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滇缅行纪 > 笫二七一章 征服冻土

笫二七一章 征服冻土

笔趣阁 www.bqgla.com,最快更新滇缅行纪 !

    西南人民政府西北铁路建设总指挥李斯光,带领着西北铁路建设工程局3万多员工,已经在唐古拉山高原上奋战两年多了。修建铁路本来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而在这高原上,麻烦事儿就更多了。最大的难题就是高原冻土。

    冻土,通俗一点讲,就是土里面有冰,如果温度升高,冰层融化,土质疏松,架在上面的路,尤其是铁路就会被破坏,在苏联的西伯利亚,北美的加拿大,也有类似的地质情况,解决不好,铁路就会损毁甚至坍塌,而青藏高原的地质条件比一般的冻土带更加复杂。与高纬度冻土相比,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具有温度高、厚度薄和敏感性强的特点。而拉萨至葛尔穆的铁路,穿越的正是多年冻土发育最为活跃的地区。

    李斯光和陈天华他们通过从尼泊尔马亨德拉纳格尔向正北400公里的葛尔基地铁路的修建工程,积累了从海拔1500米到4500米复杂地带的筑路经验。经过多次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对付冻土的有效办法:一、对于冻土地带,能绕则绕,能架桥就架桥,能钻隧道就钻隧道,“惹不起就躲”;二、实在绕不过去的冻土带,就用片石气冷路基、热棒路基、通风管路基等冻土保护措施,采用“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为核心的积极保护冻土的方法。对冻土起到降温作用;二是可以防止铁路路肩的流失和防止雨水对路基的冲刷。

    草原的植被好,自然冻土层的隔热效果就好。植被被破坏得越多,冻土退融速率就会加快,从而影响到铁路的安全。因此,李斯光要求铁路两侧50公里内严禁放牧。除此之外,草原鼠害也是一大隐患。草原上的老鼠很多,几乎每隔三两步就有一个硕大的鼠洞,裸露的鼠洞有碗口那么大。下雨下雪的时候,大量水分就顺着鼠洞流到地下,一到冬天就上冻,形成了季节性冻土层。春夏一至,这浅表的冰层遇热融化,地表立马就变成高低不平的“搓板路”了。为此,铁路员工又组成了一支支灭鼠队,清除铁路两侧的鼠害。

    拉萨至葛尔穆铁路,南起拉萨,向北经羊八井、当雄、那曲、安多、翻越唐古拉山后,再经雁石坪、沱沱河、五道梁、纳赤台至葛尔穆,全长1142公里。算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了。铁路建设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工程艰巨,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很高。

    这一段高原铁路总投资150亿元华夏币,是在低海拔地区修建铁路耗资的5倍;全线路共需完成路基土石方七千八百五十三万立方米,桥梁六百七十五座、近十六万延长米;涵洞二千零五十座、三万七千六百六十二横延米;隧道七座、九千零七十四延长米。

    铁路第九和第十八两个标段,北起唐古拉山垭口,南至西藏安多县,全长80多公里。十八标是全线平均海拔最高的标段,其中有5072米的世界铁路最高点和5068米的世界铁路最高火车站。

    虽然是忙着修铁路,但是,公路局长姚大牛和西藏军区后勤部长扎西却跟着累了个够呛。向北的公路大体也随着铁路线修筑,汽车承担了对铁路工地的人员和物资器材运输。

    西藏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强巴一直随着赵伟2军向葛尔穆挺进。近5万人的大军,在高原雪地上顽强地行进着。他们的主要敌人,是冰雹和风雪,草地沼泽和高原缺氧。前进中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强巴的1万头牦牛了。总部为2军各师配置了5000个5公斤肩背式氧气瓶,又在各兵站设置了制氧站和高压氧舱,空军运输机和陆航团直升机每天定时补给。当2军翻过了昆仑山口,到达了葛尔穆时,赵伟抹着泪对强巴道:“老哥呀,这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一次行军!”

    赵伟和强巴的辛劳很值得。2军到了葛尔穆,从地域上讲,就已经到达了青海省的中心地带,5万人枪不可小觑。更为重要地是圈住了这大一片土地上的资源。刘云涛博士很快就带人飞到了葛尔穆小镇,考察了半个月后,就定下了钾肥厂、锡铁山铅锌矿、铝厂、盆地油田、茫崖石棉矿;龙羊峡、李家峡两座大型水电站建设等等。葛尔穆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2军刚刚被军委会定为西部军事开拓区主力部队,总司令陈佳永就带着一个考察团飞了过来。赵伟司令和强巴副司令,还有4位师长,迎接了他们的到来。赵伟汇报道:4师驻守葛尔穆,3师驻防东面的都兰,2师驻防西面的中灶山。1师已经穿过了柴达木盆地,占领了德令哈及周边地区。在军事行动上,只是驱赶走了数支地方武装马队,在青海中西部一带零星、落后的地方武装力量,根本不能与战力强大的2军抗衡。

    陈佳永道:“我们千辛万苦,北上来到了这里,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下一步,就是要好好地守住这一片土地,守住这一条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线!”陈佳永指着地图,表示铁路的一条红线从南端最近的出海口孟加拉湾吉大港开始,经锡金的甘托克,至西藏的亚东、嘎拉、拉萨、那曲、安多……向北一直到了葛尔穆。他道:“这一条南北走向的铁路干线,从出海口到内陆,将会把华夏的西北和西南紧密地连接起来,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陈佳永去到了铁路隧道施工的最高点:全长1686米的烽火山隧道。陈佳永看到,从隧道里拉出来的弃碴,含土量大约只有15%-20%,隧道地质结构主要为含土冰层,饱冰冻土、原始冰川、裂隙冰、砂岩、泥岩及泥沙互层,地质情况相当复杂和特殊。

