开了手扶拖拉机来接丽娟母子。全生产队的人都虚惊了一场。翠民看在眼里,心生感动。她抱着九如对丽娟说:“娟伢,快去洗澡,你还开满一身肥皂没洗呢。”

    没想到第二年搞运动,“胞衣”的事被上面来村的包队干部发现了,说这属于封建迷信,于是几个干部突然来到翠民家,硬要将罐子丢掉,多亏翠民再三苦苦哀求,眼泪都流出来了,才总算保住了这只“胞衣”罐子,之后,为稳妥起见,翠民将罐子深埋在后山桔子园外面的一个隐蔽之处,这才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三

    娭毑在为人处世上的许多优良品格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孙辈。

    应当说,讲究节俭是娭毑与生具来的传统美德。

    在那个时候,大儿媳丽平和二儿媳丽娟要出工,几个孙子都是由娭毑带的。如果在夏季,翠民每天中午就会在大池圹里提九桶水,放在脚盆里晒热,晚饭前轮流给九个孙洗澡。孙辈穿的衣服都是她和丽娟做的。或是用旧衣改的,或是用另碎布拼的。

    1978年左右,鹏飞的四女儿毛满权右眼长了个大疮,眼睛无法打开,不能上学,上医院打针要很多钱,奶奶便天天用茶叶捣碎帮她连敷上半个月,终于治好了眼疾。

    娭毑八个孙女,个个都看得重,没有半点重男轻女的老封建思想。

    鹏翔的大女儿毛玲令一九六八年二月十七出生。小时候非常听话,聪明伶俐,长得也漂亮。还没来得及起名字时,因叫声如银铃般好听,大家都叫她玲子。她一岁八个月就“全托”给娭毑带,因为老二出生了。

    二女儿毛笑一九六九年十月二十三日出生。小时候乖巧听话、讨人喜欢,特别是最爱笑,奶奶就叫她笑笑。上学报名时取名毛笑玲,直到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后报名时,老师开玩笑说:“我看你一副喜欢笑的模样,不如就改名叫毛笑吧,愉快、吉祥的含义,叫起来又顺口,多好的名字,没想到毛笑玲当即同意老师的意见,于是把毛笑玲的玲字去掉,成为了喊起朗朗上口的毛笑。应当说,娭毑最喜欢热情、开朗、勤恳而听话的老二毛笑。

    三女儿毛伟玲一九七二年四月二十一出生。这是第三个女儿了,大家都说应该是尾子了吧,所以都叫她尾子。尾子晚上不睡白天睡,妈妈和娭毑对她真的像待宝贝一样,特别是奶奶,经常一边摇着摇篮一边摸背,口里还喊着心肝宝贝,宝贝听话。有时还唱着摇篮曲:“摸背摸背,荣华富贵,借龙爪,摸狗背。”不久,尾子取名为毛伟玲。老三生下来不久,附近有一个生了三个男孩而无女孩的家庭,要用他家的一个男孩与伟玲相兑换,但因娭毑和鹏翔不同意而不了了之。

    四女儿毛仕林,一九七四年三月初五出生,当时,仕林这孩子一生下来,就有好心人登门劝说:“老嗯婆,你毛家两兄弟各生了四个女儿。加在一起是八千斤啦!在农村做功打夫的,一定要有个男孩才好呢。计划生育这么紧,何不把小四找个好人家送掉,以后再生个男孩如何?”翠民说:“我晓得,你是一片好心,谢谢你,我不重男轻女,我对孙女个个看得重,就是她爹娘要用妹哩去兑伢崽回,我也不会同意。”那位好心人得了麻塌,从此,全生产队就再没有人来提这类事了。

    鹏飞的大女儿毛新权从小身体不太好,硬是娭毑主动请缨,把她抱了过来,精心调养,数年如一日。如今毛新权五十挂零的人啦,至今想起娭毑的恩情,仍然感动得落泪。

    、鹏飞的第三个女儿毛要权患了慢性肠穿孔疾病,这孩子当时还只有五六岁,从小就肠胃不好,治疗了一个时期,后来没钱治了,几乎决定将她丢弃时,多亏了仁慈心肠的娭毑及时出手相救。对她不离不弃、耐心喂养,终于战胜了病魔,从死神那里抢回了要权的幼小生命。

