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 第484章 招安

第484章 招安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

    次日,一则消息在齐地迅速传开。

    据悉,齐王为配合朝廷派下来的招抚使招安梁山贼,特捐赠出粮草银钱无数,以示诚意。

    梁山之上,得知此消息的众匪徒顿时炸开了锅,热闹非凡。

    那些底层小喽啰什么时候见过这等场面?

    就连官府都要给他们送酒水喝?!

    “招安招安,受个什么鸟招安?哥哥,我等在这山上,还怕朝廷么?”

    “就是!若是哥哥愿意,俺愿做先锋,替哥哥占了济南府,也当个齐王耍耍!”

    聚义厅内,议论声此起彼伏。

    更别说,此刻梁山上的匪首比之原书水浒一百零八头目还要多!

    原因很简单。

    在宋江做大梁山贼后,不仅吸引了原书梁山好汉的投奔,更有天下各地的山贼头领慕名而来。

    毫不夸张的说。

    此刻的梁山山上,聚拢了李唐大半操持无本买卖的强寇!

    宋江冷眼望着这帮嘴上喊着不愿招安的山贼头目,闷声不语。

    因为都不用他这个首领开口,就有亲信替他发声。

    “哼,哥哥此举乃为我等前途着想,尔等休要胡言乱语!”

    出来说这句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山上自号行者的打虎武松!

    相比起原书。

    这个世界的武松亦有打虎事迹,但命运却有所不同。

    没了潘金莲之事,武大还好好的在清河县卖着炊饼。

    而武松却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在山东乱起来后,结识了鲁智深与宋江这位道上大哥,便稀里糊涂地加入了梁山。

    不过,宋江待武松可谓是好极了,甚至将自己乃朝廷暗子的身份告诉了武松。

    要知道,李唐可不是大宋能比的。

    原书的好汉们大多因官受罪,自然不愿招安。

    但在这个世界,招安反而是再好不过的出路。

    别看如今梁山贼势大,却没有什么稳固根基。

    一旦大军压境,梁山之众恐怕将难以抵挡,不战自溃!

    只因这一切,皆是宋江精心策划的结果。

    作为朝廷的暗子,他自然不会让梁山坐大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此时聚义厅内,如同原书梁山招安之时的情形,分为两派,争论不休。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

    愿意招安的大多是那些因故上山、性情磊落的江湖草莽,他们大多已被宋江所拉拢。

    而那些不愿招安的,则是那些在各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恶徒,其中就有孙二娘,菜园子张青这对拿活人做馒头馅的混蛋玩意儿。

    这些人担心一旦招安,朝廷会追究他们的过往罪行。

    因此,他们宁愿继续抱着梁山这杆大旗,逍遥法外。

    就在两派争执不休之际,宋江终于开口:

    “诸位兄弟还请稍安勿躁,若有兄弟不愿招安,某定然为大伙安排个好去处。”

    此言一出,不愿招安的头目们脸色微变。

    他们明白,这是宋江表明态度,其本人亦是招安一派。

    “诸位兄弟可去梁山泊!”

    宋江为了稳住众人情绪,继续说道:“那里有湖心之地,周边乃千里水泊,可供不愿招安的弟兄们安身。”

    听闻宋江这话,那些不愿招安的头目大喜过望。

    按宋江的说法。

    那梁山水泊足够养活三四万人,更有水泊作为天险,朝廷也奈何不得。

    可宋江果真这么好心么?

    当然是假的,这不过是宋江的权宜之计罢了。

    他只知这帮家伙若真往梁山去,恐怕还未到达目的地,就已命丧黄泉了!

    对此,宋江也只会冷眼旁观,拍手叫好。

    因为他作为朝廷命官,自然不会让这些恶徒继续为祸世间。

    然,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自两派分道扬镳后,这几日梁山贼又开始闹起分家。

    为了争抢一些家当,颇为不痛快。

    最后还是宋江再次出面,以大局为重,说他们招安去了,东西就留给不愿招安的弟兄们。

    于是,以宋江为首的招安派,什么也没带,仅带走了约莫四万五兵丁。

    余下一万多人,则继续留在山中享乐。

    “呼!”

    宋江此刻如释重负,深吸一口气。

    他深知自己投身草莽,乃是受林将军之托。

    本以为自己做不好如此之事,却不料自己在山贼之道上,竟有出乎意料的造诣。

    与此同时,林尘这边也拿到了随宋江招安的梁山贼头目名单。

    这份名单上赫然列着宋江、裴宣、鲁智深、武松等人的名字,以及原书中的一众好汉如林冲、史进、郝思文等。

    说来这郝思文,虽在原书当中名声不显,位处地煞,但他却是武将世家出身,自幼研习武略兵法。

    依其母所言,郝思文出生时,西方星辰璀璨,预兆非凡。

    所以郝思文自号井木犴,显然有光宗耀祖,再造门庭之愿。

    奈何原书命途多舛,死于南征方腊。

    不过在林尘看来。

    这帮梁山贼头目里面,唯有郝思文、林冲以及鲁智深等军将出身的头目堪可一用。

    毕竟,他招安梁山贼的用意之一,就是将他们操练好后南下征讨吴王叛军。

    就这样,在一切对好剧本后,林尘轰轰烈烈的举行了招安梁山的盛大仪式。

    此举不仅意在展示朝廷的威仪,更是要让齐王亲眼见证他的成果。

    毕竟也得给冤大头看看,他林尘拿了钱粮不是没办事。

    的确。

    柴荣虽说心疼自己拿出去的钱粮,但看见梁山贼安分的接受朝廷招安,倒也舒了一口气。

    以他之能,加齐地富饶,这些损失也只需数年便可重新赚回来。

    军营校场。

    林尘身姿挺拔地站在高台上,扫视着眼前略显局促不安的梁山贼众。

    为了彰显朝廷的恢弘气度和宽宏大量,此次招安之举声势浩大,场面壮观。

    他清了清嗓子,高声宣布道:

    "此番!承蒙皇恩浩荡,朝廷对尔等既往不咎。

    从今往后,尔等将被编入淮阳两卫,成为朝廷的正规军队。

    若是有人不愿投身军旅,可以领取丰厚的赏钱回归故里,但切记不可再生事端。

    否则,严惩不贷!"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校场之中,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领取赏钱回乡。

    显然,这些山贼做惯了无本买卖,又如何肯甘心回去当农夫?

    对于他们来说,留在军中领取军饷无疑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毕竟,当兵不仅有稳定的收入,还有可能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