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凤凰于飞 > 第84章 操

第84章 操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凤凰于飞 !

    为了拿到那点麝香。

    曹掌柜自告奋勇成了一位编外的制香人员。

    招收他的理由很简单。

    曹掌柜竟然会把香搓成线香。

    如意只会把香料做成粉末状。然后掺和在一起。

    每次用的时候必须要用香炉点了。

    但线香就不一样。

    这东西携带方便,用起来也容易。

    当然做线香还有一套设备。

    曹掌柜家传很久的一套古董也被搬了出来。

    几个人不怕热就在院子里面干活。

    每天大汗淋漓的配制香料,做各种的线香。

    这怀远堂彻底扔给了两个徒弟。

    如意心心念念的降暑的汤,也制造成功了。

    失败了两次。

    也不能叫失败,也能喝,不过就是容易拉肚子。

    防暑的效果非常好。

    如今,到怀远堂抓药的人多多少少都会配上一副药去喝。

    毕竟到八月份了。从早上出门就可以看到地上明显的热气腾腾的地热。

    向远处看,这摸不着,却能看到的热气,似乎将房子都扭曲变形了。

    院子里的梨树每天必须浇水。即便这样,叶子也是蔫耷耷的。

    田厨娘早上打水却发现,水位下降很厉害。

    杜欢拿了一根绳子系在自己腰上。跳到井里面去探查了一番。

    决定等傍晚的时候不太热了。把这井里面的石头掏一掏。再往下挖一些。

    现在仅井底有薄薄的一层水。

    如意卷起袖子,已经打算帮他。

    这跃跃欲试,让人忽视都难。

    展鹏却召唤着如意:“早上我默了一篇文章。你拿去背吧。”

    既然知道自己之前忽略了。那么现在开始抓娃娃的教育也不晚。

    诶?这么神奇。

    如意接过来:“千家传。里面是讲故事的吗?”怎么自己的父亲从来没给自己讲过啊?

    “不是。就是记载历史的。从上古时间一直到前朝。但凡有名有姓的名人的传记。”

    啊,那就和史记一样了。不过没了司马迁。不知道这千家传写的究竟精不精彩。

    不过史书说起来也就是故事书。就是写得高雅了一些。

    只是眼前这只有一张啊。

    杜欢端着清水给自己洗洗脸。刚才下井。脸上难免掉了点灰:“我和你师傅商量过了。等一下就去书房里买这本。这是你今天早上要看的。”

    啊,原来是个故事前概呀。

    展鹏也不在意:“你以为我能把一本书默写出来吗?这个简要已经很不错了。”

    对对对,自己的师傅从来就不是文化老师。一般都是武力碾压。

    也难为他们两个了。自认为都是大老粗,还要往文化人方面靠。

    如意只不过是坐不下来。

    她比较喜欢新奇一点的事物。一件事情做久了,难免觉得枯燥无味。就要想方设法折腾事情出来解闷。

    如今,杜欢给她买了千家传,总算将这皮猴子安静了下来。

    当然,这件事以后也让两个人后悔不已。

    自己国家的名人大事,有一半就毁在了这小朋友的手中。

    杜欢出去转了一圈。就抱着四本厚厚的精装书籍回来。

    这可真不便宜啊。

    如今,所有书的流通都是手抄本。所以少之又少。

    也就是这靖远城内书坊里面的书比较全面。

    杜欢托着曹掌柜好说歹说才将这最后的一套买了下来。

    据说花的钱足够在靖远城买两套房子了。

    这钱花的曹掌柜肉疼不已。

    因为钱都是他掏的。

    回头想一想,这是必要的投资。

    但还是说服不了自己。

    于是决定近一段时间饭就在如意他们小院解决。

    每天顺一些草药回去。

    以解自己的锥心之痛。

    到了傍晚,彩霞当空。

    展鹏感念了一句:“看这情形,明天又是大晴天啊。”

    杜欢接了一句:“那就太好了。药还需要好好晒一下。”

    曹掌柜搓搓牙花子:“你二位是不知人间疾苦啊。我看外面的农田很多都旱了,也不知道秋收能打上多少粮食来。”

    杜欢有些疑惑:“我看那些田边都有水渠引水啊。虽然小了些,还淌着呢。”

    据说靖远城的水还是从雪山上引过来的。一年四季都不断。而且地下水也很丰富。

    几乎每家都有水井,吃水应该是不愁的。

    “就是说这话就知道你没种过地。那水渠里的水又能浇溉多少地?水渠跟前的还行。那离得稍微远一点的,没有通水的地方怎么办?那才是种粮食的大户啊。”

    自认为看了一点书的如意,赶忙将千家传拉了出来:“看看看,书上有写。这是哪一年大旱,皇帝造出了水车。引地下河水来浇灌。解决了旱情。”

    杜欢就笑了:“这是看了一天书。就读懂了历史了。”

    展鹏赞同的点头:“主意是个好主意。但是谁敢起这个头?这需要多少人力物力?但凡哪一个城池敢这么做,一个造反的名头安下来。满城的人都要遭殃。”

    如意吐吐舌头:“悄悄的干不行吗?”

    曹掌柜摇头:“你要知道人多嘴杂。好好的一件事情。有时候就坏在人多上。况且现如今的探子们满城都是。你看哪一个不起眼的人,说不准都是皇帝派来的眼线。靖远城可是寿王的软肋啊。”

    难道就要让这些辛苦忙碌了一年的农民们白白受苦。就让那些即将要抽穗的谷子绝收。

    粮食意味着一城人的生计。

    以前靖远城自给自足。不存在问朝廷要粮食。

    所以说话底气也足。

    但如果这城里的人生活难以为继。朝廷就会顺理成章的派人入驻,接管。

    所以这一次干旱。皇帝是应该最为乐见其成的。

    那些探子们都会是12个时辰紧紧盯着靖远城里的一举一动。就期待着这些人弄出什么动静来。

    曹掌柜又道:“之前忘了说。我听…他们私底下有一个传言。我觉得应该就是小红。好像被那些人关注到了。已经传递消息回京城了。以后就不要让小红再出现了。”

    如意拍案而起:“我才不怕他们呢。惹急了我就让小红到京城里去飞两圈。叫他们眼热也抓不住。”

    展鹏也是同样的态度:“这个咱们不怕。这世间能够拿下小红的没有几个。就京城里那帮草包。绑在一块上都不行。”

    曹掌柜害怕两个人说高兴了,就派小红过去挑衅,赶紧解释:“他们不是要捉小红,而是这种鸟是传说中的神鸟,可以预测天下走势的。据说哪里出现哪里就会有战乱。所以小红在靖远城出现过一次以后。他们就想挑动起民众的慌乱。”

    不过没有确实的证据。因为是在夜里,小红飞出去的。所以看着的人并不多。传来传去,大家也认为是谣言。城里没有人相信。

    曹掌柜也是因为知道小红来过。才在这里提一嘴。

    要是早知道这师徒两个这么上头。绝对是提,都不敢提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