    在八个女孩中,鹏飞二女儿毛景权跟娭毑学厨艺学得最好。她说:“我

    从小读书不多,但为人还热情大方,出得众,舍得问,我现在的好厨艺就是从小跟娭毑学的。而且,娭毑对待任何事件都不愁的乐观精神也感染了我,我也养成了遇事不愁的性格。”我至今不忘娭毑的恩情。

    八个孙女从小都爱美,想穿点时髦、漂亮的衣服,娭毑总是想尽千方百计,尽量满足他们的愿望……

    ……

    娭毑的言行使两个儿媳妇深受感动,。八个孙女,每一个都有娭毑的辛劳付出。婆婆十几年如一日,无怨无悔,从不嫌弃,服侍媳妇坐月子,洗屎尿片,含辛茹苦地带孙女。这样开明的婆婆,做媳妇的不得不尊敬,不得不佩服。

    娭毑待孙是客观公正的。

    她不会因为九如是唯一的男孩而溺爱,也不会因为伟玲会读书而放过她的倔强性格,所以挨打最多的是九如和伟玲。用娭毑的话说,这叫:“辽扫子下面出好人。”其良苦用心就是为了毛家能够出有用之才。有趣的是,孙辈白天挨了打,到了晚上,却都争着要与娭毑睡。特别是夏天,因为当时没有电风扇,娭姆总是不知疲倦地用蒲扇不停地扇,躺在她身旁,既不热又没蚊子咬,睡得格外香。

    娭毑的心怀非常豁达开朗,从不记前仇。

    伟玲小时候一写完作业,就喜欢“粘”着娭毑,有一天,家门口来了个捡破烂的人前来讨茶喝,娭毑连忙为他让座,给他端茶倒水。那人走后,奶奶跟伟玲说起这人就是当年用麻绳捆她并且吊她双手的人……伟玲气愤而又惊讶地问娭毑,“您怎么还给他端茶倒水呀?您怎么不早说,让我们把他赶走?”娭毑心平气和地对伟玲说:“伟伢,都过去了,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

    娭毑常说一些颇有哲理的口头禅,并据此教育孙辈。

    比如,她常说的口头禅有“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用他的话来解释就是:“在家不知道怎么接待客人,出门了才晓得很少有人会接待你。”给孙辈的启发就是:“善待别人最终是为了善待自己。”还有,“吃不穷,用不穷,不会盘算一世穷。”使孙辈懂得:人的一生要有一种精于盘算和计划理财的思想,如果不能,这将是导致贫穷的主要原因之一。至于“家财万贯,不如朝进一文。”娭毑的理解是:通过“家财万贯”之多和“朝进一文”之小的对比,以弘扬人必须要天天劳动,从而实现天天有收入,纵有万贯家财,但每天都没有哪怕是一文钱的收入,那就只能是坐吃山空,还比不上朝进一文钱。娭毑对此句的独特理解,使孙辈获益匪浅。另外,她对“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句民俗语言很重视,她常告诫孙辈从小要光明正大,不要撒谎。

    1983年,奶奶派鹏飞的满女毛满权和鹏翔的三女儿毛伟玲同到县粮食局看望大姨娭毑,(娭毑的大姐),娭毑给她两一瓶荔枝罐头做进门礼物。没想到她两在路上不小心把罐头打破了。于是,两人商量好,躲在公厕把剩下的荔枝全吃了,回去对奶奶撒谎说已送给大姨娭毑了。后来被奶奶知道了,从来没见她发这么大的气,她狠狠教育了他两一顿,一遍又一遍讲到“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他两一定要以此为戒,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孙辈很喜欢娭毑对她们的称呼。

