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从提AK47到三国种田开始 !
听到人手不够用的消息,赵泰皱了皱眉。
“军队在前连战皆捷,现已攻下半个钜鹿郡,赵郡也连下两城,每到一城必有兵源补充,总兵力已过七万,各城皆实行军管制度,怎会出现人手不够用的情况?”
兵他是要多少有多少,如果不是对士卒的要求从来没有降低,七万都算是少的,十万他都拿得出来。
只要把士卒牢牢约束住,那打下的城池短时间内也不会出现问题,在军管之下他其实已经尽量把文臣一省再省,就是为了避免人手不够用的事情发生,结果现在却还是来了。
“主公,其实军管制度已经省下了大量人手,钱粮物资搬到仓库看守,都没来得及清点,变法步骤也有地方军队逐步跟进。”
“但军管也不是什么都可以做的,从常山带出来的士卒还可以一用,毕竟再怎么样他们也识字,可重新丈量田地再分给百姓,这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有军队协助处理也有些进展缓慢,科举选上来的人根本满足不了这么大的缺口。”
钱粮物资可以先堆着,过后清理盘算也一样,各地科举选用人才也能让地方维持运转,但再多的话就力有未逮。
决策层其实用不了多少人,缺的是大量基层人员,哪怕是一省再省,这个缺口也省不下来。
在识字率低下的时代,这个问题根本避免不了。
主要还是赵泰的制度太先进,需要的人手才多,变法也不是那么好变的。
才打下这么点地盘而已就把赵泰人才储备这个缺点持续放大,那要是一州之地,或是按戏志才所规划的两州之地,赵泰真的怀疑他有没有能力治理得过来。
据两州而称王,是不是太过理想化了。
“还好留了一手,不然现在就尴尬了。”
无人可用?现阶段是不可能的,毕竟赵泰的黑山里面,还藏了足足两千备用官员,不管之前是怎么打算的,现在却是顾不得那么多,先用了再说。
“传信给黑山,让他们调一千人出来听用,识字率高,还通晓数术的人,够用了吧?”
赵泰看向冯民,蒋旷,谢晟三人,但凡他们说个不字,赵泰都会忍不住捏死他们。
储备人才都直接提出了一半,常山都没有用到那么多人,不够又怎么可能。
“够了够了,别说一千,就是五百也足够将整个钜鹿,赵郡打理得井井有条,一千绰绰有余。”
可不是绰绰有余嘛,钜鹿有县十五,赵郡有县五个,加起来二十个县,五百个人就算平均分配下去也有二十五个,有他们为主导处理事务,再让军队配合,只要赵泰不搞其它的东西,二十五个也够用了,何况赵泰还调来一千。
古代不比现代,现代一个县别说二十五个人,就是五百个人都不够用,这是时代的差距。
“那就行了,去传信。”
事情被赵泰三言两语解决,看起来似乎轻松无比。
但如果他事先没有把教育给搞起来,哪怕只是一些基础教育,那他现在岂不是要抓瞎。
解决事情的根源在于事先有准备,不然就汉朝这种可怜的识字率,他就算满脑子的先进理念跟制度,无人可用也是空想。
人才缺口这方面被暂时解决,但却没有完全解决,跟设想的程度可差远了。
而赵泰兵出常山,一路势如破竹攻陷城池,兵力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就冀州之地,赵泰要侵吞下来也只是时间问题。
关键打下来的地盘还极其稳定,世家阶级消散一空,这就是稳定的原因。
军队完全由赵泰把控,世家的人或许会有不少夹杂其中,也能闹出来一点麻烦,但从什长往上,这些军官都有常山士卒担任,再乱难道还能把军队直接给策反?也得有人愿意跟着他们反才行。
要地位没地位,要钱粮没钱粮,要影响力也没有影响力,他们拿什么来给赵泰添乱子。
那种以前别人占下城池地盘,只要让他们不爽就可以聚起一股武装力量夺取城池控制权的事情,被打为平民阶层的他们已经不可能再做到。
除非他们能劝那些分了他们田地的人站在他们那一边,可这不是开玩笑嘛,分了你的东西本来就是对立关系,关乎利益的事情,绝对不可能和气生财。
你说要跟我搞好关系,我还不乐意呢,仇人之间就没有好关系可言。
有黑山一千人的注入,让整个地盘的治理就犹如加上了关键机器齿轮一般运转起来,钜鹿,赵郡的沦陷速度都在加快。
这种秋风扫落叶的袭卷,让朝廷变得不安了起来,还不到两个月时间,两个郡就被彻底攻下。
哪怕在此期间反抗再激烈,也抵挡不住炸药的轰击,更关键的还是朝廷军队无心战斗,甚至可以说是消极。
赵泰的军队太猛,打不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变法给他们的冲击太大。
人家把士卒当人看,把百姓放在首要位置。
他们呢,拼死拼活啥也得不到,赢了或许还能得些奖赏,但那点奖赏还不够塞牙缝的。
赵泰直接发军饷,分地啊,朝廷赏得再多难道还能给他们分地?