    李斯光介绍道:这里六月飞雪,气候变化无常,一天都有四季。最低气温在零下30度以下。高寒缺氧,氧气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一半。为解决高原缺氧问题,他们建起了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制氧站,在隧道施工中,对洞内进行弥漫式供氧,使洞内氧含量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高原施工缺氧的难题。同时,还给每个职工宿舍都配备了吸氧装备,并提供抗缺氧药物,保证每个职工都能吸上足够的氧气。由于采取了科学的措施,在铁路建设全线,虽然施工条件恶劣,职工高原病发病率却不高。为了确保了施工质量,吉祥机器制造厂提供了一流的隧道施工设备,在洞内实现了有轨运输,建起了高压蒸汽锅炉、暖风机站和洞内保温、降温系统,解决了洞内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等一系列难题,

    副指挥长陈天华道:“修筑这条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在冻土区进行隧道施工比在平原地区施工难度大得多。到了夏季,隧道内部温度上升,有时达7c左右,在这样的温度下冻土容易融化,洞内时有冰渣掉下来,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为了防止和减小冻土病害对隧道稳固性能的影响,在隧道施工中采取了比平原地区多一倍的工序。在平原地区隧道施工只需在锚喷支护后,外加一层混凝土即可;但在冻土地区隧道施工,还需要设两道防水层和一道保温板,起到防水保温作用,最后再衬砌一道混凝土。这就相当于给隧道穿上了防水保暖衣,有效地解决了冻土隧道施工难题。”

    众人正说间,隧道深处出来了一群人。陈佳永一看,其中有一个人不就是瞿建铧么!他兴奋地迎了上去。瞿建铧已经到这里10天了,这里是重点关键工程,他放不下心,所以亲临一线指挥。老瞿用眼神和陈佳永打了一个招呼,对一群人大声道:“保温板的钢筋要扎牢,水泥要赶快供应上去,注意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陈天华上去道:“瞿部长,您又去一线工作面上了。”瞿建铧笑了笑,取下了安全帽,掏出象牙骨梳在板寸头上慢慢梳了几下后,就带陈佳永一行到了隧道旁的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是用硬塑料壳搭建成的的3米高、10米宽、30米长的一个大棚子,里面温暖如春,隔了数个大小房间,设施非常齐全。李斯光道:“这是瞿部长专门设计研制的高原筑路工程活动工房,塑料壳强度很大,能抗雨雪雷雹。工房充分利用了高原日照很强的太阳能,尽量少用辅助的汽油发电机;棚里的温度可达零上10-25摄氏度,制氧含量在25%以上,完全满足了工作需要,这种设施,在沿线己经设置了30多座。

    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杨丽萍万分高兴地迎了过来,她热情地招呼着花子、佳子和由子她们,几个女人就亲热到了一块。众人脱去了厚厚的外套,喝着热茶,身子一下子就暖和了过来。李斯光对陈佳永抱歉地道:“主席,这棚子里啥都好,但是,由于密闭,定时置换空气,您和大家都不能吸烟了。”陈佳永道:“那是那是,狗日的这里真冷,冰雪都侵到老子的骨头里去了。为了暖和,不吸烟也值,但是,能喝酒不?”说话间,瞿建铧就让人抱来了一箱白酒。陈佳永高兴地道:“我说老瞿,格老子我饿了,这酒就暂免,日头也快晌午了,该吃饭了哟。”

    杨丽萍赶忙就去招呼了午餐,哇!抬上来了一只香喷喷的烤全羊,里面浇的汁里浸的是洋葱、土豆、香菜等。陈佳永一看,心情大好,说了一声“请”,就动筷大干了起来。一旁的瞿建铧摇了摇头,端着酒杯沉吟着。花子一拉陈佳永,陈佳永抬头,忙道:“狗日的这羊肉太好吃了,来,弟兄们辛苦了,咱们先干了这杯中酒!”瞿建铧说了一个字“干”,于是,大家喝了杯中酒,就认真地大吃起来。

    饭间,陈天华汇报道:开通后的列车在一般路段的速度将达到每小时120公里,从格尔木至拉萨的乘车时间不会超过12小时。高原有很多无人区,为了解决可能发生的高原反应,这条线路上运行的列车,配置了专门的供氧设备。在无人区地带,使用了最新研制的红外线监控系统,在高原地段做到无人值守,保持全天候通车。为了保护冻土地带脆弱的生态环境,还将启动垃圾集纳系统和垃圾收集专列,将沿途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运到拉萨或葛尔穆进行处理。

    下午,由瞿建铧主持,李斯光作了西北铁路建设工程的全面汇报。他道:高原铁路,有好几个国家都在修建,但是,冻土是一个最大的困扰。苏联西伯利亚远东铁路局也在加紧铁路的修筑,可是每年的铁路损坏率达到了47%,已经有些难以为继了。从我们已经修筑的克什米尔、噶尔、阿富汗等地3200公里高原铁路来看,采用了以桥、隧代路,加强环境保护,工程上采用了片石通风路基、通风管路基、碎石和片石护坡、热捧、保温板和综合防排水体系等措施,经过了两年多的运行考验,铁路损坏率只有5%左右,效果很好,应当是最先进和最有效的。只是,工程造价却是一般铁路的5倍以上。

    陈佳永道:“我们修筑铁路需要大量的资金,西南人民政府财政并不宽裕,但是,毫不犹豫地大量投入了。实话说,眼前这一条铁路钱,就已经耗去了西南政府半年的税收。然而,我们最重要的收获是,已经摸索和积累出了高原铁路修建的经验和技术,这是拿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像这样的高原铁路,在广袤的中亚和西北亚,更极具有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战略意义。我们是在为华夏的振兴作贡献,我们还要继续坚持把高原铁路修下去。”