    在娭毑的口中,孙辈都是“伢”,喊九如作如伢、喊玲令作玲伢,喊毛笑作笑伢,喊伟玲作伟伢,喊仕玲作仕伢。我国南方,方言“伢”的发音独特,带有淳朴的乡土气息,无论喊的和听的,都觉得亲切、生动而自然。

    四

    关于父亲鹏翔,不但子女怕他,全生产队的人都有点敬畏他。鹏翔象娭毑的性格,不说多话,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讲诚信。他为了全队人的共同致富,带着全队富余劳力到基建队做泥工、做付工,而他自己从不多吃多占。

    鹏翔对儿女们的爱是藏在心里的,而对儿女的严格要求是挂在脸上的。

    炎热的夏天,父亲在县城做砌匠,每天要做到很晚才回家,他的自行车后面总有一个大大的西瓜,每晚在家门口坪里乘凉时,全家分享西瓜是大家最快乐的事,而老爸从来不参与这一分享,总是说自己白天已吃过。

    每到六一儿童节,鹏翔都要用自行车带年纪还小的儿女去县城玩。记得有一次带伟玲和弟弟妹妹去县城玩,弟弟坐在单车前面那个杠杠上,伟玲和妹妹坐后面椅子上,在一个上坡处,伟玲掉下来了,而老爸还在使劲踩,上了坡才发现有一个女儿还在坡下。

    若是姊妹中有谁违犯了约定俗成的家规,有谁急妈妈、惹妈妈生气甚至哭泣,一旦被父亲知道了,谁就会受到父亲的各种惩罚。每学期过完暑假即将开学时,父亲一定要亲自主持召开学前家庭会,会上先由每个子女谈谈下学期的打算和目标。再由老爸提出每个人成绩上升的奋斗目标以及奖励先进和批评后进的办法。

    母亲是慈爱、正直的传统女性。她一生从不打骂儿女,粗话都不讲一句,倒是有时候被女儿急哭。九如六、七岁时,有一天跟妈妈外去有事,徬晚回来,看见田边沟里有只活鸭子,被水草跘住了脚。九如兴奋地说:“妈妈,有只鸭子,我们抓回去搞了吃吧?”娘说:“这又不是野鸭子,没看见那边还有好多的一群鸭子,还有专人在放养呢。这是家鸭子。”说完便抓起鸭子解开缠在脚上的野草,往远处鸭群方向一丢,那鸭子扑楞楞地半跑半飞,向着鸭群的方向一路窜去。母亲的言行使九如幼小的心灵深受教育: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能占有,自己冇付出就不要奢求得到。

    母亲还是贤惠、善良之人。大女儿玲令后来读高中时,有一个周末带她的女同学来家里玩,母亲硬把她做亲人招待。连忙到集市去砍肉、买鱼,别人问她:“家里来了什么客”丽娟高兴地说:“我女儿的同学来了,那可是从没来过的稀客呀!”这位同学回去后,给丽娟来过一封感谢信:“亲爱的玲令妈:您好,前不久我在贵府作客,受到您的盛情招待,回家后心中一直不安……因为您是一位贤惠、善良的妈妈,所以上帝给了您五个天使一样各有特色的儿女:玲令诚恳踏实,笑笑热情大方,伟伟学习刻苦,四四伶俐聪明,九如活泼可爱……

    丽娟看了信,心里好长时间还乐滋滋的。

    丽娟娘家的爸爸和妈妈也是充满爱心,关爱孙辈、乐于助人的好人。一九七八年以后,丽娟的妈妈、爸爸都回到了长康王思岩,看到亲家翠民要带一大路的孙,还要搞家务,实在忙不过来,就主动分担了一下,老二和老四都在三岁时被外公外婆接去,带到六岁才回来读书。

    屈指数来,娭毑九个孙中,鹏飞夫妇所生的四个,除了老大,其余都与翠民的共同生活时间要相对少一些。主要原因是:鹏飞于1979年被摘帽、平反并恢复工作,仍然回县百货公司上班。全家六人于同年返回县城。此后,她们到毛家塅就好比是“鸭子下秧田,来往有数了。”

