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木匠王爷 !
陈洪进非常清楚天水淮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他组织泉州的军民对天水淮重新修筑疏通,保证晋江水可以继续灌溉天水淮的农田。天水淮工程翻新完成之后,陈洪进免不了也要为自己贴金。他将天水淮改名为节度淮,表示这个工程是由他这个节度使来修建的。
从陈埭至天水淮,陈洪进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兴修各地的水利工程。但他的家乡仙游县连江里的父老乡亲们,耕种的土地贫瘠,得不到河水的灌溉,所以还在过着贫苦穷困的生活。从小在连江里长大的陈洪进,自然对这里怀有深厚的感情。陈洪进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家乡的百姓尽快摆脱贫苦的生活。
关于陈洪进帮助连江里百姓摆脱贫困的故事,还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陈洪进有个女儿,名叫陈矶,又叫陈十八娘。陈矶虽然出身富贵家庭,却是一个仁慈宽怀、心底善良的姑娘。她经常看到家乡的很多耕田得不到河水的灌溉,因而连年歉收,枫亭的百姓生活十分贫苦。
陈矶便大胆地向父亲陈洪进建议:引水灌溉,开渠灌田,造福百姓。为了能使开渠工程能够顺利实施,陈矶甚至把自己多年来保存的金银首饰全部变卖,当作工程经费。被女儿的举动所感染,陈洪进于是发动枫亭的百姓开展挖渠灌田工程。在众人齐心协力的努力下,一条深约八尺、宽约一丈二尺,长度达十五里的沟渠很快竣工。
这条沟渠的成功开挖,使枫亭附近十五里的农田得到了充足的灌溉,百姓们年年丰收。为了表达对陈矶的感激之情,枫亭的百姓把这条沟渠命名为“金钗沟”。
虽然陈矶卖钗开渠之事未必真实,但是陈洪进和陈矶父女帮助枫亭百姓解决农田灌溉的事却是真实存在。据说,陈矶除了热衷兴修农田水利之外,对于闽南水果的种植也有研究,尤其是对荔枝的培养和种植。陈矶曾经利用泉州的荔枝品种和留从效之前从越南带回来的荔枝品种,进行嫁接培植,最终居然培养出了一种全新的荔枝品种。
这种新荔枝品种,果型硕大、色彩艳冶、核小肉腴、晶莹剔透、润若脂玉、甜若饴蜜,深得众人喜爱,于是把这个新品荔枝命名为为“十八娘红”。“十八娘红”荔枝很快广为传播,后来作为平海军的贡品被送到北宋。
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时任清源军都巡检官的林愿,在莆田湄洲岛的家中,焦急等待着妻子王氏的临产。林愿是福建望族九牧林氏的后裔,原已生有一子四女。但是他唯恐一子无法承担传宗接代的重任,所以已经四十多岁的林愿决定再生一子。
在王氏临盆的当晚,天空出现了异常情况。一颗流星化作一道红光,从西北落入湄洲岛上,晶莹夺目,照耀得岛上的岩石都变成了红色。不久,王氏便产下一个女婴!尽管没能如愿得到儿子,但这个女婴出生前的异状,让林愿觉得自己的这个女儿肯定不是等闲之人。
这个女婴出
生后,居然数月中不曾啼哭。林愿更加觉得不可思议,于是给她取名为林默。从出生就与众不同的林默在各种与众不同中,逐渐成长。儿童时代的林默就十分聪明,比她的那些姐姐聪明百倍。父亲林愿对这个小女儿十分疼爱,所以林默很早就让她到私塾读书学习。
林默八岁时便入私塾学习,她不但过目不忘,且能理解文中的意思,俨然就是一个女神童,让众人对她刮目相看。在五代时期,女子即使再有才能,也无法像男子那般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女子要想出人头地,唯一的路径似乎只有嫁给皇帝!
林默当然知道这个残酷的现实,成年之后,她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就是终生不嫁,以行善救人、扶危济贫、造福百姓为终身事业。做这事的人,从古至今,都十分稀少。大多数人毕竟是在江湖中混饭吃的,总得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偶尔做做好事的人自然不在少数,但完全没有任何回报的好事,还是没有几个人能坚持不懈的做下去。
林默的这种选择在古代的女子中间十分罕见,按照道理,多半会遭到父母的责骂和训斥。但是林愿和王氏却尊重女儿的选择,因为从林默出生之日起,他们就已经明白,这个女儿必然与众不同。
林默非但聪明颖悟,还十分勤奋好学。十多岁的时候,她便已精通医学,洞晓天文气象,了解航海知识,熟悉海面水性。有了这么强的能力,想要当投身慈善事业的志愿者,那就变得是相当简单。
莆田湄洲一带的平民百姓,如果谁家有人生病受伤,林默就会主动上门为人治病。同时她教授防疫消灾的方法,林默不收取任何费用。莆田湄洲的百姓大多靠出海打渔为生,出海打渔,主要依赖的便是海面的天气!
