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 第504章 西南局势变化

第504章 西南局势变化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

    与此同时。

    林尘强拉着一脸不情愿的黄蓉向川蜀进发。

    由梁山贼编练的淮阳二卫,也在路上!

    川蜀四面环山,乃盆地地势,加之内有广阔平原,物产极其丰富,故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只是在历史上,川蜀之地颇为特殊。

    但凡有造反心思的野心家,都会将目光投向川蜀。

    只因入川道路险要,关隘众多,易守难攻。

    若能占据汉中这个出川的关键节点,那么执掌川蜀的统治者便可进可攻,退可守。

    正如昔日诸葛亮给刘备献策所言那般。

    占据巴蜀天府,可坐观天下有变,天有变,则可率军出汉中征伐天下。

    这个路数,说起来最先实现的,就是刘备的老祖宗刘邦。

    有此成功案例在前,

    哪怕是在原定历史上,选择割据川蜀的势力亦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正因为如此,李唐先帝并未将任何一位异姓王册封于川蜀。

    然而,林尘翻着地图上叛军的行动轨迹,若有所思的自语起来:

    “如此说来,吴王起兵造反,其首要目标并非川蜀,而是江南?”

    “这吴王若能攻占桂州,再拿下永州,或许真能率军直逼江南。”黄蓉也附和的点着小脑袋。

    相比起西南边陲的贫瘠,江南在整个江南之地都是极为富饶的。

    就如明末李自成的战略一样。

    只要能就食于江南,吴王便可潜龙脱困。

    哪怕拿不下整个江南,也能掀起中原动荡,引得其他异姓王下场逐鹿。

    不过嘛。

    计谋虽好,吴王却低估了宁王的实力。

    宁王藩军死守永州与韶州一线,令二十万吴叛军寸步不得进。

    久攻不下的吴王,这才不得不调整战略目标,转而图谋割据川蜀。

    这段时间,休整完毕的吴王叛军再次集结中南半岛上的土番部落,号称五十万大军,经南宁、曲州,直抵涪陵!

    这涪陵,正是入川陇道荔枝道的关键隘口。

    一旦让吴王拿下涪陵,便可沿荔枝道过西乡,到时距离巴蜀咽喉的汉中不过一步之遥!

    “我若是你,当第一时间前往涪陵驻防。”黄蓉看着地图上吴叛军与李唐军的局势,对林尘说道。

    林尘闻言,嘴角勾勒出来一抹轻笑,视线对上黄蓉的眼睛。

    一番对视下来,惹得少女小脸微红,却毫不退缩地叉腰问道:“看本姑娘做什么?”

    “好看。”林尘坦诚回答。

    在得到黄蓉因娇羞的一番不轻不重的拳头后,他眼中闪过一丝沉吟之色。

    林尘如何不知涪陵的重要性?

    只要把吴王拦在涪陵之外,便能阻挡其入川的企图。

    奈何,他回想起了前些日子锦衣卫传来的情报。

    涪陵县是一上县,人口过五万,能征召县兵三千。

    诚然,三千对吴王五十万大军,任谁都明白这是螳臂当车!

    加之涪陵并不是什么险峻关隘,就是一方依山傍水的普通县城。

    但若是拖延一二,还是能等来援军支援的。

    谁曾想,当地县令在得知吴叛军兵锋距离涪陵仅有七十里时,竟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弃城逃跑。

    对于这种猪队友,林尘能怎么办?

    淮阳二卫就算沿途舟车劳顿急速行军,也才刚过西安,正准备从周至走傥骆道前往汉中。

    川蜀地势险要,淮阳二卫赶到汉中还需十日光景!

    远水如何救得了近火?

    即便从上书李曌,请其调陇右西军入川也来不及。

    如今对于林尘来说,最好的办法是先行入川掌控成都,然后征调当地县兵在汉中与吴王对峙。

    再有,林尘之前就有个惊奇的发现。

    那就是在这个糅杂的综武世界,明末一支着名的土军,号作白杆兵的存在,也存在于李唐。

    原定历史的白杆兵,大多由川蜀石柱土司的番兵组成,给明末续了不少的寿命。

    在李唐世界,白杆兵也是颇有威名。

    因为前些年西军与西夏战事频繁,白杆兵就被朝廷多有征召。

    所以他这次入川第一时间,就是直奔石柱而来。

    在西南土司部落里面,可划分为生熟土司。

    所谓熟司,就是选择归化汉家文化的土番部落,常年与汉人一同生活,习俗礼节也大差不差。

    而石柱,正是这熟司中的佼佼者。

    此时,一幢具有西南风情的屋舍内,几名男子正在商议着什么。

    “兄长!那林尘甲派人遣信,说不日就要来石柱一观。”

    “这么快?”为首者眉头紧锁,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几分忧虑。

    其穿着李唐官袍,正是掌管石柱土司的宣抚使覃平。

    而在场其余人,则都是覃氏一族的人。

    “兄长,还有什么犹豫的,那吴王可是说了,只要兄长率众归附,待其拿下川蜀,便封兄长为川南节度使啊!”一名族人急切地劝说道。

    吴王开出的价码不可谓不高,只要覃平投效,就能一跃成为川南土司的首领!

    “这......”

    覃平还是有些犹豫,目光闪烁不定。

    他并非愚蠢之人,深知此刻吴王尚未入川,便轻率归附,无异于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之上,成为众矢之的。

    反观自己然这些兄弟就没这么好耐性了,早就被吴王口中的荣华富贵迷住了双眼。

    然,族人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他转变了主意。

    “兄长,你若再迟疑不决,吴王恐将另寻他路,私下与马氏、秦氏两族结盟!”

    此言一出,覃平的表情瞬间凝重。

    是的。

    他名义上贵为石柱宣抚使,实则司内还有两大族老。

    其一是马氏,靠着祖上在西军随西夏作战时立下的军功,得以立足。

    其二是秦氏,如今的秦氏老爷子,早年科举中第,走的是儒士之路。

    这两门,在石柱的声望都不弱于覃氏一脉。

    若不是覃平占据石柱宣抚使的名分,肯定不值得吴王开出这么高的价码。

    想到这里的覃平,到底还是下定了决心。

    “既然如此,即刻张罗覃氏亲兵,我等五日后举事!”

    “就等兄长这句话了!”

    在场覃氏族人大喜过望,纷纷离去准备,一场即将席卷石柱的风暴悄然酝酿。

    唯有。

    林尘看着吴王对石柱宣抚使开出的价码,眼中闪过一抹冷笑。

    显然,对方也知白杆兵不好对付,方才选择施以重利诱之。

    “不过这覃氏又是什么玩意?”林尘喃喃自语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