    当时,九如还天真的问妈妈:“什么是国家粮呀,放了糖吗?今后我们可以吃得到吗?”儿子的问话把丽娟逗笑了,她连忙说:“可以,一定可以。只要认真读书,学好样,做好人,一定会心想事成。”

    五

    本地的俗话说得好:“当家怕五口,扎脚捋手走。”何况,鹏翔家包括翠民共计有八口人,生活的忙碌和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在农村,一个八口之家,有着做不完的事,鹏翔起早摸黑,一心一意在外面做泥工,再按生产队的规定,交钱给队上以换取工分。偶尔在家时,也总会抓紧时间帮家里干些重体力活,像打米、担粪浇菜等,而且,他继承了母亲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比如,每年都要一次性买回二、三十斤粗子盐,然后用家里的大石磨将粗盐磨细,这样比在商店买成包的细盐要省钱得多。

    娭毑和丽娟则包揽了里里外外的事。在分工上,丽娟主外,包括出农业工、种菜、割猪草、摘茶叶等;娭毑主内,全家人一天三餐的茶饭、洗衣服,孙辈衣服鞋帽的缝制、修补,前期还包括带孙。翠民对于丽娟,既是婆婆,又是师傅,只要一有点空闲,她便手把手教丽娟做裁缝。后来,鹏翔又凑钱买回来一台缝纫机和一本专业书。这样,丽娟用机子踩,翠民负责裁剪,婆媳一合手。有时候,邻居拿块布进来说:“老嗯婆、娟大姑,麻烦你们跟我做条裤子,我跟您去挖一块土。”说完,放下布就去挖土去了。像这类兑工的事时有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翠民早已过了花甲之年,眼睛有些昏花,也就不再外去做上门缝纫了。她说:“如今,我们婆媳做裁缝不图挣钱,能方便下自己与大家,都是好的。”

    虽然家务繁忙,但翠民一直重视孙辈的教育,关心其健康成长。

    九如六岁发蒙入校,至此,家里五个子女读书。有时没菜吃了,五姊妹每

    天早上各吃一碗酱油炒饭去上学。

    老五毛九如从两岁起就跟娭毑睡。他小时候很活泼、可爱,对人有礼貌,喜欢喊人、看见人就笑,很逗人喜欢。他聪明好学,读小学时就会刻章子,而且还刻得很好。遇事喜欢发表见解也是他的性格特点,当年家里买了新电视机,他第一次看电视后,就俨然大人似的发表观后感说:“世界真奇妙,不看不知道。电视好精彩,故事蛮不赖。”

    娭毑发现,九如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变得调皮了,他喜欢在外面像野马一样,东跑西跑,不太落屋,尤其是夏季,他还喜欢和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去玩水。

    那是仲夏时期某天下午,邻属伢子急匆匆地跑来告诉翠民:“老嗯婆,老嗯婆,我刚才看见九如在队上的大池塘里打咆秋(本地方言指游泳),他看见我后就憋气沉入水中去了。我是特意来告诉您的。”翠民连忙说:“谢谢、谢谢。”说完又从碗柜中抓出一大把炒黄豆递给邻属伢子。接着说:“你是九如的大哥哥,以后要多关照点,下次看见他打咆秋,你要把他喊上来,送到我家里,好吧?”邻属伢子点点头而去。

    这天傍晚,当九如脱得直条条的往脚盆里一坐,准备洗澡时,翠民忽然从身后拿出一把“撩扫子”,然后往九如的身上抽打。娭毑突如其来的举动,使九如惊慌失措,他疼痛不已,眼泪都流出来了。平时慈眉善目的娭毑,此刻变得怒容满面,显得有点声嘶力竭地喊道:“你怎么又屡教不改,又背着我到塘里耍水,前几天你写了再不耍水的保证书,怎么不兑现?”翠民说完又挥起“撩扫子”往九如的身上抽了几天,这回九如痛得哭出了声:“哎哟咧,哎哟咧,呜呜……”翠民又说:“你伯伯鹏飞细时候也喜欢耍水,他耍一回水,我就抽他一次,后来你伯伯就再不耍水了。‘辽扫子’下面出好人,你讲罗,还耍水吧?”

