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魏风华:穿越三国之我是曹叡 > 第60章 《出师表》

第60章 《出师表》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大魏风华:穿越三国之我是曹叡 !

    黄月英看着丈夫吃下了晚餐,心满意足。她作为妻子,也只能用这样的方式去支持丈夫。

    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此时肯定还不到休息的时候,也便不在打扰他。

    于是黄月英让侍女收拾了餐具,准备离开了书房。

    诸葛亮见妻子要走,连忙起身相送。今晚他确实还有事要做,所以让侍女好生照看夫人,并嘱咐黄月英安心休息。

    等送别了黄月英,诸葛亮又回到了桌案边,看着面前准备用来写奏疏的布绢,叹惜了一声,随后又放下了手中刚拿起的毛笔。

    思绪万千,提笔竟不知从何处写起!

    诸葛亮来到窗前,打开了门户,看着清冷的月光洒满庭院,回忆起了之前的种种往事。

    现如今一想起自己当年在南阳隐居时,给自己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应该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一个身份高贵的中年人带着自己最亲近的两位兄弟站在庭院里等候自己苏醒的那个午后吧。

    就是在那天下午,自己献出了平生最为得意之作,也是那次谈话也奠定了现如今汉、魏、吴三分天下之格局。

    自建安十二年先主屈尊三顾茅庐,亮献《隆中策》以来,至今已有二十年已。

    自章武三年先主兵败夷陵,托孤于亮也亦有四年。

    每想至此,亮无不感激先主的知遇之恩。为报君恩,亮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哎呀,丞相怎么把窗户打开了,小心着凉感染风寒。”

    已经安排好给无当飞军将士们看病的杨仪回丞相府复命,正好看到丞相正站在窗户前沉思。

    杨仪见连忙走上前去,一边提醒着丞相要注意身体,一边把窗户关闭。

    丞相哪点都好,就是太勤劳,有时候事必躬亲,颇为劳累,让跟着他做事的属下都感到汗颜。

    诸葛亮看到来人是杨仪,就知道他是来复命,但还是确认了一遍:“事情都办妥了?”

    其实他还是挺放心杨仪做事的,除了脾气有时候有些急躁外,他总是可以把丞相府的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

    “回丞相的话,卑职已让人将城中所有的医者都请去给那些得了病的将士们诊治,然后又让这些医者去将士们亲属哪里观察了一下,发现目前这些亲属们并无大碍。”

    杨仪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目前部队的情况,然后有说道:“卑职告诉那些无当飞军的将士们朝廷和丞相一定会好好照顾他们的亲属,这样也好让他们安心随大军出征,以免影响军心。”

    诸葛亮欣慰的看着杨仪,他对杨仪的做法很满意。

    现在那些将士们的军心很重,要是散了,那就很难在聚起来了。

    “好,威公(杨仪字)做事我还是很放心的,不过还是要严密注意这些将士们的病情,有任何情况及时向我汇报。”

    “诺,卑职记得了。”

    诸葛亮见夜已深,便嘱咐杨仪:“嗯,你回去休息吧。这么晚了,也要注意多加衣服。”

    “卑职谢丞相关心!丞相也要多注意休息,及时用餐饭。”

    诸葛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让杨仪早点回去。

    等杨仪告退后,准备开始写出征前的上表。

    今天朝会时就已经向皇帝表明了北伐的决心,并决定后日出征进驻汉中,择日北伐。

    这次他携南征大胜之势,说服了以李严为首的反对派,也得到了年轻皇帝刘禅的支持。

    此时的刘禅虽贵为皇帝,但他谨遵先主刘备的遗诏,将所有的政事交由丞相全权处理,而自己则安心在后宫“学习”。

    此时的诸葛亮跑去了心中的杂绪,提笔写上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u),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想起了自己从不少大臣那里说皇帝平日虽说也勤奋好学,但有时经常与宫中嫔妃饮酒作乐,有一些不好的苗头。

    听到这个消息,诸葛亮心中不免有些担忧。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外征讨,疏忽了对皇帝的教导。

    皇帝今日有此倾向,也有他的过错,也有负先帝所托。

    因此诸葛亮在表的开头,就写到对皇帝的劝谏,希望他可以从良向善,做一个宜善听善间的英明之主。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i)罚臧(zāng)否(pi),不宜异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这次出征,诸葛亮带走朝中的大将:赵云、魏延、马岱等人,所以这次他推荐一直负责管理宫廷宿卫的中部督向宠来负责整个成都的防御工作,并决定明日在上表时举荐向宠担任中领军。

    至于政事,除了李严等人,诸葛亮又向刘禅推荐了几名后起之秀: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等诸葛亮将手中的表写好,夜已极深了,油灯也即将枯尽。

    诸葛亮低头看着自己一气呵成的奏表,心中也是无限感慨,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从明日起,整个大汉即将开启新的征程:克复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ps:出师表大家还都会吗?

    本来想抄全文的,但是却感觉有点水,便放弃了,改天发个彩蛋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