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木匠王爷 > 第460章 赵构秦桧乞和谈

第460章 赵构秦桧乞和谈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木匠王爷 !

    赵鼎刚开始的时候,曾经说秦桧是奸邪之徒。后来秦桧进入了枢密院,惟赵鼎之言是从。赵鼎于是对他深信不疑,极力举荐。秦桧如今既然已经和赵鼎并肩平级,原形毕露,当即改变了面目,与找鼎经常发生龃龉。不久,王伦和金国使者南下,赵构命吏部侍郎魏矼款待金使。

    魏矼面见秦桧,极力说敌人狡狯,不应轻信。秦桧对他说道:“你是以智谋看待敌人,秦桧以诚信对待敌人。”魏矼冷笑着说道:“只是恐怕敌人不会以诚信队待相公,如之奈何?”秦桧恨他太过耿直,竟然改命吴表臣为馆伴,带着金使来到临安,并入见赵构。金国使者述说金国愿意修好,以及归还河南、陕西。赵构大喜,慰劳非常殷勤。

    等金使退下后,赵构召来群臣说道:“先帝梓宫,果然有希望回来,稍迟一些也没有什么关系。只是母后年岁已高,朕急着迎她回来。所以朕不怕自己受些委屈,期待谈和能早日成功。”大多数群臣却认为和议不妥,赵构居然动怒。

    赵鼎上奏道:“陛下与金人,所谓有君父之仇,不共戴天。现在想委屈自己去讲和,无非是因为梓宫和太后的缘故。只是群臣愤慨不满的言辞,也是由于他们爱君所致,不可认为他们有罪。陛下如果把此心意明白谕示,自然就会平息众议了。”赵构听从了赵鼎的建议,下谕说明,群臣这才没有异议。

    赵鼎自然是不愿意谈和,他也知道赵构不过是狗以此为借口,掩饰他惧怕金国的面目而已。参知政事刘大中,也和赵鼎有同样的心意。秦桧于是想排挤二人,因此特别举荐萧振为侍御史,令他弹劾刘大中。赵构对于那些反对和谈的人 一向非常厌恶,竟然趁机把刘大中免职。

    赵鼎对同僚说道:“萧振之意并不在刘大中,但只是借拿刘大中开手。”萧振闻听到赵鼎的话之后,也对人道:“赵丞相可谓识时务,不等我们弹劾,便自我反省去就,还真是一个聪明人” 不久,殿中侍御史张戒,弹劾给事中勾涛。勾涛上疏自辩,里面却说张戒弹劾微臣,都是由赵鼎主使。除此之外,他还诋毁赵鼎在内勾结台谏、对外串联诸将,图谋不轨。赵鼎于是借口有病,请求罢职。赵构巴不得这个主战派走人,立即答应了他的请求,命他为忠武军节度使,出知绍兴。秦桧率领一干僚属去给赵鼎饯行。赵鼎也不回礼,只是揖手而去。

    秦桧更加反感赵鼎,极力反对赵鼎的主张,决定一心一意求和。其实秦桧如此做,无非是受了挞懒的嘱托而已。每当上朝,群臣都退走之后,秦桧独自留下,曾经对赵构说道:“群臣都首鼠两端,不足以和他们商议。如果陛下真想讲和,请专门与微臣商议就可以,不要让群臣预先听说,免得麻烦。”

    赵构大喜说道:“朕把此时单独委托给你,你认为何如?”秦桧却故意推辞道:“臣恐怕有所不便

    ,望陛下三思!”过了三日,秦又留身下奏对。赵构仍然主张之前的意见。秦桧依然有意推辞 想逼赵构亮出底牌。又过了三日,秦桧再次留下奏对,赵构求和之心更加迫切,始终不变初衷,并写出文字,乞求和议。

    中书舍人勾龙如渊见状,向秦桧献计说道:“相公为天下大计,偏偏中外不明白你的苦心。为相公打算,为什么不选择合适的人当台谏,令他把持有异议的人全部赶走?那时众人说法一致,和议自然可成了。”秦桧大喜,立即保荐勾龙如渊为中丞,遇到有异议之人,立立即上走弹劾。接着又让孙近参知政事,孙近一一秉承秦桧的意愿,差不多与孝子顺孙一般无二。

    不久,金主派遣张通古、萧哲为江南招谕使,许答应归还河南、陕西地,与王伦一起南下。这些人到了泗州,传话给州县,要当地官员出城拜见。知平江府向子諲不肯出拜,还上奏说不应议和。他却没有得到回复,便乞求离职。等张通古到了临安,提出要求,说是要赵构待他以客礼,方才肯宣布国书。秦桧怀疑国书中有册封的话语,依然力劝赵构接受委屈听命。

    赵构装模作样地说道:“朕继承太祖、太宗基业,岂能够接受金人的封册?”秦桧知道他只是想表现一番,因此沉默不语。接着由勾龙如渊想了一法,和金使委婉商议,将金书放入宫中,免得宣布。给事中楼炤又举了古人谅阴三年之事,推举秦桧摄行冢宰,到驿馆接受册封,秦桧依计而行。