    九如抽啜着断续的说:“不耍了。”

    娭毑感觉自己下手有点重了,不由心痛的说:“如伢,你是我们毛家唯一的男子汉,是我们毛家的独苗。咯水里头有落水鬼,它要找替身害人,你在外面玩水,一旦被落水鬼找了替身,我和你爸爸妈妈就会哭死去,你晓得波?”九如转动一双聪明的大眼睛,像大人似的点点头说:“娭毑,你讲的话我听懂了,我保证以后再不玩水了。”翠民的脸上这才“阴天转晴”,微笑着说:“这才是我的乖孙子。”

    因为娭毑会带人,而且教育小孩有一套,孙辈都听他的话,娭毑充当了得力的内当家。这样使得丽娟和鹏翔不必操心家里,一心一意在外面努力的干,夫妻共同进步,都有出色的表现。

    一九八零年,鹏翔被调到公社企业办工作,第二年,领导找他谈话,说公社要成立城南基建队,要他当队长,鹏翔服从分配,接过了这付担子。没多久,公社领导又培养鹏翔成为了一名□□党员,一九八二年,他又被评为优秀党员。作为一队之长,他并没有脱产,既做手艺,又要操心队上的业务拓展等全盘工作。就在这一年,他调动自己所有的人际关系,终于在长沙河西麓山区找到了建公房的业务。

    省城长沙,多么大的市场呀!鹏翔兴奋不已。率队赴长沙后,充分发挥全队的技术优势,如质如期地完成了第一期的工程任务,头炮打响,一举在长沙建筑市场站稳了脚跟。

    好事成双,同年,丽娟被选为生产队的妇女队长,面对鲜花和掌声,她很激动。

    回忆往事,历历在目。忘不了一九六九年,大队开妇女大会,一个外来工作队的干部对她说:“你是地主子弟,成分不好,下次就不要来参加了。”一种倍受歧视的打击使丽娟难过极了,她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心想:“我连参加妇女大会的资格都没有了,难道把父母戴的帽子又戴在我们年轻人的头上吗。”从此,丽娟很失望,只埋头做事,不多言乱语,这样的生活过了十几年。如今,大家竟然选自己当妇女队长,真是万万没有想到,很多天以后,丽娟的内心还一直处于兴奋、激动之中。

    六

    在长沙搞基建的日子里,鹏翔迸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他身材高大、身板笔挺,孔武有力的形象,特别是平时干起事来风风火火,雷厉风行、步履匆匆的快节奏风格,使旁人都以为他当过兵,有好几个长沙人都问过他同样的话:“你是转业军人吧?”鹏翔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我没有参过军。”

    每当这时候,问话的人往往露出惊讶的神色,意思是像你这样的身体没参军太可惜了。

    斗转星移、岁月匆匆,时间一划就到了一九八七年,鹏翔带着他的基建队伍一直在麓山区建房。

    这一年,鹏翔特意抽时间去了趟毛家塅。

    因为鹏飞与鹏翔两个家庭,包括翠明共计十四口人,一直蜗居在六三年建的两间屋子里,长达二十多年,虽然中途鹏翔伴屋搭建了几间小房子补充卧室和厨房,但一直觉得拥挤不堪,虽然鹏飞于七九年恢复工作,全家回县城去了,但房屋形状也不成看相。所以,鹏翔于八七年四月带着几个砌墙高手,到自己家拆旧屋、建新房,建起了一栋上下共六间的楼房,包括粉刷和简易装修,共计只用了十几天时间,然后带着人马,匆匆赶回长沙。

