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你是我的金手指 !
人员配备上来后,医学院开始招生,招收的是十二至十四岁的有一定文字基础的男孩女孩,有天赋的培养成大夫,天赋差点的培养成护理人员,各得其所。
但这年代识字的男孩女孩并不多,识字的大多是富贵人家的孩子,都冲着科考去了,所以招到的学生也不多。林夕瑾也不着急,让上官瑞在京城招一些,让李雨泽利用关系在府城和其他县也招一些。
相信义学堂开办起来后,有那么一两年,医学堂就不缺生源了。
学生招得不多,但冲着林夕瑾名声慕名而来的病人倒是挺多的。
医学院附属医院环境清幽,诊疗、住院设施完善,还大多使用成药,吸引了附近县府的许多病人,甚至远至京都的一些重症也过来住院治疗。
林夕瑾也因此变得忙碌,特别是一些需要动刀的重症,现阶段都是她亲自出手,还有一些体弱重症者,要用到针灸治疗,也多由她出手。
不过这也相当于现场教学,不说半夏等人收获颇丰,迅速地成长起来,就是太医院来的几位太医和各地请来的名医,也钦佩不已。
儒林书局已正式投入使用,开始印制第一批书籍。
第一批书籍林夕瑾让印刷厂印刷五类书。
第一类是古代启蒙书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声律启蒙》及四书五经,最先满足义学的需要。
第二类是消遣类的书籍:《儒林童话》第一卷、《西游记》第一卷、《新白娘子传奇》,其中《儒林童话》是汇集现代各国的经典童话故事,不仅小孩爱读,就是大人也爱不释手。三本书标注的作者统一用“儒林书豪”这一名称。
第三类是数学书:《算经》第一、第二卷。也就是现代小学数学内容概括。
第四类是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第五类是农业典籍:《农桑辑要》第一、第二卷,不过这类书大多做为礼品赠送。
印刷厂才开始印刷时,上官瑞已在各地准备好了书局店铺,只等书籍印刷成册。
当然,为了运送书籍等货物,武将军和慕容旭送来了更多的得用的退伍老兵,大大地缓解了人手的不足这一状况。
八月二十四日,这天是个好日子,秋高气爽,阳光灿烂。在这个大好日子里,各地的儒林书局同步开业。
由于前期上官瑞在自家各地店铺发放传单,许多人也得知儒林书局今天开业,还知道儒林书局卖的书是用嘉慧郡君发明的印刷术印刷的书籍。大家都存着猎奇的心理,所以开业这天书局人山人海,人流量特别的大。
殊料本来只存着来凑热闹心理的人,一拿起书就放不下了。价格低廉、字迹清晰、纸质绝佳、内容新颖……消费二两银子以下还有铅笔等小礼物送,消费十两银子以上还打九折……
要命的是那三本消遣类的书籍,拿起来还放得下吗?放下了还轮得到你再拿起吗?旁边有人等着接过你手中的书呢!
不一会这三本书就脱销了。其他的书籍也所剩无几。
这一幕在各地书局同时上演。
于是印刷厂的仆伇只能加班加点印刷,当然,工钱也拿到手软,红利更是可期。
随着这三本书的出现,“儒林书豪”之名响遍大江南北。
“你读了‘儒林书豪’的书没有,书豪可太有才了。”
“《千家诗》里面也收录有他的诗呢。我记得有一首叫《秋词》的,是这样写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写得真是气势雄浑,豪气干云啊!”
“《西游记》已在各大茶馆开始说书,只是不知道第二卷什么时候才出来,我晚上等得都睡不着。”
“去怡园看戏去,《新白娘子传奇》搬上舞台,今天开唱了。”
……
随着这三部书的出现,各种热闹的场景接连出现。大街小巷的孩童手持金箍棒、九齿钉耙、白雪公主各种玩具、布偶在玩耍,从而造就了夕佳、新岚、安安三个小富翁。
这些玩具当然是在林夕瑾指导下夕佳、新岚、安安的创意设计。
林夕瑾没食言,为两人创立了“佳新玩具作坊”,制作出来的玩具供不应求。两个小女孩故事听得多、读得多,玩具更新速度快,用料别具一格,陶瓷的、木料的、布艺的……应有尽有。别人的抄袭作品还没出来,新的玩具已摆上货架。
两小姑娘也不贪心,两人执意只要三成的红利,并且坚持给安安一份,其余的都给了林夕瑾。林夕瑾也由着她们,孩子知道感恩自然是好事,反正钱随时可拿出来花在她们身上。
各乡镇的义学堂在八月初就开始开办,每个学堂都招有五百人左右,最多的是清塘乡这大镇,招有六百五十三人。学堂免束修、免费提供书籍和住宿,只是学生要自己交伙食费。
学堂的伙食相当不错,但伙食费相当低廉,早餐二个铜板,午餐和晚餐各三个铜板,这样一天下来也不过八个铜板。
如有实在交不起又想读书的,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帮学堂劳作,做一些清扫、除草、修剪之类的活儿,以抵饭钱。
清远县在林夕瑾的一次次招工中,深刻地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所以村民们勒紧裤腰带,宁愿自己辛苦些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学堂。这一举措造就了清远县的良性循环发展的大好局面,也不过三、五年,清远县就远近闻名。
水泥厂生产的水泥,经过林夕瑾的耐心指导,几次调整了比例,终于达标。林夕瑾让木雄叔和建安叔组建了“石林筑路工程队”,开启了从石子窝到清远县城的水泥路修筑。
至于孙凌云带来的清河卫军士,留下三百人帮忙修筑水泥路,其他的人马开始整修从清远县到京都的路基,准备从清远县城修一条水泥路到京都。一切费用由慕容旭募集资金支付,说白了也还是动用林夕瑾空间中的“劫富济贫”得来的资产。
不过,也有真正募捐上来的资金,比如上官瑞就捐了十万两白银,武将军、林太傅都捐了五万两,太后、皇后及一众大臣也都各有捐款。
慕容旭决定为这些人立下碑文,大力表彰,昭告天下。
皇上批示,把林夕瑾献给国库的水泥厂一半红利投入到筑路工程中。
这一集资筑路的做法直接被后面各地修建水泥路的郡县套用,为大晋的筑路工程添砖加瓦,立下不朽功勋。
孙凌云接到任务,笑得合不拢嘴,带着队伍马上开拔,生怕别人抢了他的任务似的。
开玩笑!筑路这段时间大家不仅吃得好,住的帐篷和衣服、被褥都是郡君提供的好东西,还有额外的工钱补贴。不讲是他自己,就是任何一个军士都盼着继续留在工地工作。
况且,还有不少军士在筑路时被某些姑娘看上了,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组建了幸福美满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