当然军饷的话他们也已经可以拿到手,不给军饷不行,赵泰都给朝廷却不给,那心里落差只会更大。
可以说赵泰以一己之力改变了许多制度,地是不可能分的,但军饷的话有世家支持,一咬牙也给,而且给得比赵泰的还多,这就彻底卷了起来。
不过赵泰可不会跟着他们往上加,变法恢复百姓的自由身,分地就是朝廷跟世家跟不起的,只能在军饷这方面想办法。
要说效果还是有的,至少士卒也愿意卖命了,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卖命就真的是拿钱丢命。
如此又变成了死循环,有命拿没命花的事情,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干。
在赵泰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有些诧异的,从唐朝才开始有的募兵制,军饷制度,这就直接在汉朝用了起来。
这才是发展嘛,不过这发展对赵泰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反抗力量变强并不是什么好事,那是要死人的。
不管外界是什么风风雨雨,在两个郡被拿下之后赵泰才停止了攻伐的脚步。
也不是不能再继续打,而是再打下去没有必要,或是打下去的话整个中原恐怕要变成一幅人间地狱。
这时候可是春耕,百姓能不能活到下一年就指望着这次种出的粮食。
要是赵泰继续打,固然能得到更大的地盘,可接可来耽误了耕种,家里没粮的百姓会怎么样,会饿死,会是比黄巾起义时更严重的人间惨剧。
赵泰一直都没忘记过自己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百姓过的是什么生活,那个时候已经够惨的了,现在好不容易熬到了可以耕种,天下也稳定下来可以喘口气的时候。
如果战争还是持续不断的进行,那赵泰打下了地盘又怎么样,就看着地盘上到处都是饿死的尸体?
他是可以接济百姓,但又能接济多久,是一个月,还是两个月?那根本就接济不过来。
任何时候打仗,基本都会避开耕种的那个时间,除非是异国相斗就另说。
百姓没有粮食会饿死,死的人多了就会出现大疫,那是谁也不想看到的。
攻城略地什么时候都可以,唯独这个时候不行。
反正就算给朝廷时间准备也不会是赵泰的对手,那缓一缓脚步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攻下两个郡除了让他地盘变大,军队数量也翻了将近一倍,但对赵泰的影响其实并不是很大。
总体而言反到是让治理变得更难了许多,远不是治理一个常山郡可比。
可以说另外两郡的地盘跟常山一比,就跟原始社会差不多。
最简单的就是常山已经完成了医院的规划,学校也差不多该要启用的时候。
耕种用的是高产作物,农具也有小半换成了铁制品,商业也开始在慢慢复苏,这就是个高速发展的地方。
另外两郡则是什么都没有,说是一片荒漠都不为过,但要想把其变成跟常山一样繁荣的所在,那就得费老鼻子劲了。
现在的话也就把春耕的事情管理好,那就算是成功,再怎么发展那也得先维持肚子不饿才行。
“军师,地方是打下来了,短时间内也不会再有什么军事行动,至于军师以前所说的据浊河而守,似乎已经变得不是很有必要,我不去打他们就不错了,朝廷哪来的胆子向我动兵。”
“既然军事上没有太多事情可做,那这内政可就得军师多加出力才行,钜鹿,赵郡,百废待兴啊。”
赵泰说得言词恳切,像是离了戏志才就不行的样子。
但戏志才却知道,这是赵泰又想把政务给甩出去,戏志才能拒绝吗?他都找不到理由去拒绝。
因为就跟赵泰说的一样,他的地盘就没人敢来打。
真正难的是治理,而不是攻城略地。
他就没见过这种反着来的,别人打仗是交好世家不愁治理,愁的是怎么打胜仗。
到赵泰这里却完全调转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