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一百八十四节 史可法

第一百八十四节 史可法

推荐阅读: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回到明末当军阀 !

    训练的内容依然是墙阵和鸳鸯阵,尤其是简单易懂的墙阵,杨潮还加了些变化。

    经过跟老金几个月的较量,杨潮对墙阵领悟颇深,墙阵的强处在于本身就是展开的阵型,因此进攻之时无须准备,直接冲锋即可,而鸳鸯阵则需要根据敌情不断的变化阵型,可以说墙阵就是一种攻击阵型,而鸳鸯阵则是攻守一体。

    不过经过后期演练,杨潮对墙阵进行了改进,那就是在墙阵之前,布置了一排长牌手做盾墙。

    盾墙后是三排枪兵,这样简单的组合,丰富了墙阵的内容,不仅仅是一种攻击阵型,也兼顾防守作用。

    后来当郭匠头将鸟铳全都交付后,杨潮又给墙阵中增添了一排鸟铳手。

    现在墙阵的套路,有防御和攻击两套。

    防御之时,鸟铳手和弓手先远距离射杀敌军,等敌靠近后在用长枪兵突刺冲锋。

    进攻之时,依然是鸟铳手先打放一轮,然后枪兵直接冲锋,本来杨潮还打算冲锋之时弓手掩护,但是墙阵冲锋时,一般距离敌军都毕竟近,因此技艺不精的弓手总是射中己方后背,所以杨潮才放弃了让弓手掩护的计划。

    “鸟铳预备——”

    王璞嗓门洪亮的高声喊着。

    盾墙后面已经装填好的鸟铳手立刻举枪,将鸟铳架在可以护住人肩的盾牌上。

    “放!”

    王璞高喊一声。

    啪啪啪啪,一百只鸟铳同时打放,但是声音却参差不齐。

    鸟铳的价格虽然比铁甲低廉多了,但是鸟铳打造的工艺,老实说比铁甲要精细的多。

    铁甲看起来复杂,一副铁甲有成百上千的甲片。通过皮绳叠加串联,但是鸟铳的枪管,枪机等。都属于精密零件,加工起来极为麻烦。其中钻枪管就需要一个月时间,而且必须是熟练工人操作,否则容易出废品。

    所以哪怕杨潮给了郭匠头大笔定金,郭匠头依然用了大半年时间,才将鸟铳全部交付给杨潮。

    这导致杨潮的鸟铳手训练时间较短,不但装填速度慢,而且施放的时候,不够整齐。

    但是用火器大量杀伤敌军。这种思路是附和未来发展的,杨潮因此很重视鸟铳的作用。

    早在戚继光大帅在北方编组车营的时候,火器装备就已经达到了半数,其中含有大量的火炮。

    可惜的是杨潮弄不来火炮,杨潮对火炮极为感兴趣,甚至还超过了鸟铳,但是兵仗局不肯卖给杨潮火炮,表示一定要有兵部行文,否则多少钱都不卖,而兵部也不肯给水营配备火炮。火炮在南方是属于守城武器的,野战部队不与装备。

    杨潮手下也没有一营兵,南方地理条件又不适合车营。因此老金也没有按照北方编法编练车营,而是采用适合南方的鸳鸯阵,在每队中添加了一个鸟铳手。

    “变阵!三叠阵!”

    杨潮对王璞喊了一声。

    所谓的三叠阵,有些类似西方的三段击技术。

    不过西方的三段击,是让三排士兵轮转,第一排打完后转到最后一排开始装填,第二排开始放枪,第二排放完后,又回到最后装填。第三排放枪,第三排放完后。第一排已经装填好,一次轮转形成持续不断的火力。

    三段击是西方运用火枪的最主要形式。不过在东方,采用的是类似的三叠阵形式,不需要士兵进行轮转,而是让火枪进行轮转。

    第一排枪兵打完枪后,将空枪转到第二排,第二排士兵送回第三排,第三排士兵装填,装填好的通过第二排交回第一排。

    西方的三段击杨潮也知道,在电影中起码看到过,对比起来杨潮觉得还是中国的三叠阵更高效,毕竟去掉了人来回轮转的额外时间。

    王璞立刻命令士兵组成三叠阵阵型。

    一百名鸟铳手顿时分作三排,每排变成了三十三人。

    放一枪然后冲锋,这是双方接战时候墙阵的攻击阵,而三叠阵轮转,则是准备持久作战时候的变阵。

    杨潮看着三排人开始练习,第三排不断的负责装填,第一排则是开枪射击,第二排则负责轮转。

    还是不够顺畅,因为编练的时间还是太短。

    操练了不到三天,结果史可法放炮,升帅帐,招众将。

    史可法居中,一干武将列坐两侧。

    列坐的都是总兵副将一级武官,杨潮一个加衔千总只能坐在最尾。

    “诸位将士,本督筹划北上歼敌。东虏分兵攻掠寿光、德州、武定、莱阳,杀故工部右侍郎宋玫、吏部郎中宋应亨、中书舍人赵士骥、知县张宏等。刘泽清战于安丘却之,虏兵锋芒已折,正是北上聚歼此虏之时。”

    史可法夸夸而谈。

    坐下武将却面有惧色。

    大明的军队遇到东虏,未曾一胜,和谈聚歼,不被歼就不错了。

    坐在距离史可法最近的一个武将站起来拱手:“史大人,末将敢问东虏如今何处?”

