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美育散论 !
在当代社会中美育具有重要意义。人的审美素质是当代社会发展动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依托,美育可以弥补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人文精神的失落,平衡与柔化高科技的理性与机械性。
审美素质是人才竞争的关键,美育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形成,可以促进知识学习,纠正缺损人格,美育对当代社会的效应在能力方面具有的间接性与显效性,在素质方面具有渗透性、长效性、累积性与无形性。当代社会对美育的要求是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个性教育、境界教育。为迎接当代社会的挑战,美育在观念、内容、系统、方法、目标等方面都要有所变革。
为迎接当代社会竞争,教育需要创新,美育需要变革。目前我国美育时代感不强,特别是没有关注到人的审美素质与当代社会的关系,美育对当代社会的作用等问题,现代美育教学应该面向社会的发展,以培养人的审美素质为基础,重点强化创造精神,以塑造新型的符合当代社会要求的人才。
一、美育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的审美素质是当代社会的重要发展动力,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方向舵在21世纪,知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而掌握知识的人所具有的人文素质则是社会的动力源。人文素质是指导我们应用知识为社会谋利的方向舵和指南针。审美素质是人文素质里重要的素质之一,具有审美素质的人,往往心灵美好,情感丰富、精神境界高远。其向往美好、追求理想、厌恶丑恶、反对虚假,既渴求真理,又遵守公德。这样的人,会将其知识益化,使之合于人类理想,益于人类社会发展,塑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美育的任务就是将文化知识内化为良好的审美素养,使之利于人的品德修养和境界提升。
(二)人的审美素质是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依托,美育使科学与人文、感性与理性、真与善和谐统一发展
美育是使科学与人文互相交叉融和的重要手段,它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契合点,即理性与情感的结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审美意识虽是以直觉的感受形式呈现出来的,但它本身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统一的意识形式。在审美直觉的背后,往往潜伏着理性思维与逻辑推理。美育可说是连接理性与感性的桥梁。
美育既培养教育对象以美为起点追求真,又训练他们以最佳的抽象形式表现感性自由的内容,既训练他们探索真理的使命感,又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的表层的感性愉悦上升为深邃隽永的理性美感。虽然真与善并不就是美,但真善美是三位一体的。
(三)人的审美素质是当代社会人才竞争的关键,美育促使人的心智潜能的发挥
在当代社会的人才竞争中,既有智力因素的竞争,也有非智力因素的竞争。
美育在培养人的审美素质时,努力发掘人的全部心智潜能,如感受能力,判断能力,评价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等,使其发挥全部才能和力量,服务于社会。美育的宗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感觉的解放和潜能的开发,人的社会关系的独特个性的发展。审美活动在优化人才方面,具有本质性的品格与功能。
(四)美育可以弥补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人文精神的失落,制衡当代社会的非人文的负面影响
在当代社会中,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科学精神被竭力推崇,但科技理性失衡导致了一系列全球性的危害——人类自我生存的恶果,人文精神被忽视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美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倡导人文精神的突出代表,美育始终贯穿着人文精神,把人放在主体的地位,十分突出强调人本性。
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塑造人的本质力量的意识,引导受教育者用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富有审美素质的人不仅知道怎样运用科技知识,而且还能运用这些知识去追求符合人性的价值,能够清除现代高科技对人类生存构成破坏性、毁灭性的一面,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当代社会的挑战与要求
(一)对人才的要求:知识外化为创造性,知识内化为高素质;人才从知识型转向智能型,从仓库型转向素质型