    张通古还想要百官备礼去见,秦桧于是让省吏穿着朝服到驿馆,引着金使送书宫中,这才模模糊糊的蒙混混过去。秦桧接着又令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曾开,草写国书,体制与藩属相似。曾开却不肯起草,秦桧对他说道:“主上空虚执政之位等你,你尽可拟草。”

    曾开答道:“我只知有义,不知有利,敢问我朝对待金人,究竟采用什么礼仪?”秦桧说道:“像高丽对待本朝。”曾开正色说道:“主上以盛德继承大位,你应该强兵富国,尊主庇民。为什么无耻到这样的地步?”秦桧勃然怒道:“圣上心意已定,你何必多说废话!你自取盛名而去,我只是想息境安民,其他不是我所考虑的。”

    曾开始终不肯写诏,并自请罢职,和同僚张焘、晏敦复、魏矼、李弥逊、尹焞、梁汝嘉、楼炤、苏符、薛徽言,御史方廷实,馆职胡珵、朱松、张扩、凌景、夏常明、范如珪、冯时中、许忻、赵雍等,联名上疏,极言不可求和。又有枢密院编修胡铨,还请求斩了王伦、秦桧、孙近等,言语激烈。连金人都出千金买稿,真是一篇极好的文章。

    秦桧看到此奏,自然是触目惊心,倍加忿恨。秦桧当即弹劾铨狂妄凶悖,煽动众人,劫持舆论,应当加以重典。对于赵构而言,谁反对和议就是与他作对。赵构当然也不高兴,于是立即下诏,除掉了胡铨的功名,

    编管昭州。给舍台谏,很多人上章救解。秦桧也被舆论逼迫,于是改胡铨监广州盐仓。

    宜兴进士吴师古,传播胡铨的上疏,被秦桧得知。秦桧就把他流袁州,曾开也因是此罢官。统制王庶也说不能和金国谈和,连上七疏,还面陈了六次。接着他和秦桧辩论,笑着对秦桧说道:“公不记得东都抗节,力存赵宗的时候吗?”秦桧又怒又愧。

    王庶字子尚,号当叟,庆阳人。崇宁五年,举进士。曾任泾州保定县知县,通判怀德军。辽国被金国侵犯,辽国以归还宋朝原燕云十六州的土地为筹码向宋朝求援。朝廷下诏命种师道只接受归还的燕云之地,不派兵救援。王庶对种师道说道:“我朝与辽国和平相处已有百年之久了,看着辽国败亡而不救他,却接收他们归还的土地,这不是为下一步女真侵我大宋留下口实吗?”他的真知灼见,朝廷并未采纳。

    宣和七年,金人果然入寇宋朝。李邦彦晚上召见王庶,征求对策。王庶说道:“有丰富经验的老将首推种师道,而且周边国家也畏服他,应该派他率西部兵将增援边疆。”李邦彦又用此话征求蔡攸意见,蔡攸并不赞同。王庶见意见不用,要求离开,朝廷派王庶为陕西转运司通判兼制置解盐的事务。

    河东经略制置使王燮暗中已回朝廷,东京留守宗泽按照朝廷的意见授王庶为陕西制置使。适逢朝廷命谢亮作为使者西入潼关。王庶写信给谢亮说道:“西夏的边患小而缓,金人之患大而紧迫。到了秋季草旺马肥时,金人必然大举侵犯,请您就持使节号召各军积极行动,将其逐过黄河,再寻找机会恢复我们失地。”谢亮却无能力号召各军。到了秋季,金兵大举进犯,王庶调兵沿黄河到冯翊之间据险固守。

    但是没想到,严寒早到,黄河一夜之间结了冰,金人乘机渡过黄河,侵犯晋宁、丹州,又渡过清水河,攻破潼关,秦、陇一带人心惶惶。王庶传檄各路军兵,拟定时间共同讨伐金兵。泾原统制曲端平时就不服从王庶领导,以未接到朝廷命令推辞。过了几天,朝廷下了命令,但他又以其他原因推辞。

    金人探知曲端与王庶不和,于是合兵侵犯富州、延州。王庶当时在坊州,闻讯连夜赶路,想在鄜、延两州组织兵力阻止金兵的侵犯。金人并未直接攻打延安,而绕道攻陷了丹州。丹州在鄜、延之间,王庶只能亲往延州防守其中一路。王庶多次督促统率泾原精兵强将的曲端进兵救援,但曲端却按兵不动,金人于是又移军攻陷了延州。

    王庶听说延州受金兵围攻,已到了十分危急的时候,亲自收集各路散兵游勇去增援;观察使王燮也将自己的部属发往兴元。王庶赶到甘泉时,延州已经失守。既然已经无所归附,他就把自带的军队交付王燮,仅带百余骑赶到襄乐,既是慰劳其他驻军,又想依靠曲端帮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