林默从小在海岛上长大,对于海面上的天气状况十分熟悉,加上虚心好学,因此积累了很多预测天气状况的方法和经验。她对于莆田湄洲一带海面天气状况的预测,十分准确。每当渔民出海捕鱼,林默便会提前对天气进行预测,并告知即将出海的渔民们,是否可以顺利出航,帮助渔民避凶趋吉。当然,这种预测的工作也不收取费用。
湄洲岛至莆田大陆间的海上航线路上,有不少的暗礁险滩。林默因为常年来往于海岛和大陆,对这些暗礁险滩的位置十分熟悉。有对海面状况不熟悉的渔船或商船需要出海,林默便主动充当航海向导,帮助船只安全的往返大陆和海岛之间。
如果有渔船或商船在莆田一带的海面上遭遇险情,林默便会主动驾驶船只出海,在惊涛骇浪之中救助遇险的人们。由于林默平时善良温和、热情助人,于是莆田、湄洲岛一带的平民百姓凡是遇到困难或疑难之事,便会主动找到林默,希望林默可以给予帮助和建议。
对于这样一位只知道行善救人、扶危济贫、造福百姓,却不求任何回报、任何收益的年青女子,莆田的百姓们当然
是对她极为尊敬和爱戴的。由于林默能够预测天气,又常年在海面上奔波,于是很多百姓便传说她能够“预知休咎事”,称她为“龙女”或“神女”,又有百姓们说曾看见林默“乘席渡海”。
在莆田一带的百姓心中,林默逐渐被他们神化。这位深受莆田百姓尊敬和爱戴的林默却英年早逝,只活了二十八岁。公元987年,林默在一次出海救援遇难船只的时候,不幸遇难,死于海上。
林默死了,死后的她却万万没有预料到,她在死后的知名度远远超越和她同时代、同家乡的那些帝王将相们,诸如王潮、王审知、留从效、陈洪进等人。虽然在历史上也留下过他们的赫赫大名,但要和林默相比,简直无法相提并论。
林默生前,知名度仅限于莆田湄洲一带。但是在她死后,她的名声广为传播,从莆田传遍了整个福建,又从福建又传到了浙江和广东,之后又传遍了东南沿海,甚至传播到了东南亚一带。
在林默海上遇难的当年,湄洲岛的百姓为了纪念她,在湄洲岛上自发修筑了一座庙宇,来祭祀祭拜。在福建泉州一带,德高望重者女性的最高尊称号是妈祖,所以后来湄洲的百姓便把这座纪念林默的寺庙称之为湄洲妈祖庙。
在林默死后的数十年时间里,传说湄洲一带的渔船或商船出海时,经常能看到身穿红装的林默飞翔在海面上,救助援助遇险的船只。大家都相信,她已经升入天堂成为海上女神,在海上继续保护着大家的安全。
于是,在东南沿海一带,无论是渔民、船员、商人、旅客,都把妈祖当成民间的航海保护神,纷纷在东南沿海各地修建妈祖庙,供奉祭祀妈祖。只是此时的妈祖,还只是民间的一个神仙,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
北宋宣和四年, 北宋使者路允迪出使高丽,航船在航海途中遭遇狂风暴雨,最终幸运脱险。当时很多水手都来自莆田,他们都认为这是妈祖在保佑,朝廷终于也对此发话。宋徽宗赐 “顺济庙额”于莆田妈祖庙,妈祖这个民间的航海保护神由此被朝廷认可,升级为官方的航海保护神。
自此之后,妈祖的名声开始迅速传播,遍及东亚以及东南亚沿海地区。从北宋首次官方册封开始,到南宋、元朝、明朝、清朝,皇帝们对妈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册封,总计达36次,因此妈祖在神仙界的地位越来越高。
妈祖的尊称,从最早的顺济庙额,到后来的各种称号的“夫人”,再到各种称号的“妃子”,再到各种称号的“天妃”,最后是“天后”的称号。
清康熙年间,妈祖被列入国家祀典,进行春秋祭祀。妈祖由此成了三大由国家祭典的神明,另外两个是黄帝和孔子。妈祖能和黄帝以及千古文圣孔子相提并论,足见其地位之高。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