人才、知识、经济三位一体,互相包容,这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的时代特征。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储存并不一定能完全转化为能力。只有将知识外化为创造性能力才能实现培根说的“知识就是力量”的价值。知识总是与其获得和使用者的能力相伴随,只有通过美育开启人的心智,进行一定的实践训练特别是思维及能力训练,知识才能转化成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开拓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智能型人才是最受欢迎的。当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就是有目的的,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将人文知识转化为心理、非智力的深厚素质与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样,人才才能从仓库型转化为素质型,才会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二)目前社会对美育的要求是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个性教育、境界教育
创新是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创新是支撑一个民族的脊梁和灵魂。只有创新才能生存,只有创新才有竞争力。美育教育中对人的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就是对人的创造能力训练。艺术创造与科学创造是人的创造能力的双胞胎。人的创新思维与能力作为一种竞争力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特殊动力。
美育的素质教育营造的是一种最自由的心灵状态,它使人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得以最充分地驰骋与发挥。美育还是优化教育对象个性品质的最佳手段,它可以使教育对象的个性既丰富多彩,又扬长避短,从而大大提高他们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质量和发挥水平。美育主要从精神上培养人的素质,将人的精神超拔,将思想提升到一个更高境界,它使人能在当代社会的功利性面前保持达观、洒脱的心态,不以私欲而损害人类利益,促进个体与群体的和谐统一。一般而言,思想境界的提升与知识的拥有量成正比,人们利用知识提高理论修养,丰富审美情操,并最终发展为对全社会的人文关怀,终极关怀。
三、美育价值属性及对当代社会的效应
(一)美育价值属性包括资本性、增值性、衍生性和缓速性
价值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美育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实践中被证明有不可低估的价值。美育对人的能力的培养,心灵的净化、精神境界的超拔,都能产生一定的结果,构成美育的价值。美育的价值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资本它积储于人的内心深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值,精神价值也越来越大。伴随美育的实行,人格、人品、人性等也循序渐进地向着理想方向发展。
美育对人的这种塑造的发展速度,又是十分缓慢的。不像科学知识的教育,立竿见影。美育这种无形资源是无限的,在其使用过程中,它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不断地积淀。美育价值的永恒性,必然带来当代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和无限性。
(二)美育效应包括:能力效应的间接性与显效性,素质效应的渗透性、长效性、累积性、无形性
美育直接培养的是人的艺术创造能力,同时又间接地培养了人的科学创造能力,受过美育有意识地训练与艺术创造能力培养的人,在他以后所从事的工作中,就可以迅速地显示出他的卓越的创造才能。人的这种创造能力是当代社会的有力武器,创造力一旦变得实用,就会具有一种生产能力。能力效应不同,美育的素质效应也就不是那样显著。这种素质教育虽是无形的,需要长期的积淀,如甘露般逐渐地渗透于人的心灵深处,在人生发展,工作实践中会自然表露出来。隐性素质比显性知识重要得多,它是活的尚未物化的知识,是难以编码化和度量的,当它释放出来时,就可成为当代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无穷尽创造力的源泉。
四、美育对当代社会人才的功用
(一)美育可以激发人的创新潜能
从思维上说,美育可以拓展人的思维,以形象思维启迪,补充逻辑思维。美育能为灵感提供机遇,在一种自由的和谐的审美状态下,审美主体在大脑中会产生多种审美意象,通过对意象的快速转换和组合就有可能获得令人期望的灵感。教育应该通过激发创造力的深层源泉,促使意识与无意识的相互沟通,转化与组合。从能力上说,美育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潜能。艺术家的创造性往往高于普通人,是源于他们独立的观察力和心灵的敏感性、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不是别的,正是依靠想象力而自然产生的精华。美育是培养和训练想象力的最佳途径,主体被带入想象世界之中,使想象力空前丰富和活跃起来,思维追溯过去,展望未来,调动表象储存,进行重新组合,会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意蕴的全新意象。
(二)美育能够培育人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社会性格,纠正缺损人格