    史可法摇头不能答,他收到的消息已经是半个月前的,至今没有新消息送到。

    另一个武将也站起来:“史大人,敌情未明,何敢轻言进兵!”

    史可法点点头,也露出一副犹豫神色。

    接着第三个武将站起来:“史大人,末将敢问东虏可否合兵南下进犯南畿?”

    东虏去年十一月入塞,兵锋狂飙突进,在北京京畿附近搜掠了一番,不到一个月就打到了山东,然后还大胆的不断分兵劫掠,明军只敢待在城中,连虏兵游骑也不敢抵抗,任由对方在乡村肆虐。

    东虏于山东临清分兵,一路轻兵急进不在山东逗留,直接进入南直隶,攻入沭阳、沂州、豊县,杀知县刘光先。

    一路沿东昌、兖州府一路向南,劫掠前进,当月就进入蒙阴、泗水、邹县,十二月攻入临淄县,知县文昌时阖室*,攻破破阳信,攻破滨州,最后攻破入兖州,鲁王朱寿镛,自经兵备王维新、知府邓锡藩、副总兵丁文明、吏科左给事中范淑泰等人被杀。攻破滕县,攻破峄县,攻破剡城,然后就进入淮安府,进入南直隶。大有直接南下威逼江南的架势。

    仅仅一个月,东虏军就直逼江南,将江南文武吓了个够呛,史可法坐镇淮安惴惴不安,既想北上勤王,又恐淮安又失。

    虽然现在东虏回军了,但谁也说不好他们会不会折返,他们的进兵速度甚至超过了明军消息传递的速度。

    东虏打到南直隶的时候,杨潮甚至才刚看到东虏入寇的邸报。明军上下有心杀贼的抓不准消息,怕赶到地方敌军早就不在了,无心杀贼的则找到了很合理的借口。

    因为史可法不敢保证东虏不会再次南下,所以史可法又不能答。

    第四个武将站起来:“史大人,若东虏南下,当保河运,还是当歼敌。”

    史可法想了想道:“当保河运!”

    第一个武将又道:“禀大人,既当保河运,就当以淮安、扬州为重,切不可轻入山东啊。”

    第二个武将道:“是啊大人,若我等北上,东虏清兵绕袭淮扬,当如何?”

    史可法犹豫起来。

    第三个武将道:“属下斗胆谏言,望史大人以漕运安危为重,朝廷以调遣大军进剿山东之敌,吾等切不可擅离职守,以免中了东虏调虎离山之计。”

    第四个武将也道:“大人三思,漕运乃社稷根本,南畿乃天下要地,太祖陵寝所在,万不可失。若东虏趁虚南下,惊扰祖陵,吾等万死难辞其咎啊!”

    几个武将说的痛心疾首,史可法越听越犹豫。

    杨潮却暗自嘀咕,史可法历史上大名鼎鼎,他是不怕死的。

    但是此时一听到这些理由,却犹豫起来,他肯定不是为了自己的安危而是顾虑太多。

    “没想到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竟然是个优柔寡断之人!”

    杨潮心中立刻判定,史可法没有决断的魄力,说好听点就是集思广益善于听取部下意见,说不好听点就是没有主见,容易被部下左右。

    杨潮一直留意邸报,看到不到一个月间,几乎整个山东各府都有东虏出现的情报,竟然连淮安府境内的沭阳都被攻破,然后兵锋回卷北上。

    这次东虏入寇,由努尔哈赤庶子阿巴泰领兵,总兵力号称十万,但是除去其中的包衣杂役,其实真正的战兵撑死了五六万。

    而阿巴泰如此分兵劫掠,明显没有把明军放在眼里,给了明军分兵歼灭的大好机会,可是明军确实该被人看不起,基本上没有人愿意出战,淮安府这里的武将只是非常小的局部,却很有代表性。

    杨潮也没有多言,因为他一部六百多人,去了山东,其实也是死路一条。

    如果明朝文武一体,文官能够顾全大局的话,允许杨潮的军队进入城内,杨潮认为遇到敌军骑兵,自己守城应该绰绰有余,就好比在江上遇到了江匪,自己借助大船,哪怕是新兵,也拥有足够的纠错机会,最后打败江匪。

    可是明军文官根本不允许武将入城,防自己的军队跟防贼一样,杨潮如果遇到敌军骑兵,接战不力的话,跑都跑不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