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大唐重生兵王 !
“二哥,你慢点喝。”
看着秦叔宝不管不顾的,浑身颤抖着,将大碗的烈酒灌下去,程咬金几人都是关切的规劝。
连喝了三碗,脸色已是一片涨红的秦叔宝长舒一口气,声音有些失落。
“我辈战将,从来都是战场上以武勇称名。今日之后,世间,怕是再无勇将可言了。”
一时间,众人失神。
“秦将军,你着相了。”
此时的韩啸不得不出声。
列队而出的陌刀军所带来的震撼,便是他自己都会不禁浑身战栗。更别说这些一辈子冷兵器战场上厮混的战将了。
陌刀军这般的军队,就是对这些号称“万夫不当之勇”的勇将战场生涯的终结。
没有谁能在这钢铁洪流面前站立,所有阻挡这支军队的敌军,都将会被斩成碎片。
精良到领先一个时代的装备,重复机械的简单动作训练,加上铁一般的纪律。
这样一支以杀人为目的的战斗机器,会碾碎面前的一切。
“诸位将军,我说过,我们为将者,更多考虑的,应该是战略,而不是简单的战术。”
“世上没有无敌的军队,只有无敌的将军。”
韩啸的话,犹如魔咒,将众人唤醒。
“真正的无敌,是有着强大的信心,能够调动己方所有的力量。”
“还要知道,我们,为何而战!”
最后一句,韩啸是吼出来的。
为何而战?
为了战场上的功勋,为了封妻荫子?
为了战场驰骋的快意,为了一呼百应的畅快?
便是连秦王李世民,一时间都怔怔的望着韩啸,不知道自己的心意到底如何。
“身在这个国家,生在这个时代,作为一名武将,我们要做的,是守护这个国家的百姓和土地。”
“武将的职责,我们手中的刀枪,最终的目的,即是守护。守护我们身后的土地,我们身后的百姓,让他们能安居乐业。”
韩啸的眼中出现癫狂,穿梭千年的时光,那红旗下庄重的一幕,与眼前的一切重合。
————————
长安城驿馆,那些各方势力的代表差不多到齐了,突厥更是派出了近百人的使团队伍。
这些时日,使团代表们也没有闲着。
不管是假扮士子,完成任务后去大营中窥探。还是乔装打扮,去西山一探究竟。亦或者是随着高句丽的使者一起去大兴宫闹腾。反正,大家绝对不会闲着。
但时间久了,各自的心思,却是变了。
洛阳王仁则派来的是礼部的小官,无职无权的,纯粹凑数。
但这位名叫贝志学的青年文官,这些时日已将自己当做一位真正的大唐人了。每天去做任务,然后和那些相熟的书生一起去大营辩战。每天脸上洋溢着欢笑,将洛阳的那些任务早抛在了一边。
有贝志学这般改旗易帜的,也有那些心思难测的。
梁师都的使者和突厥使者这几日都是早出晚归的,而且,每次都是乐呵呵的回来。
到了第二日,又会大清早的出去。
有些事,是瞒不住的。
据说,他们和城中的某家搭上了线,可以从西山运输过来大量的铁。
一开始这样的消息是没有人信的。
直到一次聚会,突厥使团主事人阿史那曼达,于无意间拿出一块巴掌大,可将人照的须发皆现的琉璃镜时,大家才相信,这些突厥人是真的和西山有了联系。
这样的镜子现在除了西山和那些与西山有关系的家族,别人是想也别想。
据说宫中有贵人想要一面镜子,求到皇帝那,最终却是换来一顿训斥。
那阿史那曼达借着酒劲,得意的说自己已经从李唐运了八万斤铁过去了。
突厥用五千匹战马和那些家族交换的。
这样的交易让人咂舌。八万斤铁,那是整个突厥一年的用量了。而五千匹战马,也是中原各家诸侯垂涎的对象。
突厥使者得意的说,有了这些铁,他们可以打造更多的弯刀和箭头,到时候,中原谁家敢不服,他们就会先将谁剿灭。
对于李唐,那使者阴狠的说必不会让这次大典完成的太顺利。这个说法,与高句丽使者的想法不谋而合。
————————
且不管那些暗地里的阴谋诡计,大唐上下此时已经没有心思管这些了。
麦子,熟了。
今年与往年是不同的。
第一不同的是那麦田里的麦穗异常饱满。有了水车和沟渠,小麦最后抽穗上浆的时候,水分充足。再加上老天爷开眼,连着不短的时日都是大晴天,这麦子眼看着,要夏收了。
今年还有一个大大的不同,那就是官府对夏收无比的重视。
不能不重视啊,这些粮食,其实很多都已经卖给官府,换成那一张张让大家伙心中没底的粮票了。
也就是说,往后的十年,这满田地的粮食,其实有一半是早就卖给官府的。
这是平民百姓家里,那些家中良田众多的,最近却是有些发愁。
原本随叫随到的那些庄稼汉,早早的去长安城做工去了。现在临近夏收,却找不到足够的人手收割。
不过别担心,大唐皇帝会为大家想办法的。
这是那些下乡教授文字算术的书生们说的话,一般都不会有假。
端午之后的十天,大唐皇帝在长安城南门城楼上,将一面大旗郑重的交给柴令武。
大旗上写着“大唐青年精英团”几个字。
柴令武将大旗挥舞几下之后,下方举起无数面同样的大旗。
长安城勋贵子弟人人争先,带领家丁、仆从,还有城外军营抽调的五万军士,整整三十万人。
人人手中一把西山加班加点赶制出的——镰刀。
皇帝亲自选取一处村庄,脱下龙袍,手持镰刀和那些百姓一起收割麦子。
太子、秦王、公主、后妃等等,大唐皇族尽出,每人负责一处。
那些书生早早分配了任务,每一处都要出文章,每一处都要出故事,每一处都要突出大唐君民同心,抢收抢种的大画面。
“大王庄在秦王带领下,一天收割完所有小麦,亩产达到三百八十斤。”
“上坎村收割小麦时,宇文昭仪划破手指,依然坚持将所有小麦收割完毕。”
“陛下与民部尚书裴寂大人比赛谁收的小麦多,让里长刘脑壳做裁判。”
……
一个国家的疯狂,是难以想象的。
十二天时间,整个大唐境内,所有的小麦,能统计出来的,全部收仓。
当有百姓小心翼翼的拿着粮票去兑换,然后足额换取了小麦时,粮票正式登上大唐的历史舞台。
随着粮票使用的详细数据一起呈上皇帝御案的,还有一份大唐境内的田亩具体数。非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