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魏风华:穿越三国之我是曹叡 > 第65章 孟氏的出路

第65章 孟氏的出路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大魏风华:穿越三国之我是曹叡 !

    孟兴也看到了摆在父亲目前的那封信,好奇问道:“父亲,李严父子怎么说?”

    孟兴对父亲这位昔年好友不太熟悉,这么多年不联系了,也对这位蜀国名义上的二号人物有多少敬意,直呼其名。

    “正方(李严字)倒是对这件事很上心,这几次联络都早暗中出力。这不,他寄来了诸葛亮的亲笔信。”

    说罢,孟达将诸葛亮的亲笔信帝给了孟兴,让他了解目前的情况。

    孟兴一听到诸葛亮寄来了书信,精神一振,急忙从父亲手中接过,打开阅读起来。

    他看到诸葛亮在信中说到对于当年孟达率部曲降魏之事,朝廷可以既往不咎。若是愿意回到蜀国,必将担保孟氏平安无虞。同时在他举兵反魏的时候,还会联合东吴为他助威,使其成功摆脱魏国的掌控。

    孟兴现在也觉得现在魏国新帝即位,对待他孟氏的态度不明朗,加之父亲在朝中的靠山都已经死了,陈群、司马懿大权在握,那么现在的魏国对孟氏来说已经不值得留恋了,不如重回蜀国。

    凭借着父亲新城太守的关键地位,说不定会再上一个台阶,他孟氏可以进一步壮大势力。

    “父亲,这是好事啊。现在的魏国看样子已经容不下我们孟家了,不如早做决定,在洛阳还没有做出反应之前,举兵投蜀。”

    孟达看着刚成年还有些不稳重的儿子,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虽然诸葛亮让李严寄来了亲笔信,但是却没有提重回蜀国后,将如何安置我们。况且当年刘封回到成都后,就是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刘备才决定赐死了他。要知道,刘封可是刘备的义子,尚且得到这样的结局。要知道现在关羽之子关兴在蜀国身居要职,深得诸葛亮的器重。现在为父真的不能确定回到蜀国后,诸葛亮将会如何对待我们?”

    了解到父亲的担忧后,孟兴也意识到这件事的复杂性。

    “父亲,李严父子极力邀请我们重回蜀国,有他们从中做担保,这件事应该有保障吧。”

    孟达摇了摇头说到:“就目前李严父子的处境比我们父子好不到哪里去,你以为他李严这么卖力的为这事儿奔波,真的是看在当年的交情上吗?”

    孟兴有些不理解父亲话中的意思,于是追问道:“难道不是吗?儿子看李丰在这件事上颇为积极上心。”

    听到儿子的问题后,孟达发现自己的儿子对政治的敏感性真的很低,也难怪整日与军营里的那帮人待在一起,也很难有什么政治头脑。

    哪怕自己多次和他说道要留心政事,可惜依旧不听,唉……

    孟达耐心的想儿子解释道:“李严父子之所以这么热心帮助我们孟氏,其实也是为自身所考虑的。为父虽不在蜀国官场,但也是有人脉的。这些年李严头顶着一个辅政大臣的名号,却一直被安排镇守永安,蜀国军国大事全由诸葛亮一人负责。现在他急需一个人来帮他打破这个局面,重返成都。这时候他看到我们有意投靠蜀国,他怎么能不抓住机会呢!”

    此时孟兴也恍然大悟。

    “怪不得这段时间李丰忙上忙下的,原来是这样。孩儿明白了!”

    孟达语重心长的对孟兴说道,希望他可以称为一个合格继承人。

    “兴儿,你还是要跟在为父多留心政事,不要光练武艺,这以后孟家还要靠你传承下去。”

    孟兴听到父亲的教诲,低下头应承道:“孩儿知道了,那父亲我们接下来将要怎么做?是准备再和诸葛亮进行谈判吗?”

    孟达此事也在考虑接下来的行动,他觉得此时魏帝态度不明朗,自己在朝中也没有人可以为自己说话,不如自己先上个奏疏稳住他们,然后再一边个诸葛亮谈判,争取对自己有利的结果,最好可以将整个新城郡以及魏兴郡都拿到手,成为这里的“土皇帝”。

    这样,身处要地的孟氏必定会成为蜀国不可轻视的力量,也可保孟氏一族可以长久下去。

    魏兴郡就是当年从上庸三郡分出的一个郡,位于新城郡之西,魏兴太守为此地豪族申氏的申仪。

    由于魏兴郡管辖区域远比不过新城郡,地理位置也不如新城郡险要,因此其地位远远不如新城郡。

    于是,孟达思考一番,对儿子说出了下一步的打算。

    “我准备先给洛阳上份奏疏,稳住远在洛阳的魏帝,房陵到洛阳一千五百多里,”奏疏一来一回就近两个月的时间,这样我们也就有了足够的时间与诸葛亮进行联系谈判。要是魏帝对我们持支持信任的态度,那我们也可以趁机要求朝廷加强对新城的支援,扩充我们的实力,增加我们的筹码。”

    听到父亲的计划,不由得对父亲更加钦佩,不禁想到这也许就是我孟氏兴盛的原因吧。

    “父亲深谋远虑,孩儿不胜钦佩。”

    孟达笑了笑,也没有多说,便让孟兴回去休息了。

    孟达独自一人在做桌案前再次看着诸葛亮言辞恳切的书信。不禁又想起十六年前他与法孝直出川准备迎接刘备入蜀的日子,那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他会投降魏国,现在又会再次返回蜀国。

    可惜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法正也已经走了。现在对我蜀国也早已物是人非,就剩一个李严,也只是看在他有利用价值的份上才会与他再次联系。

    孟达抛去心中的杂念,继续规划起了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

    蜀国,驻汉中丞相府。

    此时的诸葛亮正在和参军杨仪、马谡、费祎,还有中监军邓芝等人商议大军粮草问题。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更何况要从成都运送几万人的粮草更是难上加难。

    要是问为何不从汉中郡筹粮,原因就是汉中郡本身就产粮有限,加之本地驻军本就已经耗费大量的粮草。

    这次又来了几万大军,这不是汉中郡可以承受得了的。

    “诸位,今日我们来商议一下大军粮草的解决办法,如果只靠成都支援粮草,这样的消耗的代价极大,整个蜀中也撑不了几年,不知几位可有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