完善的人格是知识、情感、意志的融合,具体表现为冒险勇气,独立性格,抗挫意志、永恒毅力、好奇心理、求真愿望、正直人品。美育塑造审美性人格,它旨在通过培养审美性人格,对工具理性的膨胀造成的单面化人格模塑构成有益的制衡和调适,美育无疑在完善人格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情感的匮乏,就会造成人格素质的失衡与倾斜,肢解完整的人格,影响其健全心智的发展。
(三)美育的模式有利于人对知识的学习
美育是一种愉悦的知识学习的教育,它使学习变成享受。
它具有愉悦教学的功能,能够激发人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快乐,快速内化知识;同时它还具有愉悦教学策略,利用软式诱导,寓教于美,以情动人;美育具有愉悦的教学手段,它以形象展示,利用视听音像多媒体手段来进行教学。教育对象在悦耳动听的听觉愉悦、赏心悦目的视觉愉悦中,十分轻易地就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从而消除一般教育的枯燥与乏味,不仅没有压力与强迫感,相反却具有享乐与自由感。美育的这种趣味盎然的、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使人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与掌握知识。
(四)美育产生的审美情感可以平衡与柔化高科技的理性与机械性
美育是一种感性渗透着理性,情感渗透着理智的教育,它可以促使人的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和谐地发展。美育关注科技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非机器成分的人的感情的积极生发,允许心理世界“非理性”的存在。当代社会因为过于强调技术,人可能遭受理性的压抑性控制,而美育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人的灵性、激情、想象等感性情感,解放人类被桎梏的心灵,从而使感性与理性建立一种和谐关系。所以,黑格尔说:“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五、面对当代社会挑战的美育变革
在新世纪,美育应该有新的审美观念,教学内容,教育方法,体系结构,培养目标。不改造原有的思想与模式,美育将无法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美育观念的变革讲究全面与重点统一
一般人们认为,美育是情感陶冶教育,是促进入的个性和谐与全面发展的教育,是美化人的身心的教育。这些观念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是为适应当代社会对美育的要求,美育应该成为创新教育。美育要在陶冶情感,提高素质的基础上,更突出培育与强化人的创造能力,致力于人的潜能开发。
(二)美育内容的变革要求艺术与科学并重
美育在内容上,不仅施之以美学理论教育、艺术鉴赏教育,更要结合时代要求进行科学美教育,技术美教育,科学揭示物质世界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揭示自然之真。科学创造的成果虽以抽象形式出现,不能直接给人以感性的愉悦,但科学理论以其逻辑的严密、论证的深刻、结构的严谨,给人以强烈的理智之美,科学本身就是真善美的统一。技术美是现今生产技术与当代美学理论相互借鉴有机结合的统一。它以人为本,有用、有益、追求实用、效益、美观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满足人们实用与精神的全面需求。美育应该使人明白,科学与技术都应以人为目的,它们的美正是在积极地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表现出来。
(三)美育方法的变革注重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美育的课堂教学方法是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美育可以让教学对象在生活实践中体验美、理解美、创作美;游戏娱乐可以使教学对象放松心情、释放压抑的情感,调节与完善心理结构;参观游览可以扩大教学对象的眼界,拓展其视野的广度;欣赏体验可以使教学对象具有亲身的情感体验,提高其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创作实践使教育对象充分驰骋其想象力,施展其创作才华。
(四)美育体系的变革要审美、析美、创美三位一体
美育不仅要有陶冶情感、注重生命、和德善行的素质教育的生命课,还要有分析评价、认识研究美之特性与本质的析美课,也要有生命基础能力训练、艺术创作能力训练、生命创作能力训练等能力教育创美课。这样的体系结构才可以让教学对象既在素质方面获得提高,又在实践能力上得到锻炼,成为一个既全面发展又具有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五)美育的三级目标:基础一发展一高级的递升
美育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美育不仅停留于基础目标的学会审美,即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多维的审美需求,高雅的审美趣味,高尚的审美理想。美育还应让教学对象学会审美化生存,这是美育的发展目标;学会创造美,即创造艺术美、科学美,是美育的最高目标。将教学对象培养为现实的具有高度创美能力并且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是美育当前的目标与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