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凤凰于飞 > 第66章 土建

第66章 土建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凤凰于飞 !

    胡村长的本意,以前百姓村的原址再也就不过去了。有心的人,如果以后想要回去祭拜。大不了请狩猎队的人带路。

    没必要修那么宽的路。

    毕竟像是济宁城这样的地方,谁也不想再去一趟了。

    但既然杜欢说了,需要修几条路。

    狡兔还需要三窟呢。

    那这条更为曲折漫长的路是一定要修了。

    不过如意出了个好主意。

    这面的灌木丛明显多一些。

    在路面上铺好砂石之后。在路的两侧不如都种上些灌木。形成一道屏障。

    这样一般大的猛兽是不会过来的。

    但是这样一来的话。维护的成本就高了很多。

    胡大把他们这一次的收获全部交给谷城之后。小分队就各回各家。

    休整一天,明天就要开始重新狩猎了。

    刘青的一队在他们出发的第二天就已经开始进入山林中狩猎。

    因为之前的队伍打散。

    他们需要重新在实战中配合磨合默契。所以走得并不远。

    就围绕着瀑布的来了一圈。有了两三天的时间返回。正好胡大们也回来了。

    刘青就约所有的人到单身院子里开会。

    作为召集者,刘青主要首先发言:“我们琢磨着,既然要修一条通往济宁城的路。为了避免后患。索性把那张狗才处理掉去。”

    一队的人看样子都已经商议过了,应该是全员通过。

    胡大先不表态,看一下李银:“你看呢?”

    李银点点头说道:“也行。不过我觉得用不着那么多人去。想去的人自己报名。其他人还是主要准备过冬的东西。”

    因为上一次干活干的太过利索,也没有留下什么把柄。

    而且李银和朱石头都有认识的人。

    于是刘青,冯涛加上他们俩个。

    商议好了第二天一早就出门。

    胡大就和大家提驿站安排人的事情。

    说到老谋深算,在座的各位都不如李银,他首先就说:“其实往济宁城有一条比较快捷的通道,你们发现没有虽然有的水路是不通,毕竟只是几段。咱们完全可以在每个水路的尽头安一个驿站。这样就很容易接在一起了。”

    刘青点点头:“那到时候抽调的人必须是会水的。”

    这一下思路就打开了。

    “到时候房屋做的结实一些有驱虫驱毒蛇的药粉按时间定时撒扫。安全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也可以派一家人,也可以是两个人,就看报名的人多不多?”

    其实如果两条路能修好,沿途经过的那些山林所生长的东西都够百姓村几年的开采了。

    他们在这里商量。

    胡村长也召集骨干人员商量同样的问题。

    谷城是第一个举手同意修一条大路的。

    现在他才给胡村长说:“是应该把那条路开出来,之前我们发现了那个附近有盐。”

    瞬间与会的所有老头都激动起来。

    现在大家吃的也好了,就是嘴里没滋没味。

    在靖远城所买的盐平摊到这么多人身上也吃不了多久。

    如果真的能找到盐那就太好了。

    于是,开路的队伍又加上了谷城。

    胡三作为最早发现盐的地方的人。当仁不让的成为了谷城的保镖。

    最初的基建队开始招人。面对的是所有的村民。

    这可不像是狩猎队需要个人的能力出众。

    铺路只要有把子力气,没有力气会推车子也行,实在不会推车,会赶牛车也行。

    所以在招收基建队员的时候。

    报名人数激增,之前那些伤重伤员残疾的纷纷都表示要出一把子力。大家伙都是踊跃报名。

    于是。一个朝着靖远城,一个朝着济宁城的基建队伍组织成功。

    周小妹带领向着靖远城的这一组。

    组员多半是女孩子或者小孩子。

    一来是因为这面路程稍微近一点。

    第二是因为五个驿站最终选定了驻扎的人手。

    这五家人要和他们一起修路。

    到了地方之后。大家帮他们把房子修好,什么都安顿清楚了。

    才会接着修路往前赶。

    别说这人多力量大,一切推进的很顺利。

    第二则是最近一段时间,狩猎队需要每隔几天都去靖远城。

    主要就是把现打出来的猎物们换成钱。然后采买需要的生活用品。

    购入大量的粮食,比起别的城,靖远城里的东西良心的让人感动,大家觉得不买都对不起自己。

    一时间消费的热情高涨,几乎每家都添置了不少东西。当然没钱了,还可以问村子里面先借一点。以后慢慢还。

    第二天一早,两队人马就趁着天微微亮出发了。

    胡村长又带着他新智囊团们来到了光秃秃的田地边上。

    他又抽上了新的烟杆:“我觉得还是可以种点什么。这么荒着,有点浪费了。”

    谷老太爷出主意:“我听如意说过。有一种叫做糖萝卜的东西。比较耐寒。到最后还可以熬成糖。要不咱们找找种子试一下。”

    这倒是个好主意。

    毕竟土豆他们也不能当饭吃。

    还有几个出主意:“我们不如把麦子试的再种一下。万一冬天这里不是很冷。一个冬天过去,它重新发芽。是不是可以早两个月收?”

    反正地也多。

    种子如今也有地方去买了。

    大家乱七八糟的想了一堆子主意。都试一试无妨。

    以前还东想西想着。经过这么一遭。

    都彻底卸下了心思。齐心协力,想把这个地方造出一个让子孙能够世世代代,生活下去的好地方。

    通往靖远城的路每天都在延伸着。

    由之前的路基打底。其实修起来更容易些。主要就是把路面拿十字灌满以后。有牛拉着巨大的碾子。反复碾压几遍。

    那路面就非常结实平整。

    根据路途的遥远近远程,一共设置了五个点位。出靖远城进山的地方。李老汉带着小孙子李小弟。还有小儿子李生财。在这里搭了一个凉棚。

    在凉棚搭起了,第二天就有靖远城的守军过来询问情况。

    李老汉带着小孙子把自己的户籍证明拿了出来:“我们路过这里,也实在走不动了。就想着在这里做点小买卖。给路过行脚的商人卖一点凉茶。儿子就在附近挖点药材。就混个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