    翠民和丽娟在邻居的帮助下,于老历五月初八搬入新房。当天晚上,毛家做东放了一场电影,以庆祝双喜临门。因为不但搬新房移居大发,而且恰逢毛九如十一岁生日。在电影开映之前,毛九如还当众讲话,并获得了热烈的掌声。

    建了这么漂亮和高质量的楼房,队上人当然是放鞭子道喜、然后是翠明、丽娟招待大家放开肚子吃姜盐豆子芝麻茶,气氛非常热闹。

    到了一九九零年,鹏翔来长沙已有八个年头。巧的是,他的兄长鹏飞也在长沙好几年了。

    鹏飞于一九七九年恢复工作,刚开始被安排在湘阴县百货公司协助抓基建,几年之后,他被调到公司驻长沙采购站工作。虽然两兄弟同住长沙城,但都很忙,一年到头难见次把面。

    时值仲秋,一个晴朗的周日,鹏飞按弟弟所提供的详细地址,搭公交车来到河西,下车后又步行了一段路,询问了一、两个“老长沙”,终于找到了鹏翔所在的建筑工地。

    只见一栋在建的房屋建筑拔地而起、巍然屹立,在距离地面几十米的高空中,每个建筑工人都戴着头盔,穿着蓝色工作服,工作在或行走在竹夹板上。鹏飞向地面上传达室的老人打听:“请问啰,毛鹏翔是在这里上班吗?”

    对方说:“您找毛队长,有什么事吗?他正在楼上面施工。”

    鹏飞心想:“以前见面都在下面,这次我也要登高上去看看。”于是他边走边说:“毛队长在上面,我自己上去会他。”

    对方说:“那您要注意安全啦,一定要戴上帽子。”说完递给鹏飞一顶黄色安全帽。

    鹏飞戴好帽子,开始沿斜铺的竹夹板上楼,然而越往上越感到紧张、害怕,最后走上由外围脚手架搭建成的外架通道,好像走在悬岩峭壁上的小路上,鹏飞的双腿在瑟瑟发抖,他再也不敢上去了,如是,他停下步来,举着向上喊道:“毛队长,毛队长。”

    鹏翔正在上面专心致志地搞质量检测和督查,听到呼唤后往下一看,说声:“鹏飞来了!”便赶忙放下手中的检测工具,然后迈着灵活的碎步往下走,走到哥哥鹏飞面前笑着说:“我牵你下去,也是饭时节了,下去休息下,扯扯谈,就要吃饭了……”

    工地食堂的大师傅给毛队长加了两个菜,兄弟俩边吃边谈,十分亲密。

    鹏翔说:“我打算在长沙还搞一、两年就到岳阳去。”

    鹏飞忙问:“原因是什么呢?”

    “想去岳阳开辟新的业务渠道。”

    午饭后,鹏飞执意要走,鹏翔送了他一程便匆匆转了回来。作为一队之长,确实很忙,不能耽误久了。刚走回建筑工地,守门卫的老头递给他一封信说:“毛队长,您的信,邮递员刚送来的。”鹏翔说声谢谢后把信封拆开,把信取出展开,映入眼帘的是妻子丽娟那熟悉而清秀的字迹:

    鹏翔:你好!

    好久没给你写信,你好吗?甚念。

    家里情况开始出现了喜人的变化。娭毑与我们夫妻多年来辛勤浇灌、培育的功夫没有白费。孩子们已渐渐长大,老大玲令今年大学毕业后,被安排在湘阴建筑二公司工作。老二毛笑大学即将毕业,老三伟玲、老四仕林都在大学发狠读书,老五九如也在读初中。儿女们会读书,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鹏翔,你在外一定要关心身体,注意安全。作为基建队的队长,你会经常在高空中走动,一定要做到脚踏实地,千万不能一脚踩空!

    最后,希望你多多保重,争取健康长寿,将来好享儿女的福。

    此致

    敬礼

    妻:丽娟谨呈

    一九九0年九月二十八

    看完妻子的来信,鹏翔从内心深处感到温馨和愉快,他将书信折好放进口袋,然后健步跨上通往高处的竹夹板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